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2007-2013年黄浦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变化趋势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和评价黄浦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变化,评估相关慢性病政策对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利用2007-2013年黄浦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分析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包括体重、血压、血糖测量,健康体检,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肠镜检查和女性宫颈涂片、乳腺自查和乳腺临床检查的个人健康行为。结果血糖测量(χ^2=10.16,P=0.006),女性乳腺自查((χ^2=7.33,P=0.026)、乳腺临床检查(χ^2=23.03,P〈0.001),大便隐血试验(χ^2=65.36,P〈0.001)等健康行为呈增长趋势。结论黄浦区常住居民健康行为有所提高,监测数据也说明相关慢性病政策对黄浦区居民的健康行为起到促进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推广。
- 高淑娜王烨菁王飞何丽华殷丽红赵俊峰张艳纪云芳俞捷倪一宏付朝伟
- 关键词:慢性病
- 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主要死因趋势性分析及预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徐汇区户籍人口死亡案例的描述性分析,确定主要死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2004年-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居民死亡登记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预测方法采用灰色动态模型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GM(1,1)模型。结果 2004年-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前三位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2.76%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上升18%以上;脑血管病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1.77%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比2013年上升24%以上;心血管病全人口死亡率年平均增长8.34%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比2013年上升70%以上。结论本文为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使慢性病防控的发展目标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 徐荆庶李申生王冠中顾海雁郭凤霞王飞
- 关键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
-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人群肿瘤监测结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 了解黄浦区老年人群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情况,为政府制定老年人群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上海市肿瘤监测系统导出的数据,分析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群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情况.结果 老年人群肿瘤发病率为1 007.9/10万,发病顺位前5位:肺、结直肠、胃、肝和胰腺;死亡率为979.5/10万,死亡顺位前5位:肺、结直肠、胃、肝和胰腺;老年人群肿瘤的1年生存率为36.0%,5年生存率为22.0%,中位生存期为345.9 d.结论 老年人群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高,生存率低,中位生存期短.
- 王烨菁高淑娜周建军王飞何丽华杜娟凌青
- 关键词: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2型糖尿病管理模型构建与初步仿真
- 2019年
- 目的探索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可行性,构建适用于本地人口的模型。方法以2型糖尿病人口动力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似模型,通过确定边界、绘制流图,编写方程式,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徐汇区的情况调整了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比、人口数、患病数、诊断率、管理率等参数后进行模型初始仿真。结果构建了适用于本地人口的2型糖尿病管理系统模型,初始仿真结果显示,从2010-2020年,徐汇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将从6.6%上升到11.6%,上升趋势未放缓,同期因病死亡率则从32/10万上升到70/10万,上升趋势有所放缓。结论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对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因病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有条件预测,为评价和调整健康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
- 张成钢王现朱博城王飞吴佳倩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健康管理仿真
- 上海市徐汇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钙摄入干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糖尿病患者食物中钙摄入的情况以及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探讨社区居民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 方法 采取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75岁在册管理糖尿病患者中抽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共311人进行上门健康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并对干预组给予营养学干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及连续3d24h膳食回顾;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检测静脉和末梢空腹血糖.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糖尿病患者总体钙摄入中位数为524.6(375.5~~733.7)mg/d,摄入达标者仅占调查对象的13.2%.其中男性钙摄入量高于女性(P<0.05);干预组干预后钙摄入人群分布情况、钙摄入量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摄入量和血糖控制水平未见统计学关联(P>0.05).干预后总体样本血糖控制不良组钙摄入量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 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钙摄入量普遍不足,营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膳食钙结构更为合理,干预效果良好.应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女性的膳食干预.
- 沈慧钱孝琳王飞张小红陆璐李申生王文祥顾海雁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膳食钙
-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出生现状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户籍居民及徐汇区出生非沪籍居民的出生现状。方法:利用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2012年徐汇区居民出生现状,并将徐汇区户籍和非沪籍居民的出生特征进行比较。结果:①徐汇区户籍居民剖宫产率为52.06%,非沪籍居民剖宫产率为40.85%;②徐汇区户籍居民出生性别比(109.6)小于非沪籍居民(116.0);③单胎新生儿中非沪籍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和平均孕周均高于徐汇区户籍新生儿。结论:非沪籍新生儿的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需要关注非沪籍新生儿性别选择的问题;徐汇区户籍和非沪籍母亲均存在较高的流产史,需加强婚前保健,提高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
- 王飞顾海雁李申生徐荆庶陈梦宇
- 关键词:妇幼保健
- 2007至2016年上海市新生儿唇腭裂出生缺陷率发生趋势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7至2016年新生儿唇腭裂的出生缺陷率变化趋势,为唇腭裂的预防、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生登记信息,分析新生儿唇腭裂的出生缺陷率、性别比例及与母亲年龄的关系,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上海市近10年唇腭裂患儿的总出生缺陷率为9.37/万,整体呈下降趋势,比2007年下降28.20%。其中单纯性唇裂总下降率为40.86%,唇裂合并腭裂总下降率为54.60%,单纯性腭裂的出生缺陷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升率为14.34%。单纯性腭裂患儿中女性是男性的1.6倍,单纯性唇裂患儿中男性是女性的1.8倍;唇裂合并腭裂患儿中男性是女性的1.5倍。42.01%的新生儿母亲年龄为25- 29岁,在此年龄段新生儿唇腭裂的出生缺陷率最低,为8.53/万。母亲年龄过低或过高均可增加新生儿唇腭裂的发生风险,母亲年龄〈20岁的婴儿唇腭裂出生缺陷率达13.08/万,母亲年龄≥40岁时,其新生儿唇腭裂的出生缺陷率达18.82/万。结论上海市近10年新生儿唇腭裂的总体出生缺陷率呈下降趋势,单纯性唇裂和唇裂合并腭裂明显下降,但是单纯性腭裂有上升趋势。〈20岁或≥40岁的母亲都将增加新生儿唇腭裂出生缺陷的风险。
- 李丽虞慧婷王旭东周峰王飞王春芳
- 关键词:唇裂腭裂出生缺陷率
- 上海市徐汇区80岁以下居民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其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对上海市徐汇区居民糖尿病进行疾病负担的测量和分析,探讨其演变趋势。[方法]数据源自1999—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登记系统,对象为所有80岁以下、徐汇区户籍、死因为糖尿病的居民共计1780人。分别计算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YLD)、死亡损失年(YLL)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并对DALY作时间趋势检验,对具有时间趋势特征者建立灰色动态模型GM(1,1)进行预测。[结果]近13年该区80岁以下糖尿病DALY均高于2004年全国水平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男、女性糖尿病所致残疾负担均远高于死亡负担,残疾所致负担占67.5%;近13年男性糖尿病DALY有随时间延长而增长的趋势(u=2.92,P<0.01),利用灰色动态模型预测2012—2013年徐汇区80岁以下糖尿病的每千人DALY分别为7.66、8.26。[结论]该区糖尿病疾病负担较重,糖尿病所致残疾负担较死亡负担严重,男性疾病负担有上升的趋势。
- 顾海雁王文祥王飞钱孝琳李申生
- 关键词:糖尿病疾病负担
- 上海市徐汇区2006-2012年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徐汇区新生儿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徐汇区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在上海市医院内出生的户籍婴儿信息,根据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2006-2012年徐汇区共38 585例婴儿,平均早产发生率为5.8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出生畸形、胎次、产次、胎数、母亲年龄、父亲年龄为早产可能的危险因素。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前进法,认为母亲年龄、出生畸形和胎数是对早产发生有影响,其OR值分别为1.041(95%CI:1.029~1.054)、2.362(95%CI:1.621~3.442)、31.325(95%CI:27.200~36.074)。结论母亲年龄的增加、多胎以及出生畸形等会增加新生儿早产的危险性。
- 王飞阚海东顾海雁陈仁杰郭凤霞马文娟
- 关键词:早产LOGISTIC回归
- 上海市卢湾区2002—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2—2007年居民新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与死亡分布特征。方法对2002—2007年卢湾区居民新发肿瘤及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2—2007年居民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则有下降趋势,男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为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胃癌和肝癌,死亡率位于前6位的为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肺癌居男性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前列腺癌发病已上升到第5位,乳腺癌则高居女性肿瘤发病首位。胰腺癌的死亡率明显提高,已分别位居男女死亡的第6位。结论卢湾区恶性肿瘤重点监测人群为40~50岁组,重点防治的癌种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
- 王飞高淑娜
-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