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癌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突变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应用MSKCC(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泛癌免疫治疗队列肾癌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建立疗效评估突变预测模型。方法:针对MSKCC泛癌免疫治疗队列中121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基因组测序数据,应用Cox回归分析,鉴定与疗效相关的突变基因,并构建综合ICI药物疗效突变预测模型。结果:PBRM1和ARID1A突变与MSKCC泛癌免疫治疗队列肾癌患者治疗效果相关,基于此建立了年龄、性别、治疗类型、肿瘤突变负荷、PBRM1和ARID1A突变状态的疗效预测模型(1年生存AUC=0.700,2年生存AUC=0.825,3年生存AUC=0.776)。结论:PBRM1和ARID1A突变可作为肾癌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基于以上两基因突变状态建立的的疗效预测模型可用以筛选更适宜接受ICI免疫治疗的肾癌患者。
- 秦彩朋宋宇轩丁梦婷王飞林佳兴杨文博杜依青李清刘士军徐涛
- 关键词:肾癌基因突变疗效评估
- 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佳膀胱镜监测强度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为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确定最佳的膀胱镜监测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和随访资料。术后2年每3至6个月对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测,根据患者复发和进展的情况,在术后2年假设3种强度的监测策略:模式1:间隔3个月,模式2:间隔6个月,模式3:间隔12个月,比较3种模式间检测复发和进展的延迟个数和时间差异。结果:共纳入185例患者,其中男性144例(77.8%),女性41例(22.2%),中位年龄68(59~76)岁。单发肿瘤有118例(63.8%),多发肿瘤有67例(36.2%)。术后病理Ta期179例(96.8%),T1期有6例(3.2%)。高级别病变108例(58.4%),低级别病变77例(41.6%)。在术后2年随访期间内,52例(28.1%)患者出现复发,133例(71.9%)未出现复发;11例(5.9%)患者发生进展,174例(94.1%)未发生进展。相比于模式1,模式2出现复发检测延迟的个数为29例(55.8%),模式3为41例(78.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检测复发的中位延迟时间分别为1.00、1.99和4.19个月。模式1与模式2和模式3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与模式1相比,模式2出现进展检测延迟的个数为5例(45.4%),模式3为8例(72.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检测进展的中位延迟时间分别为1.00、2.00和3.00个月,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间隔的膀胱镜检测模式与3个月相比,虽然会稍微延迟检测到肿瘤复发和进展,但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结局,并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可行的。
- 王飞秦彩朋杜依青刘士军李清徐涛
-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镜随访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4
- 2007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涉及到多种炎症基因在肺内的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调控炎症基因的表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HDAC2的表达和活性在COPD患者肺组织匀浆及肺泡巨噬细胞中明显减少,与肺功能下降程度和气道炎症强度相关;HDAC表达和活性减低部分参与了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发生;低浓度茶碱可以恢复HDAC的活性,从而增加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
- 王飞贺蓓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茶碱
- 单次灌注化疗后膀胱持续生理盐水冲洗或增加中低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风险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中低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单次即刻膀胱灌注化疗(SIIC)后膀胱持续生理盐水冲洗(CSBI)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的211例中低风险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SIIC后是否进行CSBI分为CSBI组和无CSB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展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通过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CSBI是否为患者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复发率和进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SBI组无进展生存率更低(χ^(2)=8.270,P=0.004)。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糖尿病(HR:2.240,95%CI:1.066~4.704,P=0.033)和多发肿瘤(HR:3.060,95%CI:1.639~5.711,P<0.001)是中低风险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SBI(HR:7.914,95%CI:1.710~36.632,P=0.008)是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IIC后CSBI可能会增加中低风险NMIBC患者的进展风险,但该结论仍需要更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 王飞杜依青秦彩朋李清刘士军徐涛
- 关键词:肿瘤进展
- 膀胱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0年
- 膀胱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是威胁全世界人类生命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的发病也逐年增长,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PLND)是治疗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术式,但PLND的最佳清扫范围仍是争论的热点问题,相关的淋巴结因素的预后意义也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PLND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王飞秦彩朋杨文博刘士军徐涛
- 关键词:膀胱癌盆腔淋巴结清扫预后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脂肪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脂肪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研究的脂肪因子包括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瘦素(leptin,LE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及各脂肪因子的受体(AdipoR1、AdipoR2、LEPR、IL-6R、IL-10RA、IL-10RB)。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UTUC患者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H-Score评估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GSE134292数据集中下载UTUC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对比。采用t检验比较非肌层浸润肿瘤与肌层浸润性肿瘤组间脂肪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队列中患者预后指标的独立预测因素,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选取UTUC患者的组织切片6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AdipoQ(P=0.0036)、AdipoR1(P=0.0065)、LEP(P=0.0077)、IL-10(P=0.0069)、IL-10RA(P=0.0089)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同时纳入了GSE134292数据集中的57例UTUC患者,AdipoR1(P=0.0004)、AdipoR2(P=0.0004)、IL-6(P=0.0050)、IL-10(P=0.0017)、IL-10RA(P=0.0081)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生存曲线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10RA高表达是无膀胱复发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44,HR=0.996,95%CI:0.992~0.998),GSE134292队列数据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点(P=0.014,HR=0.515,95%CI:0.304~0.873)。结论:AdipoQ、AdipoR1、IL-10及IL-10RA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表明AdipoQ和IL-10及其受体参与肿瘤进展过程。IL-10RA高表达是UTUC患者术后无膀胱复发生存的保护性因素,预示其在肿瘤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 戴翔王飞杜依青宋宇轩徐涛
-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脂肪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无症状无积水输尿管结石4例患者的诊治
- 2023年
- 无症状输尿管结石定义为无结石相关症状,如急性或慢性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尿路感染的输尿管结石,25%患者因体检发现肾积水进一步检查得以诊断,20%患者因出现镜下血尿后诊断,32.5%患者因其他系统行X线检查偶然发现,22.5%患者因既往泌尿系结石术后定期随访期间获得诊断[1]。虽然无症状输尿管结石并不危及生命,但是无症状输尿管结石也可引发肾功能不可逆性损伤[2],而且无症状尿路结石患者术后肾功能下降比例高于有症状的患者[3-4]。本组4例无症状输尿管结石起病更为隐匿,患者不仅无输尿管结石相关症状,并且在B超筛查过程中无结石相应征象,如强回声、肾积水等,在临床诊疗中需要对此类患者加以关注。
- 秦彩朋王飞杜依青张晓威李清刘士军徐涛
- 关键词:无症状输尿管结石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