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震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综合征
  • 4篇外科
  • 3篇中毒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老年
  • 2篇低血糖
  • 2篇血糖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睡眠
  • 2篇气管炎
  • 2篇重症
  • 2篇外科治疗
  • 2篇误诊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内感染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吉林白求恩医...

作者

  • 22篇王震
  • 5篇田素礼
  • 4篇刘阳
  • 3篇谷金宇
  • 3篇张好刚
  • 3篇王翀昊
  • 2篇杨维良
  • 2篇张日平
  • 2篇张东伟
  • 1篇李钰
  • 1篇薛伟力
  • 1篇王虹蛟
  • 1篇赵亚双
  • 1篇赫英洲
  • 1篇黄跃南
  • 1篇史春山
  • 1篇康悦
  • 1篇宋淑平
  • 1篇胡天明
  • 1篇董新舒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典型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非典型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和散发性大肠癌三种不同形式大肠癌的临床特征,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病历和电话访谈调查2001-01~2004-12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住院结直肠癌患者及调查员面谈的方式调查2004-07~2005-07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三医院确诊的住院结直肠癌患者。结果:①共调查诊断为HNPCC的患者64例(3.57%);非典型HNPCC28例(1.56%);散发性大肠癌1697例(94.75%)。②平均发病年龄为(56.9±12.1)岁。不同形式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有差别(P=0.001)。HNPCC的发病年龄最小。③不同形式大肠癌的肿瘤发生部位有差别(P=0.001),总体上以直肠癌为主,HNPCC和散发大肠癌右半结肠癌较多发。④病理学特点中,病理形态、组织学分类及分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而Dukes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44),HNPCC以C期为主,非典型和散发大肠癌以B期为主。结论:典型HNPCC发病年龄早,右半结肠高发。建议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长期监测和随访,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张妍崔彬彬田素礼王达李钰董新舒王震赵亚双
关键词:大肠癌HNPCC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奥沙利铂作用后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基因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后,诱导细胞基因表达发生差异,阐明奥沙利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机制。方法用奥沙利铂(40μg/ml)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12hr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形态学改变,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药物作用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经奥沙利铂作用Sw1116细胞,表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表面质膜突起消失,核固缩成团块状,染色质浓缩,沿核膜排列,线粒体基质肿胀,空泡形成,有凋亡小体形成;共有722条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10条为凋亡相关基因。结论奥沙利铂通过上调某些促凋亡基因及下调某些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凋亡,证明诱导凋亡是奥沙利铂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田素礼王震谷金宇吕雪莹刘阳张日平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凋亡奥沙利铂电子显微镜基因表达谱
齐铭雷奥治疗红斑肢痛症临床观察
2006年
王虹蛟王强张岩王震王翀昊
关键词:红斑肢痛症减轻疼痛入院查体夜间睡眠
POEMS综合征1例报告
2003年
患者,男性,40岁,军人.因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16个月,加重20天于2003年3月10日入院.缘于16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双足底麻木,逐渐发展到足背,伴活动不灵活,踩棉花感.曾按多发性神经病治疗症状好转.
王虹蛟刘福华王强王震张岩
关键词:POEMS综合征下肢麻木肌电图神经活检
貌似低钾血症的重症皮肌炎1例临床病理报告
2001年
王强王虹蛟王震许荔新
关键词:重症皮肌炎低钾血症病理
长春地区健康老年人血栓弹力图检测被引量:1
2001年
王强王虹蛟王震孟威宏曲绍春
关键词:老年血栓弹力图
苯妥英钠治疗老年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王虹蛟冯庆辉王强王震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苯妥英钠老年人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2003年
王虹蛟王强刘福华王震
关键词: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钙通道拮抗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分析被引量:8
2001年
王强王震王虹蛟汪俊清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迟发性脑病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对比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吻合器)组和外剥内扎术组。术后观测指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吻合器组与外剥内扎术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40min,P=0.003),疼痛持续时间短(1~4d,P=0.03),应用镇痛药物频率低(0~6次,P=0.02),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7d,P=0.006),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短(4~12d,P=0.005),术后并发症少(P=0.009),术后复发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36)。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治疗痔出血和脱垂的新技术,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田素礼胡天明王震谷金宇赫英洲黄跃南宋淑平
关键词:痔疮吻合器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