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刚
-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天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思路与对策被引量:2
- 2010年
- 围绕天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最后,从民生科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体系建设及居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内容,分析了相应的建设对策,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保障措施。
- 邵超峰鞠美庭田晓刚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民生科技低碳经济
-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旅游发展空间划分及管控思考被引量:3
- 2018年
- 基于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分析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内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空间划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内高端科考探险旅游发展区、传统观光旅游发展区、大众休闲社区旅游发展区划分的技术路径,并提出了三类生态旅游发展区的业态发展定位及管控思路。从而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 田晓刚刘馨越赵锐方自力
- 关键词:业态定位
- 基于模糊方法的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管理体系评价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特殊性,结合动态权重分析与污染指数核算改进了传统的水质模糊评价模型,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贵港市现有的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当前的水质良好,但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薄弱,鉴于西部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和实施大开发将会给水源地带来较大的污染风险,认为当地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的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评价结论,提出了水环境管理的优化方案和配套管理机制,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管理体系框架。
- 杨娟田晓刚邵超峰鞠美庭方自力刘博群
-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
- 灰色动态层次分析模型在海洋环境评价预测中的开发及应用——以渤海湾天津段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海洋环境评价及其预测的特点,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的系统模型方法——灰色层次动态分析模型。该模型有效地消除了传统层次分析法主观误差的产生,并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性较强的渤海湾天津段海洋环境综合指数等级评价体系。在实例研究中,结合该海域15个站点2002~2007年5项主要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海洋环境进行了微观和宏观分析以及发展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整个渤海湾天津段海洋环境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到2011年只有4个站点海域水质能达到良好等级;在空间上,整个研究区污染有自近海向海盆降低的趋势;并确定了一个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域以及两个相对次要重点污染海域及其对应的关键污染指标,从而为渤海湾天津段的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
- 张光玉田晓刚彭士涛詹水芬
- 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展望
-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发展低碳化和生态化的主要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分析总结了我国生态工...
- 田晓刚谢强方自力王蒙
-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生态文明
- 文献传递
- 基于不同类型水体特征的饮用水健康风险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基于不同类型水体特征,提出了以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为核心,适用于同一区域不同类型(河流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的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包括区域特征分析、评价指标筛选、评价模型选择、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5个步骤。应用该方法体系对郑州市3类水体类型的典型饮用水源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型和地下水型饮用水主要风险因子为Cr^(6+)和Cd,湖库型饮用水主要风险因子为Cr^(6+)和Sn;3类型水体风险较大者为湖库型,应在风险管理中给予重视。
- 任希珍鞠美庭田晓刚邢维李倩邵超峰
- 关键词:环境学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 多目标排污规划模型在河岸污染源控制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岷江干流宜宾市城区段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水域排污规划特点,在考虑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扩散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河流多目标排污规划模型,针对区域内各污染源的主要排污指标进行了宏观规划,确定污染源及其对应污染指标协同控制方案以及相应的治理要求,从而为区域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实例研究中,应用该模型对岷江干流宜宾城区段6个污染源的COD和氨氮指标排污进行规划,制定了排污规划方案Ⅰ;并结合方案Ⅰ的结果以及污水性质对排污口空间布局进行重新布局后,应用模型制定了排污规划方案Ⅱ。通过对排污规划前、排污规划方案Ⅰ以及排污规划方案Ⅱ3种情况下,两类污染指标对岷江及长江的污染贡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排污规划方案都能较大幅度削减研究区污染源COD和氨氮排污对岷江及长江的污染贡献量,保证其水域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规划方案Ⅰ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研究区水域的水环境容量,并在投入相对较少排污治理费用的情况下,实现水域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方案Ⅱ则要求提高排污治理强度,需要投入相对较多的环保经费,但可在区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的基础上,为区域发展预留更多的水环境容量。
- 田晓刚鞠美庭何建方自力王琦
- 关键词:污染贡献污染源
- 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被引量:6
- 2012年
-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生态化的主要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而生态工业园在初步建成后如何实现其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却很少被关注。针对中国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初步建成后所普遍具有的特点,构建了以促进生态工业园内部产品链、固体废弃物代谢链、"产学研"平台、环境管理体系、园内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共享平台6个子系统协同完善为核心的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方法体系。并以中国典型的内陆综合型高新区生态工业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为例,应用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对生态工业园6个子系统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析了各个子系统的完善策略及其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整体策略。
- 田晓刚鞠美庭杨娟邵超峰方自力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碳足迹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研究方法,对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精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并对其造成的碳汇成本和铅行业的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碳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铅产业生产技术进步较为缓慢,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下降并不明显;(2)从2005年开始,铅行业收益高于其碳汇林成本,主要原因是中国精炼铅产量和国际铅价的高速增长。基于上述分析,从抑制碳排放和保证行业总体收益两方面提出了铅行业碳足迹控制策略,引导铅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 关杨邵超峰田晓刚鞠美庭
- 关键词:铅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控制策略
- 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12年
-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发展低碳化和生态化的主要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分析总结了我国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5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趋势。
- 田晓刚谢强方自力王蒙
-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