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 作品数:70 被引量:558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Neuroform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脑宽颈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疗效 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评价Neuroform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脑宽颈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疗效。方法2007年至2011年应用Neuroform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18例脑动脉瘤,其中86例为破裂出血性动脉瘤,32例为未破裂动脉瘤,76例在出血72 h内实施了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结果支架准确释放115例(97.5%),因为血管扭曲和痉挛失败植入支架1例,支架移位2例。实施单纯支架植入2例,采用微导管经支架网眼技术66例,支架后释放技术49例。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87例(74.4%),次全栓塞30例(25.6%)。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事件发生,术后症状性脑梗死3例,无症状性脑梗死5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6.8个月,共随访到105例,复查1~5次脑血管造影,完全栓塞99例(84.6%),次全栓塞病例中11例(36.7%)存在血栓形成;9例(7.7%)瘤体复发,其中5例进行了再次治疗达到完全栓塞,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再出血,除3例外,所有患者支架内无明显狭窄。结论 Neuroform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脑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仍需更长期的随访和多中心研究。 李敏 王武 李明华 顾斌贤关键词: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弹簧圈 栓塞 脊髓血管畸形的快速增强MRA与DSA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椭圆形中心顺序(elliptic centric ordered)的快速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fast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在脊髓血管畸形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临床怀疑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1.5TMR机上接受了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检查,所有病例行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18例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2例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术后MRA随访了10例;以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就病变诊断、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瘘口或瘤巢、引流静脉和血管的图像质量(包括血管的连续性、强化程度和清晰度)进行MRA和DSA的比较。结果经外科手术证实18例,包括脊髓动静脉畸形3例、髓周动静脉瘘5例、硬膜动静脉瘘7例、椎旁动静脉瘘1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2例;MRA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瘤巢或瘘口、引流静脉与DSA的符合率分别为93.8%、92%、96.2%、100%和100%,MRA显示血管强化和清晰度类似于DSA(P>0.05),DSA显示血管的连续性优于MRA(P<0.05);9例MRA未见椎管内异常血管,与DSA完全符合。术后MRA随访的10例原异常血管未再显示。结论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能够初步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亚型,能够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瘤巢或瘘口、引流静脉,能够指导选择性脊椎动脉造影和手术治疗,是脊髓血管畸形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王武 李明华 方淳 王珏 肖云锋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 脊髓血管畸形 生物可吸收血管内支架的现状 被引量:2 2023年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常见的死亡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最有效手术方式之一,血管内支架作为其重要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决定着患者远期预后。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先前金属支架存在的血管急性闭塞与再狭窄等临床不良事件,有望成为未来血管支架主力军,但无论是可吸收金属支架,包括铁基、镁基和锌基亦或是可吸收聚合物支架,都或多或少存在降解速率、支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尚未能完全克服远期血栓事件等不良预后的发生。本文总结20年来已出现的各种生物可吸收血管内支架,同时从支架原理、特性、优缺点等角度出发对理想的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展望,为更新一代血管内支架的开发提供客观有效数据及参考建议。 武玙璠 汤超杰 王武关键词:血管内支架 血管介入治疗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评价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201例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复查DSA和临床观察结果。结果 Willis覆膜支架成功治疗198例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其中囊性动脉瘤88例,外伤性动脉瘤19例,假性动脉瘤35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56例,技术成功率达到98.5%。Willis覆膜支架释放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C7段9例,C6段28例,C5段32例,C4段110例,C3段19例;支架释放后即刻DSA显示病变完全不显影163例,内漏35例,经球囊后扩或再植入支架治疗后病变完全不显影33例(其中2例闭塞载瘤动脉),2例仍存在内漏。术中发生支架源性血管破裂出血5例,术中成功止血4例;术后再出血1例,死亡2例。术后3-6个月随访复查DSA显示载瘤动脉通畅189例,轻度狭窄5例;病变完全不显影196例。临床随访3-20个月,存活患者无新发神经系统体征。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但需要更远期随访。 王武 程英升 李明华 顾斌贤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一种X射线下可视化的3D打印血管内可吸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下可视化的3D打印血管内可吸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S1、将聚己内酯以及碘酸钾于溶剂中完全溶解,制得聚己内酯‑碘酸钾复合溶液;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己内酯‑碘酸钾复合溶液浇筑至平板上,并将... 王武 周治国 莫秀梅 沈怿弘 汤超杰文献传递 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估无对比剂3.0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前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D-TOF-MRA)检查。对每枚动脉瘤,用3D-TOF-MRA决定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或不经球囊/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外科夹闭、保守治疗。3D-TOF-MRA术前治疗计划与DSA最终决策的动脉瘤实际治疗方式相比较判定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以动脉瘤为基础评估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准确性为96.9%,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PPV)为98.8%,阴性预测值(NPV)为87.1%。依椐3D-TOF-MRA工作位上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可以准确地制定术前治疗计划,其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4.0%、100%、100%、74.4%。结论无对比剂3D-TOF-MRA在检测颅内破裂动脉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可以有效、准确地制定适合的动脉瘤术前治疗计划。 陆靖 李永东 李明华 孙贞魁 谭华桥 王武 顾斌贤 陈元畅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SCV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10年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2例SCVM病例。临床随访10个月~6年。临床症状随访分为完全恢复、改善、无变化和加重。结果本组病例包括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16例、髓周动静脉瘘(PMAVF)9例和髓内动静脉畸形(SAVM)7例。完全栓塞20例,部分栓塞12例,其中单纯性动脉瘤或静脉瘤栓塞4例。临床平均随访48个月,5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6例改善,8例无变化,3例加重;改善病例中2例症状复发,无出血或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SCVM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王兴华 王武 陈新国 刘丽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脊柱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评价脊柱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脊柱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行X光平片 ,CT或MRI检查 ,均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发生于颈椎8例 ,发生于胸椎10例 ,发生于腰骶椎12例 ,血管瘤、骨母细胞瘤、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嗜酸性肉芽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各异 ,具有特征性。结论 :综合平片。 姚伟武 杨世埙 王武 王皖关键词:肿瘤样病变 影像诊断 “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动脉瘤直径>10 mm 1例,5~10 mm 4例,3~5 mm 1例,均采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中共用支架11枚,其中Neuroform支架9枚,Enterprise支架2枚。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致密栓塞,其中4例"Y"型支架技术构建顺利,2例出现支架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规熟练地操作,合适支架的选用,可以使"Y"型支架技术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并发症降至最低。 徐浩文 李明华 管生 王武 宋波 顾斌贤关键词:动脉瘤 可解脱球囊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和地位 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评价可解脱球囊在当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颅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 6例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3例 ,梭形动脉瘤 1例 ,颅颈部AVF8例 )应用可解脱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一侧颈内动脉。结果 38例中 ,获解剖治愈 2 1例 ,通过颈内动脉闭塞达到疾病治愈 17例 ,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可解脱球囊在部份颅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 。 李明华 顾斌贤 程英升 陈君彦 方淳 王武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动静脉瘘 球囊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