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婷 作品数:13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2015年 目的探讨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或加除颤器(CRT/CRT-D)的患者肺动脉压力(SPAP)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136例接受CRT/CRT-D植入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在3、6、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SPAP,术后3个月根据LVEDD和LVEF数值判断有无反应性,并按有无反应性分成2组,比较两组对应时段SPAP变化情况。结果入选病例中有反应者101例,占74.3%;无反应者35例,占25.7%,其中4例在一年内死亡。样本SPAP呈非正态分布,样本均数采用中位数、4分位间距表示,即:M(P25,P75)。有反应病例中术前平均SPAP与无反应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6、12个月SPAP较无反应组分别降低5mm Hg、17 mm Hg和25 mm Hg,两组SPAP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反应病例术后SPAP减低,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会进一步增加;而无反应病例术后SPAP上升,且随着病程的延长,上升幅度会进一步增加。 沈伟 陈康玉 王玉婷 苏浩 朱红军 孙贤林 安春生 范西真 徐建 严激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肺动脉压力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病变情况。方法:选择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结果:本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病变55例发生率为88.7%,表现为左室扩大39例(62.9%),左房扩大37例(59.7%),左室后壁增厚43例(69.4%),室间隔增厚39例(62.9%),左室舒张功能减低47例(75.8%),心包积液28例(45.2%),二尖瓣返流34例(54.8%),主动脉瓣返流29例(46.8%),肺动脉高压12例(19.4%)。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心脏病变发生率极高,且表现多样,及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对临床早期诊断、防治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玉婷 黄向阳 单风仙 袁奇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脏病变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心肌扭转 被引量:1 2014年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是指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追踪心肌回声斑点的运动轨迹,自动计算出斑点的参数。左心室心肌扭转指心尖部相对于基底部沿左心室长轴的旋转运动,其可为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本研究应用 STI 评价左心室心肌扭转和旋转角度在健康人群中的特征,并分析其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 胡扬 黄向阳 杨冬妹 袁奇 王玉婷关键词: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心肌 二维图像 左室收缩功能 左心室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MRCP诊断及意义 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探讨MRCP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MRCP影像资料,并与B超、ERCP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3例MRCP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直径1.5-10.0 cm。其中,单纯胆总管扩张8例,肝内、肝外胆管同时扩张2例,单纯肝内胆管扩张3例。与B超、ERCP或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RCP能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吴晓鸣 王玉婷 曾飞雁关键词: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手术结果 胆总管扩张 肝内胆管扩张 肝外胆管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优化CRT心室起搏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左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同步性在双心室优化起搏过程中即刻的变化,以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VV间期优化起搏。方法选择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2例,术前采用RT3DE检测左室16个心肌节段达收缩末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16-Dif)和心率标化后的标准差(Tmsv16-SD/R-R)作为同步性参数,与即刻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AV)进行比较,同时测量左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容积(LVEDV,LVESV)和射血分数(LVEF)作为左心功能参数,与常规二维超声Simpson双平面法及M型超声Teich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心功能比较,1月后行VV间期优化,优化前及每个VV间期均采集术前相同数据,每调整一次双室起搏顺序后10min后同术前相同采集图像。对上述三维及常规参数定量分析比较。结果优化VV间期后与优化前比较,RT3DE所测室壁运动同步化指标包括Tmsv16-Dif,Tmsv16-SD%(R-R)有明显改善,与VTIAV成负相关。结论 RT3DE能更精确、更方便地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且能即刻反映相关变化趋势,在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杨冬妹 黄向阳 胡扬 袁奇 王玉婷 安春生 陈康玉 徐健 苏浩 严激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CRT 起搏 超声心动图顺序节段分析思路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顺序节段分析思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顺序节段分析思路指导253例高危胎儿的超声心动检查,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系统、确切诊断。结果 253例高危胎儿中顺序节段分析思路检查出各种心脏结构异常121例。117例经引产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证实,失访4例,与产前诊断完全相符108例,部分相符7例,误诊2例。部分符合者4例漏诊房间隔缺损,3例漏诊室间隔缺损。结论顺序节段分析思路对于系统、确切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有重要价值。 杨冬妹 单凤仙 黄向阳 袁奇 王玉婷 胡扬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脏畸形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治疗室间间期优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左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同步性在双心室优化起搏过程中即刻的变化,以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VV优化起搏。方法选择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2例,应用Philips i... 杨冬妹 严激 黄向阳 胡扬 袁奇 王玉婷 安春生 陈康玉 徐健 苏浩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缺损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三尖瓣根距离,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观察封堵效果。结果62例VSD患者进入导管室,其中4例经X线左室造影后放弃手术,5例封堵失败,53例在TTE和DSA监测下成功封闭VSD(其中2例行二次封堵成功)。成功病例术前TTE测VSD3~17(5.88±2.25)mm,X线左室造影测VSD2~17(5.17±2.63)mm,两者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r=0.909),都与封堵器大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TTE在VSD封堵术前适应证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术中及术后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袁奇 黄向阳 杨冬妹 单凤仙 王玉婷 蒋玉霞 李卫虹关键词:心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胆道术后并发症的MRCP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对58例胆道术后(胆囊切除术41例,胆总管探查术6例,肝管空肠吻合术11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与直接胆管造影、B超或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着重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结果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全貌,对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胆管扩张、吻合口狭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7.8%、71.4%、87.5%、100%、88.9%,对胆管狭窄、胆肠吻合口定位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王昌新 王玉婷 曾飞雁关键词:并发症 MRCP 胆道术后 胆管狭窄 残余胆囊 不明原因发热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2006年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导管实施膜周部VSD封堵术的患者21例,年龄5—32岁。11您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21例膜周部VSD患者均在11卫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缺损封堵。术前TTE检查测量缺损直径5—12mm,平均(6.69±2.21)mm,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4—12mm,平均(6.38±2.60)mm,TTE测值与造影测值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TE随访多次未见并发症。结论TTE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在膜周部VSD介入封堵术前府例的筛选、术中引导和监测、术后随访中有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黄向阳 袁奇 单风仙 徐健 杨冬妹 王玉婷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间隔缺损 手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