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悦
- 作品数:41 被引量:29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评价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60-290 g,应用脑立体定位仪于大鼠海马区注射Aβ140淀粉样蛋白制备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6):生理盐水组(NS组)海马区注射0.9%生理盐水2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POCD组)海马区注射Aβ1.淀粉样蛋白2μl;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海马区注射Aβ1.淀粉样蛋白2ul,并于术后1-5d行高压氧治疗60 min,1次/d.于术后7、14和21 d时行水迷宫实验,记录游泳距离、速度和逃避潜伏期.于术后21 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计算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率,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TNF-α含量.结果 术后7和14 d时,3组间各项水迷宫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d时,与NS组相比,POCD组大鼠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率升高,TNF-α含量增多,HBO组大鼠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率升高(P<0.05),海马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OCD组相比,HBO组大鼠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缩短,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率降低,TNF-α含量减少(P<0.05).3组各时点大鼠游泳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有效缓解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高压氧抑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反应有关.
- 赵柏松田悦谭永红宋兴荣
- 关键词:高压氧
- 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比较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择期行TURP术的患者56例,ASA分级Ⅰ~Ⅲ。随机分成罗哌卡因镇痛组(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组(L组)。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R组配方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L组配方为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记录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使用、患者恢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时VAS评分均高于同一时点安静时评分(P<0.05)。两组患者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术后静注吗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和对镇痛的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术后应用0.125%罗哌卡因或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行硬膜外镇痛均能获得满意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 郭善斌田悦
- 关键词: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
- 临床麻醉深度下拔除喉罩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在临床麻醉深度下拔除喉罩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以探讨非药物手段防止小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醒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组(ET-A组)、临床麻醉深度下拔除气管导管组(ET-D组)和临床麻醉深度下拔除喉罩组(LMA-D组),每组30例。记录术前情绪较差例数、麻醉时间、七氟烷吸入时间。记录发生苏醒期躁动例数、药物治疗情况、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三组术前情绪较差率、七氟烷吸入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LMA-D组苏醒期躁动率、接受药物治疗例数和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低于ET-A组[26.7%(8/30)比66.7%(20/30)、8例比20例和(23.9±4.9)min比(32.9±5.8)min,P〈0.01]。结论小儿七氟烷麻醉时使用喉罩通气且在l临床麻醉深度下拔除喉罩可明显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尤其适合于不宜应用药物治疗的患儿。
- 田悦张丽红蒋晶晶刘阳
- 关键词:喉面罩麻醉躁动七氟烷
- 麻醉方案预核在麻醉专业研究生教学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对麻醉专业研究生应用麻醉方案预核这一教学方法,可提高研究生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及早适应麻醉医师角色,以达到培养优秀研究生的目的。
- 龙波马晨光柴军田悦吴秀英
- 关键词:麻醉方案教学
- 一种全麻患者眼睛防护罩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麻患者眼睛防护罩,包括无纺布保护层、眼贴,所述无纺布保护层设为眼镜型,眼贴设为椭圆形聚乙烯醇水凝胶层,对称设在无纺布保护层的内侧,眼贴与无纺布保护层之间设有腔体,无纺布保护层的内侧眼贴外边缘设有压敏胶...
- 田悦郭善斌
- 文献传递
- 危机管理培训在老年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培训在老年麻醉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教学组和培训组,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组采用基于模拟技术的危机资源管理法,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6项麻醉危机事件快速诊断和处理培训。培训完成后,对所有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以及非技术技能进行考核与评定,并对培训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培训组6项麻醉危机事件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非技术技能评定成绩均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培训组大部分学员表示,危机管理培训在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临床综合素质等方面很有帮助或有帮助。结论危机管理培训有助于学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实操技能的掌握,极大地提升非技术技能素养,全面提高学员对老年麻醉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值得推广。
- 田悦王聪佟冬怡王媛
- 关键词:老年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探讨麻醉教学中使用PBL教学的价值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麻醉教学中使用PBL教学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入学的麻醉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教学中研究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前、后麻醉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前麻醉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后麻醉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分别为(92.5±2.4)分、(82.6±3.9)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麻醉教学中使用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的氛围。
- 田悦赵晓春马晨光姜倩王聪龙波
- 关键词:麻醉PBL教学疗效
- 浅析在麻醉解剖学教学工作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 2017年
-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麻醉学教学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学科技术性突出,对操作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确保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麻醉解剖学作为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工作开展中可以对人体局部结构分布规律进行必要的分析,可以为麻醉基本技能掌握提供可靠的保障。结合当前我国麻醉解剖事业的实际发展概况,专业水平良好的麻醉师人数相对不足,人才队伍质量有待提高,客观地决定了全面提升麻醉解剖学教学工作水平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就麻醉解剖教学工作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论述,以便为麻醉解剖专业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信息。
- 徐莹田野田悦吴健赵平
- 关键词:麻醉解剖学教学工作多媒体技术参考信息
- 80岁以上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Ⅱ或Ⅲ级、年龄81~90岁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肌注镇痛组各16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镇痛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μg/ml;肌内镇痛组按需肌注哌替啶0.8 mg/kg。测定术后6、24、48 h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语言描述评分( VRS)和Ramsay评分,评价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硬膜外镇痛组术后6 h和24 h HR明显低于肌内镇痛组( P<0.05),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各时点VRS评分明显低于肌内镇痛组( P<0.05),两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硬膜外镇痛组患者镇痛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肌内镇痛组(P<0.05)。结论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 田悦郭善斌赵平
- 关键词:高龄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 喉罩与气管插管对青光眼患儿血流动力学和眼内压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喉罩与气管插管对青光眼患儿血流动力学和眼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小梁切开术的青光眼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气管插管组(TT组)和喉罩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的操作时间;咪达唑仑用量;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即刻(T2)及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后1 min(T3)、2min(T4)、3min(T5)、5 min(T)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末梢灌注指数(TPI)和眼内压.结果 两组患儿咪达唑仑用量、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T组T2~T4心率、眼内压升高,T2~T3MAP升高,T2~ T5TP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各时点心率、MAP、TPI、眼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T2~T4心率、MAP、眼内压低于TT组[心率:(119.3±8.9)、(117.6±8.5)、(115.2±6.9)次/min比(131.3±7.1)、(128.1±6.8)、(123.2±8.6)次/min,MAP:(36.9±5.1)、(37.1±4.8)、(34.7±4.6) mmHg (1mmHg =0.133 kPa)比(44.1±4.9)、(42.8±5.5)、(41.9±7.1)mmHg,眼内压:(27.6±2.5)、(27.0±2.0)、(25.9±2.3) mmHg比(34.2±2.2)、(32.9±1.6)、(31.1±2.2) mmHg],T2~T5TPI高于TT组(3.25±0.28、2.99±0.26、3.15±0.31、3.40±0.30比2.69±0.29、2.22±0.27、2.41±0.30、2.66±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患儿全身麻醉下置入喉罩后心率、MAP、TPI和眼内压均未见显著变化,诱导过程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田悦韩光归东梅马铃
- 关键词:喉面罩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眼内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