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瑶
-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肝功能指标对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耐受性的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评价各项肝功能指标对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耐受性的意义,探寻能更好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及对TACE耐受性的指标。方法按术后出现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将78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术前的各项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而血清胆碱脂酶、前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P<0.05)。结论血清胆碱脂酶及前白蛋白能更客观、灵敏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更好地反映患者对TACE的耐受性。
- 王琼瑶谢其根
- 关键词:肝功能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 术前区域性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对胃上部癌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08年
- 谢其根杨凯王琼瑶华燕艳杨长庚李敏
- 关键词:透热疗法
- 血浆GSTP1和SFRP1基因甲基化分析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背景与目的:DNA甲基化是一种新的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物。本研究运用自行建立的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定量PCR(methylation-sensitive restriction enzymes-based quantitative PCR,MSRE-qPCR)方法检测血浆GSTP1和SFRP1基因的DNA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0例血浆标本,包括72例HCC,37例肝良性病变和41名健康对照者。用MSRE-qPCR法检测血浆GSTP1和SFRP1基因DNA甲基化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浆GSTP1和SFRP1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4.2%和27.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8%和2.4%,P<0.001)和肝良性病变组(10.8%和5.4%,P<0.001);同时检测血浆GSTP1和SFRP1可检出63.9%的HCC;而联合血清AFP分析可进一步将HCC诊断率提高至73.6%。结论:联合检测血浆GSTP1和SFRP1基因DNA甲基化对于HCC早期非侵入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王丰华东吴玉玉程之红胡瑜谢其根王琼瑶杜祥黄朝晖
- 关键词:限制性内切酶肝细胞癌血浆
- 超声造影、CT、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琼瑶谢其根杨章庚华燕艳
- 关键词:肝癌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肝动脉栓塞
- 术前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40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根据术前是否行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淋巴转移灶p53、bcl-2及CD95基因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淋巴转移灶p53和CD9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bcl-2表达则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胃癌术前行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可能通过p53、bcl-2及CD95介导使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凋亡增加,有助于提高根治性手术的疗效。
- 谢其根杨凯倪才方王琼瑶
- 关键词:胃癌射频热疗靶动脉热化疗
- 超声造影、CT、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评估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 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2例病灶在接受了TACE治疗后,依次进行增...
- 王琼瑶
-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超声造影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意义。方法对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均用明胶海绵加丝线段交替栓塞。结果3例肺癌患者术后咯血量明显减少,3天后完全停止,1例1月后复发再次栓塞止血。其余病例术后咯血即刻止血。所有病例随访6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为控制急性大咯血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
- 谢其根王琼瑶常建华丁卫军刘丽华
- 关键词:肺部病变急性大咯血
- 部分脾栓塞20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谢其根王琼瑶华燕艳刘丽华杨章庚夏正华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PSE术式疗效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出血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良恶性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在DSA引导下,将导管分别超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应用真丝线段和(或)明胶海绵经导管栓塞治疗子宫良恶性出血...
- 杨章庚刘丽华夏振华华燕艳王琼瑶吴振东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 文献传递
- 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含奥沙利铂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37例患者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以及临床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动脉灌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130mg/m2,替加氟15~20mg/kg,肿瘤血管栓塞药物为吡柔比星25~40mg/m2+10~20m l进口超液态碘化油乳化剂,部分患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间隔4~6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CT或MR I。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按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和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结果全组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至少1次TACE治疗并可评价疗效,获CR 3例(8.1%),PR 20例(54.0%),NC 12例(32.4%),PD 2例(5.4%),有效率为62.2%(23/3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2天(95%C I:89~174天)。37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水、黄疸改善率分别为97.1%、86.5%、100.0%和57.1%。。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为主),大部分均为1~2级,仅5例发生1级神经毒性。结论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
- 华燕艳李杰杨章庚王琼瑶王卫国谢其根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奥沙利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