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学林
- 作品数:46 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三峡库区巴东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17年
- 三峡库区地震成因复杂,为了研究该区域地震的成因及发震规律,文中利用湖北省区域台网、三峡台网提供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三峡库区394个M_L≥2.0地震的震源参数,获得了三峡库区视应力的时空分布图像,分析了三峡库区研究时间段显著地震事件前后的视应力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巴东M_L5.5、秭归M_L4.7以及M_L5.1地震发生前后,不同震级分段计算结果显示,震前震中区附近新华-水田坝断裂和高桥断裂同时出现高值,高值区域分布呈现协同化程度高,而震后零散的现象,表明该区域在震前积累了较高的应力。2)研究区域视应力在地震前后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上升-下降"过程,在应力上升初期发生了巴东M_L5.5、秭归M_L4.7以及M_L5.1三次显著地震。3)研究区域视应力深度剖面显示,不同深度视应力与震级大小呈现正相关性,震后研究区内小震属于低应变释放背景下的低应力释放,未新增明显视应力异常集中区域,震后巴东高桥断裂、周家山-牛口断裂以及秭归仙女山断裂短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戴苗吴桂桔吴桂桔刘坚申重阳孙少安申学林
- 关键词:视应力三峡库区
- 震源联合定位方法在三峡库首区地震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三峡台网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9日的到时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震源联合定位方法,对三峡库首区7 011次地震重新定位,得到了不同蓄水阶段的台站校正值。结果显示:①地震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并集中于郭家坝—屈原镇、泄滩、巴东—巫山一带;②三峡库首区存在地震波速横向不均匀性,速度分布与地质构造、蓄水等因素密切相关;③蓄水前地震波速分布情况主要受地质构造影响,而蓄水阶段三峡库首区的地震波速分布情况除受地质构造影响外,还受库区渗水影响。该方法在三峡库首区地震定位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 申学林魏贵春陈俊华赵凌云
- 关键词:地质构造
- 通用测震数据获取软件包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 2011年
- 在掌握数据源及相关数据格式的基础上,实现了读取SSS实时流数据、数据库连续波形、事件波形数据以及SEED文件的通用获取测震数据软件包。该软件包可使应用程序通过统一数据接口获得测震数据。经测试该软件包功能完整、高效易用,提高了地震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
- 周辉申学林王文青马亮任海军程陈
- 关键词:SEED软件包
- sPL震相在巴东M4.3地震序列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根据近震深度震相sPL的基本特征,对2017-06-16巴东M4.3地震序列震源深度进行分析,运用频率-波数(F-K)方法模拟不同深度下的理论地震图,并与实际波形拟合对比,得出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集中在3~4km范围内,误差约为1km,表明在三峡地区利用sPL震相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震源深度。
- 董彦君王秋良王秋良魏贵春
- 关键词:震源深度
- 2014年秭归M4.7、M4.5地震序列与2017年秭归-巴东M4.3、M4.1地震序列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从地质背景构造、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等方面对2014年秭归M4.7、M4.5地震与2017年秭归-巴东M4.3、M4.1地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2014年M4.7、M4.5地震从微构造上与仙女山断裂北段有关,2017年M4.3、M4.1地震震区最近断裂为周家山-牛口断裂。2)2014年M4.7、M4.5地震余震丰富,记录到的余震500余次,其中2级以上余震5次,最大余震M2.9(ML3.5),余震活动持续超过一个月;2017年M4.3、M4.1地震只记录到余震160多次,2级以上余震3次,最大余震M2.6(ML3.3),余震活动持续20d左右。3)2014年M4.7、M4.5地震的最佳震源深度约为7km,2017年M4.3、M4.1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5km。4)2014年M4.7、M4.5地震主震优势频率和拐角频率均不高,优势频率为1.5~8.0Hz,拐角频率为3.0~8.0Hz,这种频谱特征可能是水库诱发构造地震的特性之一;2017年M4.3、M4.1地震优势频率不高,拐角频率亦较低,有近似陷落或浅表滑坡的特征。
- 赵凌云王杰王杰申学林陈俊华
- 关键词:孕震构造震源机制解
- 2013年12月16日巴东M5.1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2013年12月16日湖北省巴东县发生M5.1地震,该地震是三峡库首区自2003年蓄水以来震级最大的1次。双差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巴东地震序列呈NEE向线性展布,主震震源较深,余震震源深度逐渐变浅。垂直余震优势展布的震源深度剖面均显示出向SE变深的特征;倾角约50°左右,向深部变缓,揭示可能的发震断层走向NEE,倾向SE,倾角约为50°。利用矩张量反演得到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地震序列定位分析比较吻合的是NEE向节面,综合判断该节面可能为发震断层,倾向SE,倾角50°左右,性质以走滑为主兼逆冲分量。利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ML2.0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并采用FMSI程序反演得到了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其方向与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说明该地震序列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地震序列发生在175m高水位运行期的水位缓慢降落阶段,基于ETAS模型对流体触发作用进行了定量检测,显示库水对地震序列的触发作用占17%,余震自激发占83%。综合分析认为,巴东M5.1地震为库水触发的构造型地震,NEE向断裂构造为可能的发震构造。
- 张丽芬廖武林李井冈魏贵春申学林
- 关键词:双差定位震源机制构造应力场ETAS模型
- 基于近台数据的2017-06巴东M4.3地震序列震源深度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利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和流动加密台资料计算2017-06巴东M4.3地震序列震源深度并分析其深度误差。结果显示,序列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3~5km;流动加密台观测明显改善了震源深度测定精度,其震源深度误差由平均1.8km减少到1.1km。研究认为,直达波法测定三峡遥测台网(特别是布置流动加密台后)网内地震可获得较高精度的震源深度。
- 申学林王秋良王秋良魏贵春
- 关键词:地震序列
- 2017-06三峡库区M4.3、M4.1双地震强震记录分析
- 2018年
- 2017-06-16、06-18湖北省秭归县和巴东县先后发生M4.3、M4.1地震,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台网先后获取这2个事件13组和11组强震动记录。对2次地震进行反应谱和傅里叶谱分析,获取峰值加速度和仪器烈度图,得到仪器烈度值最大为7.1度,与震中现场灾害评估烈度7度、大部分地区5度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成效。
- 戴苗王秋良王秋良刘坚黄俊魏贵春
-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峰值加速度频谱分析
- 三峡地区震级偏差初步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选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和湖北省数字测震台网共同记录到的发生在三峡地区的231次地震事件(2007年6月—2009年12月,MSL≥2.0),对两个台网所确定的地震震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资料得到的地震震级偏大:2.0≤MSL<2.5的地震,MSL比MLH大0.16级;2.5≤MSL<3.2地震,MSL比MLH大0.11级;MSL≥3.2地震,MSL与MHL基本相等。
- 魏贵春陈俊华申学林陈圆圆
- 关键词:遥测地震台网数字测震台网震级
- 2014年11月四川康定Ms6.3地震余震联合震源定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研究四川康定Ms6.3地震的发震机理,利用距震中150km范围内近台站震相数据和水平分层速度模型,通过联合震源定位法(joint hypocentral determination,JHD)对康定Ms6.3地震震后13d内的687次余震重定位,给出568次余震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余震序列表现出明显时空分布,主要沿鲜水河断裂带中段色拉哈段裂和折多塘断裂北西向分布,展布长度约76km;余震震源深度多展布于地下4~11km范围内,结合相关速度结构,推测康定地震主要错断了上地壳高速层;康定主震发生后的Ms5.8强余震引发了大量余震,余震由色拉哈断裂向折多塘断裂迁移,且分布在色拉哈段裂,与折多塘断裂余震序列有一定距离,推测两断裂之间或许发育有其他小断裂。
- 申学林何晓萍赵素涛
- 关键词:固体地球物理余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