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疏仁华

作品数:86 被引量:317H指数:9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31篇文化科学
  • 22篇社会学
  • 11篇政治法律
  • 8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文化
  • 14篇农民
  • 12篇利玛窦
  • 10篇农村
  • 9篇城市
  • 8篇社会
  • 8篇农民工
  • 8篇民工
  • 7篇文化产业
  • 7篇教学
  • 6篇教育
  • 6篇
  • 5篇儒学
  • 5篇皖江城市
  • 5篇皖江城市带
  • 5篇城市带
  • 4篇耶稣会
  • 4篇青年农民
  • 4篇文化建设
  • 4篇家族

机构

  • 71篇铜陵学院
  • 16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铜陵财经专科...
  • 2篇井冈山师范学...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85篇疏仁华
  • 4篇王跃飞
  • 4篇郝梅梅
  • 3篇胡松年
  • 3篇杨立
  • 3篇杨龙飞
  • 3篇徐争
  • 3篇吴孔军
  • 2篇周晓光
  • 2篇杨东明
  • 2篇钱敏
  • 2篇张平平
  • 2篇姚雪梅
  • 1篇黎泽潮
  • 1篇柯志强
  • 1篇闵海霖
  • 1篇黄春燕
  • 1篇程海云
  • 1篇陈自满
  • 1篇黄春燕

传媒

  • 22篇铜陵学院学报
  • 7篇南通大学学报...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高等农业教育
  • 4篇理论建设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2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宗教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北方经贸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消费经济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历史档案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术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玛窦与“儒学西渐”刍议被引量:2
2005年
利玛窦利用儒学化的策略,积极在华传播天学。他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利氏的“儒学西渐”对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再次昭示儒学的巨大魅力和东西文化的相互吐纳与创新。
疏仁华
关键词:利玛窦文化
政治视野下的皖南铜业发展——以西汉前期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西汉前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下,皖南铜业经历了沉寂、初兴、骤停和勃发四个阶段,国家政局、政策的变动与皖南地区的铜业发展关系密切。稳定的政局、宽松连续的政策、大一统政治及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支持对皖南地区的铜业发展影响巨大。
方旭玲疏仁华
关键词:西汉铜业政治
铜陵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色被引量:2
2012年
铜陵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文章将铜陵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分为青铜文化、山水文化、市镇文化、宗教文化、名士文化、红色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八种类型,并总结出铜陵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时间跨度长、文化类型多、文化包容性强的特点。
张平平疏仁华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
利玛窦易服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2009年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从1582年8月抵达澳门到1610年5月病逝北京,在华活动近28年,其足迹由南海之滨,越五岭,驻江右,下江南,过山东,入京城。利玛窦在华不断采取适应性策略,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尤其是他的两次易服,完成了外在形象上的转换,体现出了融合儒学的文化气魄。
疏仁华
关键词:文化解读利玛窦耶稣会士风土人情适应性
农村“空巢”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以安徽省部分农村为例
2009年
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走访和调研得出,目前农村"空巢"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侵财、侵权案件居多、团伙化、低龄化、重新犯罪等特点,如何从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找出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就成了当务之急。
胡松年疏仁华王跃飞程海云
关键词: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当代青年农民婚姻消费的特点及原因探析——以铜陵市农村为例被引量:14
2006年
本人通过对铜陵市383例农村青年婚姻消费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当今青年在婚姻消费上具有消费能力的超前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消费水平的低质量性及消费观念的滞后性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是农村陈旧婚姻观念的产物,是消费示范效应异化的结果,是农村青年文化素质不高的表现。
疏仁华
关键词:青年农民
论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家族文化的变异与社会趋同被引量:8
2007年
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家族文化呈现着鲜明的变异与社会趋同的时代表征;它具有合理的政治补充功能、经济互助功能、文化归属功能与社会责任功能。因此,其时代走向应该是在合理分析、辩证扬弃的基础上,自觉实现与现代化的有效对接。
疏仁华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9
2014年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模块教学体系、构建网状教学结构、完善各种教学手段,能有效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疏仁华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安徽农村居民文化生活调查与建设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安徽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步履艰难,农村不良文化不断蔓延等问题,因此必然从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完善农村文化网络、发挥基层组织功能、培育内生文化机制、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疏仁华胡松年
关键词:农民文化生活文化建设
青年农民工婚恋观的城市化走向被引量:12
2011年
随着中国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青年农民工的婚恋观呈现出城市化的走向:择偶标准从"门当户对型"转变为"感情品德型";结婚目的从"生儿育女型"转变为"幸福与事业伴侣型";择偶方式从"被动接受型"转变为"自由恋爱型";婚前性行为从"封闭型"过渡到"开放型";对待婚姻危机和离婚从"被动型"、"鄙视型"过渡到"理智型"、"理解型"。为此,无论是社会、各级组织还是农民工都必须积极参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和政策氛围,促进青年农民工婚恋观的变迁。
疏仁华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婚恋观城市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