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海
- 作品数:52 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OBD系统的失火诊断与排放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车载诊断(OBD)系统是实施国Ⅲ和国Ⅳ排放标准的核心内容,发动机失火诊断是OBD系统重要功能之一。指出了发动机失火的原因和危害;分析了OBD失火诊断监测方法、诊断原理和故障处理方法;根据OBD对发动机失火监控原理,说明了基于曲轴转速波动的失火诊断策略,并通过发动机失火发生装置模拟发动机失火,分析了失火时的曲轴转速波动和排放情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发生失火时,曲轴转速有较大下降,HC和CO排放随着失火率的增加迅速升高。
- 王震方茂东颜伏伍邹斌王建海杜建波
- 关键词:车载诊断汽车发动机失火
- 醇类汽油车醇醛酮、芳香烃和烯烃类排放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在两辆试验车上分别燃用纯汽油、M15、M30燃料以及纯汽油、E10、E20燃料,进行了常温25℃Ⅰ型、低温-7℃Ⅵ型和Ⅳ型蒸发排放试验.通过FTIR、HPLC、GC-MS等多种方法联合测量了醇类汽油车的醇醛酮、芳香烃和烯烃类排放.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常温还是在低温下,随着燃料中醇类比例的增加,未燃甲醇、甲醛、乙醛排放成比例地增加,苯、甲苯、乙烯、丙烯、1,3-丁二烯和异丁烯排放略有降低.在低温环境温度下,各种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高于在常温环境温度下.E10、汽油、M15这3种燃料在整个蒸发排放试验过程中的HC排放量相差不大.3种燃料在昼间呼吸试验中的各种非常规污染物蒸发排放差异值较小.
- 张凡王建海王小臣王建昕
- 关键词:甲醇燃料乙醇燃料
- 氧化催化器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中无机盐组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揭示氧化催化器(DOC)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利用ELPI、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离子色谱法(IC)对一款装有DOC的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数量浓度和无机盐组分的排放速率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OC后排放颗粒物的数量有所降低;但大多数无机盐组分排放速率都增加,且随负荷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地壳元素的增长幅度大于人为元素;在大多数工况下硫酸根离子的排放速率增大,且随转速和负荷的增加而增大;硫酸根在颗粒物中的质量分数也增大,且随负荷的升高而增大。
- 王小臣葛蕴珊王建海钟祥麟
-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无机盐硫酸根
- 轻型柴油车技术的分析与展望
- 2003年
-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排放法规的逐步加严,柴油机的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柴油机较之汽油机具有经济性好、排放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我国中、重型车除少部分使用汽油机以外,大多数是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近年来,小型高速柴油机技术的发展使其用在轻型车上成为可能.轻型柴油车能够比汽油车节省燃油30%~60%(图1).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引进生产的装配柴油机的捷达和宝来轿车填补了我国柴油轿车市场上的空白,而柴油轿车技术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图2为德国大众高尔夫轿车在装配1.8 T-Si和1.9-TDI两种发动机后的各项性能对比,由图可以看出,除成本略高外,装配两种发动机后的最高车速和0-100km/h的加速时间几乎相等,而就80~120 km/h的5挡加速时间和燃油消耗两项指标而言,装配1.9-TDI的车辆比1.8T-Si好得多,并且1.9-TDI发动机的最大输出转矩为320 N·m,远大于1.8T-Si的210N·m.
- 骆路胜王建海
- 关键词:汽油机尾气排放标准最大输出扭矩颗粒捕集器稀薄燃烧技术
- 使用不同方法对甲醇汽油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的测量被引量:5
- 2012年
- 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成为制约甲醇替代燃料规模发展的制约因素。该文作者使用一辆分别燃用纯汽油、汽油中掺混10%和20%体积分数甲醇燃料的轻型汽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了在中国国家标准GB18352.3—2005中规定的Ⅰ型排放试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质谱联用仪、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量了不同比例甲醇汽油的甲醇、甲醛、乙醛、丙酮、苯、甲苯、二甲苯等排放。结果表明:使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瞬时值积分和袋采化学分析两种方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测量汽车尾气中的甲醛、苯、甲苯等排放。随着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CH4、未燃甲醇和甲醛排放成比例增加,苯和甲苯排放略有增加,乙醛、丙酮和二甲苯排放基本不变。
- 张凡王建海于津涛王建昕帅石金
- 关键词:轻型汽车甲醇汽油
- DOC对柴油机排放微粒中碳质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一款装有DOC的柴油机,利用IMPROVE(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TOR方法对排放微粒的碳质组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质组分的排放速率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转速的增加,负荷的变化对碳质组分的影响更加明显;随着负荷的增加,元素碳的增长幅度大于有机碳;DOC能够降低微粒中有机碳排放速率20%~60%,对元素碳的氧化转化效率较低;中等转速时,负荷的增大对OC1,EC2排放速率影响明显;DOC后有机碳、元素碳中的各组分比例变化不大。
- 王小臣王建海葛蕴珊钟祥麟
- 关键词: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微粒
- 日本汽车排放法规对PM排放的技术要求研究
- 2011年
- 本文介绍了日本轻型和中型机动车PM排放要求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日本现行汽车排放法规对PM排放测量的技术要求,并对日本汽车PM排放要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日本汽车排放法规PM排放要求的研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排放法规内容及进行汽车出口认证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潘朋王建海钟祥麟田冬莲杨正军
- 关键词:汽车排放法规PM
- 柴油机DPF后颗粒物排放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在一台满足欧Ⅵ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上燃用国Ⅴ柴油,带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进行了欧洲稳态循环(ESC)、欧洲瞬态循环(ETC)、全球统一稳态循环(WHSC)和全球统一瞬态循环(WHTC)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循环的瞬态过程中,发动机排气经过DPF后,较大的排气背压变化率绝对值峰值仍会导致排气中出现颗粒物数量浓度瞬时峰值。ESC循环试验中平均粒径[50nm,80nm]区间内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占全部颗粒物的90%,WHSC中平均粒径[60nm,110nm]区间内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占全部颗粒物的87%,ETC在平均粒径[10nm,70nm]区间内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占全部颗粒物的80%,WHTC在平均粒径[10nm,40nm]和[50nm,60nm]区间内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占全部颗粒物的85%。
- 王建海熊兴旺于津涛高俊华
- 欧美常温排放法规对比及试验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修订我国相关排放法规内容,针对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某型汽油车,分别按NEDC、FTP75、US06、SC03等4种循环进行了常温排放试验,从试验方法和工况特性等方面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欧洲法规相对更关注车辆中低转速、中低负荷工况,因此满足欧Ⅳ排放车辆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的SC03循环中超过排放限值;美国SFTP法规制定的US06和SC03更全面地考量了车辆在各种转速、负荷分布下的排放特性。
- 于津涛王建海田冬莲
- 关键词:常温
- 智能网联汽车落地面临的挑战与建议被引量:5
- 2018年
- 随着国家战略的支持和智能网联汽车概念的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工作步入了快车道。从智能网联的发展趋势入手,结合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进展情况,分析其目前的应用困境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 蒋树国王建海王小臣
- 关键词:自动驾驶车联网自动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