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瑞巴林在胸腔镜手术镇痛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胸腔镜术后的镇痛治疗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前提,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神经痛治疗药物,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腔镜术后应用普瑞巴林的镇痛效果,探析其对术后疼痛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67例全麻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口服普瑞巴林的试验组和不加用普瑞巴林的对照组。术后随访入组患者,评估其急性和慢性疼痛的程度与性质。结果普瑞巴林能有效地减少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急性与慢性疼痛的发生。
- 吴青峻于瀚博周婷孙轶瑶田文鑫李瑾黄川焦鹏马超佟宏峰孙耀光
- 关键词:普瑞巴林胸腔镜手术术后急性疼痛术后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附45例报告被引量:3
- 2020年
- 背景与目的胸腺切除已成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胸腺扩大切除得到广泛应用。传统VATS术式多需3个经肋间切口,本研究改良了手术入路和操作方式,现总结单操作孔VATS胸腺扩大切除治疗MG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北京医院胸外科应用单操作孔VATS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45例MG患者资料,总结其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本组45例均顺利完成胸腺扩大切除,无中转开胸、增加切口和围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41.3±39.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4.2±45.5)m L,中位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 d,平均胸腔引流量(890.4±439.1)m 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 d。围术期并发症13例(28.9%),其中肌无力危象5例(11.1%),肺部并发症6例(13.3%),切口愈合不良4例(8.9%),房颤4例(8.9%),迟发性心包积血1例(2.2%)。中位随访时间18.5个月,统计术后1年的疗效,药物缓解1例(2.2%),微小症状表现18例(40.0%),改善23例(51.1%),无变化1例(2.2%),加重2例(4.4%)。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良好,围术期应注意预防肌无力危象、肺部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
- 黄川佟宏峰孙耀光吴青峻马超焦鹏田文鑫于瀚博黄文王永忠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电视胸腔镜
- 老年肺结节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近期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观察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肺结节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年龄≥65岁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85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49例,平均(72.3±5.3)岁。术中确定靶肺段后游离段门结构,分别游离靶肺段肺动脉、段内静脉、支气管,并离断,尽量保留段间静脉。采用肺膨胀萎陷法或靶肺段支气管充气法确定段间平面。分析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及病理资料等。结果:1例患者因淋巴结与肺动脉、支气管粘连紧密中转开胸,余者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右肺肺段切除术48例,左肺肺段切除术37例。手术时间平均(155.5±51.8)min,术中出血量50(5,1600)mL,带管时间平均(4.6±2.9)d,术后平均住院(7.6±3.2)d。74例病理结果为原发肺癌,清扫淋巴结站数平均(4.6±1.7),清扫淋巴结(13.8±9.1)枚。14例(16.5%)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肺漏气发生率最高(9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老年肺结节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通过手术经验的积累及技术的改良,其安全性、可行性均较高。
- 田文鑫佟宏峰孙耀光吴青峻马超焦鹏于瀚博黄川
- 关键词:肺结节胸腔镜检查肺段切除术老年人
- 老年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随访3年以上的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65岁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3年到10年肿瘤和重症肌无力症状(如果合并)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胸腺瘤的患者228例,将胸腺瘤患者以65岁为界分为两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术后带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直径、病理分型、TNM及Masaoka-Koga分期、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并发症等指标。并且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追踪患者胸腺瘤有无复发、生存状态、重症肌无力改善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病理分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P=0.002);≥65岁患者术后带引流管天数长于<65岁患者[4(2~17)d和3(1~9)d,Z=2.316,P=0.021];胸腺萎缩在≥65岁患者中比<65岁患者中更常见(10.2%和1.7%,χ^(2)=5.937,P=0.015);<65岁患胸腺瘤的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者(68.2%和40.8%,χ^(2)=12.240,P<0.001)和胸腺增生(58.1%和38.8%,χ^(2)=2.316,P=0.016)高于≥65岁患者;胸腺瘤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而Masaoka-Koga分期为Ⅲ和Ⅳ、TNM分期为Ⅲ和Ⅳ为胸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5岁胸腺上皮肿瘤患者行胸腺切除手术安全有效,且可能远期预后更好。
- 焦鹏孙耀光吴凡隽田文鑫于瀚博黄川吴青峻马超佟宏峰
-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预后
- 两孔、三孔胸腔镜与开放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3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科单一术者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47例(两孔组),同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61例(三孔组),以及2007~2010年传统开胸手术49例(开放组)的资料。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站数、术后前3天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孔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副操作孔或中转开胸。两孔组与三孔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开放组比较,两孔组术中出血少[(154.0±107.5)ml vs.(254.7±192.2)ml,P=0.007],术后住院时间短[(8.5±1.9)d vs.(10.9±2.4)d,P=0.000],输血患者比例小(1/47 vs.8/49,P=0.017)。3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和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站数、病理阳性淋巴结数目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能够达到三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且能避免多余切口对胸壁肌肉、肋间神经或血管的损伤,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是安全有效的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 田文鑫佟宏峰孙耀光吴青峻马超焦鹏于瀚博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肺癌
- 近距离两孔与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对比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将近距离两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这种肺癌手术方式与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其手术安全性、手术效果、术后疼痛等,以期为肺癌术式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北京医院胸外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拟行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269例,纳入统计分析205例,近距离两孔法122例,单孔法83例,收集并比较围手术期各临床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出现,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住院费用方面等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皮下气肿、引流管口漏气及伤口愈合不良)等方面近距离两孔法优于单孔法(P<0.05)。结论 :近距离两孔胸腔镜肺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疼痛方面与单孔法相同,手术操作难度和并发症少于单孔法。
- 焦鹏李简佟宏峰吴青峻马超田文鑫于瀚博孙耀光
- 关键词:肺肿瘤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及传统开胸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胸部微创手术的代表,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traditional open surgery,TOS),VAT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比较VATS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卫生部北京医院胸外科2010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NSCLC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VATS组,25例)及传统开胸组(TOS组,19例)。两组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2天、3天、7天分别测定游离T3(free T3,FT3)、游离T4(free T4,FT4)、反T3(reverse T3,r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各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两组间变化的差异。结果术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T3及TSH术后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分别于术后第3天、术后第1天达到最低水平,术后第7天时VATS组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但TOS组FT3仍明显低于术前(P=0.032);FT4及rT3术后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均于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TOS组术后第1天、2天、3天rT3水平均明显高于VATS组(P<0.05)。术后FT3降低及rT3升高均超出正常值范围,而FT4及TSH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间各指标变化趋势比较,rT3变化有统计学差异(F=7.557,P=0.009)。结论 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均出现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小,机体应激反应小,利于肺癌患者术后恢复。
- 田文鑫佟宏峰孙耀光李新吴青峻马超焦鹏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甲状腺激素
- 胸腺瘤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影响胸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201例胸腺瘤手术资料,男106例,女95例,年龄(52.5±14.0)岁。合并重症肌无力133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生存预后的随访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90.2%,5年无复发生存率86.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非R0切除、TNM分期Ⅲ+Ⅳ期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TNM分期Ⅲ+Ⅳ期是胸腺瘤5年总生存(HR=5.956,95%CI:1.656~21.419,P=0.006)和无复发生存(HR=10.381,95%CI:3.150~34.212,P=0.00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远期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2%。TNM分期是胸腺瘤术后5年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马超田文鑫孙耀光于瀚博李东航黄川佟宏峰
- 关键词:胸腺瘤胸腺切除术预后因素
- 单操作孔胸腔镜与传统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北京医院胸外科经单操作孔胸腔镜(单操作孔组)和传统三孔法胸腔镜(三孔组)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安全指标和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入组MG 104例,其中单操作孔组51例,三孔组53例。两组均无中转开胸和围术期死亡,三孔组中1例术后当日因胸廓内动脉出血二次胸腔镜探查止血。单操作孔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三孔组〔(142.25±42.78)min比(125.85±37.76)min,P=0.04〕,两组术中出血量(50 mL比50 mL,P=0.249)、胸腔引流量〔(836.47±441.19)mL比(930.47±498.75)mL,P=0.312〕、胸管留置时间(3 d比3 d,P=0.114)、术后住院时间(6 d比7 d,P=0.619)、围术期总体并发症(27.45%比28.30%,P=0.923)、肌无力危象(11.76%比16.98%,P=0.449)、切口并发症(7.84%比9.43%,P=0.77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操作孔组术后第1、2、3天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三孔组(27.45%比50.94%,P<0.05)。全组随访率98.08%,中位随访时间24.2个月(11.2~38.1个月),两组术后1年有效率(90.20%比88.24%,P=0.75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MG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良好,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肌无力危象、肺部并发症、切口并发症和术后疼痛仍是影响MG患者围术期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应注意预防以上并发症,从而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率。
- 黄川孙耀光吴青峻马超焦鹏田文鑫于瀚博黄文王永忠佟宏峰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电视胸腔镜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以降低中转开胸发生率,准确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指征。方法:2010年9月至2015年11月共完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 230例。手术均通过2~3个小切口完成,按照手术常规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清扫术。如镜下操作遇到血管损伤性出血、肺门淋巴结粘连或转移等腔镜下无法处理的情况,及时中转为开胸手术。根据术中是否中转开胸分为胸腔镜组与中转开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中转开胸的相关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58例中转开胸,中转率4.7%,其中25例术中出血,23例淋巴结粘连或侵犯。56例开胸后顺利完成了肺叶切除,仅2例施行了全肺切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损伤出血、淋巴结干扰是导致中转开胸最常见的原因。结论:肺动脉损伤、淋巴结干扰是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指征。
- 孙耀光焦鹏田文鑫佟宏峰马超吴青峻
- 关键词:肺叶切除胸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