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留晓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梗死
  • 4篇脑梗死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
  • 3篇脑卒中后
  • 2篇抑郁
  • 2篇蕲蛇酶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卒中后抑郁
  • 2篇康复
  • 2篇急性
  • 2篇氟西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脂
  • 1篇依达拉奉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省泉州市...
  • 3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晋江市医院

作者

  • 11篇留晓强
  • 7篇洪诸权
  • 5篇李国前
  • 5篇杨小霞
  • 2篇姚庆阳
  • 2篇洪冰聪
  • 1篇洪渚权
  • 1篇吴志生
  • 1篇王毅
  • 1篇林进
  • 1篇蔡俊颖
  • 1篇王杰华
  • 1篇杨小霞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蕲蛇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蕲蛇酶治疗组65例,对照组6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蕲蛇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FG,PAgT指标显著下降(P<0·05),D-D升高(P<0·05)。结论蕲蛇酶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
李国前杨小霞洪诸权留晓强吴志生
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蕲蛇酶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qn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调脂,有助于控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洪冰聪王杰华留晓强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梅毒10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10例患者血清、脑脊液RPR及TPPA均阳性。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首诊易误诊,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阳性可确诊。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姚庆阳洪诸权留晓强
关键词:神经梅毒RPRTPPA
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疗效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脑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统计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姿势和步态、协调功能、言语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姿势和步态评分(11.8±5.2)分、协调功能评分(9.2±2.4)分、言语障碍评分(1.3±0.9)分、眼球运动障碍评分(1.2±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7±4.6)、(10.8±2.9)、(2.2±1.1)、(1.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轻度嗜睡,1例用药初期出现恶心,程度较轻,用药3 d后恶心自行缓解,未停用药物,余研究对象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在用药前及用药第4周、8周和治疗结束时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的监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可改善脑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该作用机制与药物的抗焦虑作用无关。
梁奕柳留晓强
关键词:枸橼酸坦度螺酮脑卒中共济失调综合康复训练
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50例(脑梗死组)和健康者4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组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吸烟及饮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留晓强洪冰聪蔡俊颖杨美青
关键词:尿白蛋白排泄率脑梗死发病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2例
2010年
姚庆阳洪诸权留晓强
关键词:发作性
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的早期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软脉灵。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72.10%);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6)分(P<0.01);治疗组血脂及D-二聚体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的早期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留晓强杨小霞洪诸权
关键词:软脉灵脑梗死血脂D-二聚体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井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话质录及预后,已口益引人们的关汁。笔者应用氟酉汀(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rokedepression,p5D),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杨小霞李国前洪诸权留晓强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氟西汀抑郁百忧解
蕲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蕲蛇酶与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初次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41例和蕲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蕲蛇酶组(P<0.05)。治疗后30d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较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时蕲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杨小霞李国前洪诸权留晓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蕲蛇酶依达拉奉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3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81例,占34.0%,病灶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偏瘫、经皮层性运动性失语、智能减退等症状。皮层后型92例,占38.6%,病灶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的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为轻偏瘫、情感淡漠为主要表现。皮层下型65例,占27.3%,病灶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和深穿支的边缘带,常位于侧脑室额角后外方和基底节区,呈长条状、三角形。结论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据头颅CT、MRI。
杨小霞李国前洪渚权留晓强林进王毅
关键词:脑梗塞核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