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

作品数:21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高粱
  • 3篇氮素
  • 3篇养分
  • 3篇有机肥
  • 3篇籽粒
  • 3篇糊化
  • 3篇糊化特性
  • 3篇谷子
  • 2篇氮肥
  • 2篇地被菊
  • 2篇行距
  • 2篇养分吸收
  • 2篇施用
  • 2篇土壤
  • 2篇株高
  • 2篇籽粒灌浆
  • 2篇黄瓜
  • 2篇谷子产量
  • 2篇灌浆
  • 2篇

机构

  • 21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作者

  • 21篇王媛
  • 4篇吕晋慧
  • 2篇孔一昌
  • 2篇李艳锋
  • 2篇王玄
  • 2篇冯雁梦
  • 1篇李卫祥
  • 1篇杨明霞
  • 1篇常培英
  • 1篇毕如田
  • 1篇赵耀
  • 1篇郭爱华
  • 1篇赵红霞
  • 1篇张强
  • 1篇崔雁汇

传媒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作物学报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瓜菜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氮量对高粱籽粒灌浆及淀粉累积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本试验于2019-2020年以汾酒粱1号为材料,在0、75、150、225、300和450 kg N hm^(-2)6个施氮水平下,于花后每隔7 d采集不同穗位籽粒分析其灌浆特性及淀粉形成过程,探究不同氮素用量对高粱籽粒灌浆及单粒淀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75 kg hm^(-2)显著提高了穗粒数和产量,但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没有显著变化;氮素对优势粒(始花日开始2 d内开花的籽粒)和劣势粒(始花日开始5~6 d间开花的籽粒)的单粒重及单粒体积、灌浆特性和单粒淀粉累积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施氮条件下单粒重、单粒体积和灌浆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不施氮处理的单粒重和单粒体积仍高于各施氮处理,且缺氮显著延长了灌浆活跃期。籽粒淀粉累积速率与参与籽粒淀粉合成的关键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活性显著相关;过量施氮(450 kg N hm^(-2))灌浆前期籽粒中AGPase和SSS的活性最高,促进了灌浆前期籽粒淀粉累积;施氮75 kg hm^(-2)灌浆前期籽粒中AGPase和SSS的活性和淀粉累积速率次之;虽然缺氮降低了灌浆前期籽粒中AGPase和SSS的活性,但在灌浆后期维持较高活性而延长了灌浆活跃期,因而后期具有较高的单粒淀粉累积速率,提升了单粒淀粉累积量和单粒重。
王媛王劲松董二伟刘秋霞武爱莲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籽粒灌浆籽粒形态淀粉积累
秸秆还田及钾肥减量对设施黄瓜钾钙镁含量和土壤钾形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在设施土壤栽培条件下,以农民习惯施钾量为对照(K),研究了减钾50%(K_(0.5))、减钾100%(K_(0))、秸秆还田下施全量钾(SK)、秸秆还田下减钾50%(SK_(0.5))和秸秆还田下减钾100%(SK_(0))对设施黄瓜产量,叶片、叶柄以及果实中钾、钙、镁含量和土壤钾形态的影响,为设施蔬菜栽培条件下钾肥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K处理相比,各处理对黄瓜产量无影响,而SK和SK_(0.5)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中白利糖度。K_(0.5)、SK、SK_(0.5)和SK0处理对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无影响,而SK和SK_(0.5)处理提高了土壤缓效钾含量;K_(0.5)、K0、SK_(0.5)和SK0处理相比K处理,对黄瓜叶片和果实中钾、钙含量无影响,而SK处理显著提高了上、中部叶片钾含量,显著降低了叶柄中钙含量,K0、SK_(0)处理显著降低了中部叶柄中钾含量;相比K处理,K_(0.5)和K0处理提高了黄瓜叶片和果实中镁含量,SK0处理对果实中镁含量无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下部叶片中镁含量。因此,研究区域内,当设施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1100 mg/kg)时,黄瓜生育期内钾肥追施量以198.0 kg/hm^(2)为宜,以增施7.5 t/hm^(2)秸秆替代部分钾肥,不会对黄瓜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王立革孙晓姝王媛王媛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韩雄焦晓燕
关键词:秸秆还田设施黄瓜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地被菊‘紫重楼’开花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笔者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地被菊‘紫重楼’株高、冠幅、开花特性(花期、开花量、花朵重瓣性、花径)和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旨在为地被菊杂交育种、花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00~500mg/LGA3后,‘紫重楼’露色期、始花期及盛花期分别提前6~10天、7~12天和2~7天;GA3有利于节间伸长和株高增加,但植株开花量和花瓣重瓣性降低,冠幅、花径减小。其中,500mg/LGA3处理下的地被菊节间长度与株高显著高于其他水平;100~300mg/LGA3处理可促进花粉生活力,500mg/L对花粉生活力有抑制作用。
王媛崔雁汇孔一昌张强吕晋慧
关键词:赤霉素地被菊株高开花特性花粉生活力
地被菊花粉活力和储藏性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以地被菊(groundcover chrysan themum)品种‘毛白玉’、‘粉芙蓉’的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并观察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外源Ca2+显著促进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硼酸对花粉萌发没有显著影响;花序中部筒状花的花粉活力显著高于花序外部和内部筒状花的花粉;遮荫降低了花粉活力;‘毛白玉’和‘粉芙蓉’花粉在室温下可分别储藏8和6d,4℃下可分别储藏25d和20d,–20℃下可储藏25d,–80℃下可分别储藏21和18d。–80℃储藏前干燥处理2h的花粉,储藏后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干燥处理4h和6h的花粉。预冻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粉活力。–80℃储藏的花粉采用35℃解冻2min或冰上解冻效果较好。
吕晋慧赵耀王媛冯雁梦李艳锋孔一昌
关键词:地被菊花粉储藏性
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谷子氮素累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5年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一种实现化肥减量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措施。本研究于2020和2021连续2年以“沁黄2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CK)、常量化肥氮(NPK)、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25%M)、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50%M)、有机肥替代75%化肥氮(75%M)和有机肥替代100%化肥氮(100%M) 6个处理,研究不同替代率对谷子产量构成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氮素吸收调控小米米色、糊化特性和类胡萝卜素组分的效应,明确谷子生产中有机肥最佳替代率。结果表明,2年中较低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率显著提高了谷子植株氮素累积,但随着替代率的持续增加,植株氮素累积量呈降低趋势,最终影响谷子产量和小米品质。2020年, 25%M处理显著提高了谷子地上部氮素累积量,较NPK处理提高9.6%;2021年,25%M处理谷子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生物量、穗粒数和产量达到最高,较NPK处理分别提高6.1%、12.0%、15.4%和12.0%。50%M处理显著影响了小米的米色、糊化特征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NPK相比,小米籽粒红绿值、橘色值、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小米糊化最终黏度、叶黄素含量、玉米黄质含量和黄色素含量的增幅分别可达6.0%、6.0%、7.4%、4.3%、7.8%、20.7%、17.4%和2.8%。但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降低了谷子地上部氮素吸收、地上部生物量、穗粒数及谷子产量,也抑制了小米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的提升。2年均表现出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与小米单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和小米糊化回升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且2021年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还与小米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小米粉糊化峰值黏度和小米黄色素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小米糊化峰谷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综上,施氮总量120 kg hm^(–2)下,有机肥替代25%~50%化肥氮能通过促进植株氮素的吸收,实现产量、米色、蒸煮特性及类胡萝卜素的协同提升,为谷子化肥减量和提�
王媛许佳茵董二伟王劲松刘秋霞黄晓磊焦晓燕
关键词:谷子氮素累积米色糊化特性
油松种子室温干藏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研究了从机械冷库调出的新油松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干藏六年期间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反映种子发芽能力的主要指标发芽率和发芽势在调出冷库当年和第二年差异不显著,第三年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程度;反映种子发芽速度的平均发芽速度在第四年显著减慢;两个种子发芽综合性指标发芽指数和发芽值均为第二年显著降低,其中发芽值达极显著。本文还建立了室温干藏年份与各指标的回归方程。
常培英王媛亢美萍郭爱华郭爱华
关键词:油松种子
生物炭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系统探究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基于2013—2023年已公开发表的65篇文献375组数据,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在不同气候条件、土壤质地、施氮量、还田年限和生物炭施用量条件下土壤无机氮含量对生物炭施用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显著提高了年均降雨量为600~1000 mm区域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降雨量为957 mm时增幅最大;生物炭也显著提高了年均气温≥8℃地区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砂土和壤土施用生物炭可明显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与不施生物炭相比土壤无机氮含量增幅分别为21.85%和11.05%。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施氮水平≤120 kg·hm^(-2)时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土壤无机氮含量,而在培养试验条件下不施氮时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施用生物炭年限≥1 a时能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此外田间试验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0.5%时能显著提升土壤无机氮含量(17.70%)。综上所述,在年均降雨量600~1000 mm、年均气温≥8℃、土壤质地为砂土和壤土的地区,当施氮量≤120 kg·hm^(-2)、田间生物炭还田年限≥1 a、施用量<0.5%时,施用生物炭能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
罗灏程刘秋霞王劲松董二伟黄晓磊王媛焦晓燕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无机氮年均气温META分析
氮和延迟收获对谷子产量及小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以6个谷子品种(公谷88、晋谷21、长农47、长农35、冀谷41和豫谷35)为材料,设不施氮生理成熟收获(N0T1)、不施氮生理成熟延后14d收获(N0T2)、施氮150kg/hm^(2)生理成熟收获(N1T1)和施氮150kg/hm^(2)生理成熟延后14d收获(N1T2)4个处理,研究其对谷子产量、养分积累、小米叶酸含量及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谷子的穗粒数、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磷积累量,延迟收获提高了谷子千粒重和籽粒产量,降低了地上部钾积累量和小米叶酸含量。施氮和延迟收获降低了小米糊化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及最终黏度,施氮降低其回升值,N0T2处理提高小米的糊化温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穗粒数、植株地上部氮和磷积累量呈正相关,与主要糊化参数呈负相关,小米总叶酸含量与植株地上部氮和钾积累量呈正相关,与糊化回升值呈负相关。施氮和延迟收获均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形成,但降低了小米糊化特性,施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延迟收获对地上部钾积累量和叶酸含量降低的影响。
申甜雨王媛董二伟王劲松刘秋霞焦晓燕
关键词:谷子叶酸糊化特性
不同株高类型杂交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对氮肥的响应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生产中我国杂交高粱品种株型差异较大。研究不同株高类型高粱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对氮肥的响应,为高粱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供试作物为我国不同生态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年代育成的40个杂交高粱品种。根据株高将40个杂交高粱品种分为矮秆(<1.3 m)、中秆(1.3~1.6 m)和高秆(>1.6 m),每个品种均设置不施氮(N0)和施N 150 kg/hm2(N150)两个处理。高粱成熟期调查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分析高粱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氮吸收与利用效率,测定籽粒淀粉、蛋白质及单宁含量。【结果】随株高增加,高粱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明显增加,但对收获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施氮显著提高了中秆和高秆高粱品种的产量和穗粒数,但降低了千粒重,而施氮对矮秆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没有显著影响。同一氮处理条件下,高秆和中秆品种的籽粒产量、穗粒数及地上部氮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高秆品种的磷、钾累积量最高,矮秆最低,施氮提高了3个株高品种的磷钾累积量,特别是矮秆品种的磷钾累积量。3个株高品种的氮吸收效率相当,为25.5%~30.4%,但高秆和中秆品种籽粒氮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矮秆品种。株高与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与单宁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相同氮处理下,高秆和中秆品种籽粒淀粉、蛋白质和单宁含量相当。施氮降低了所有品种籽粒淀粉含量,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且对矮秆品种的影响大于中秆和高秆品种。【结论】不同株高类型杂交高粱品种的收获指数和氮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差别,高秆和中秆高粱品种具有较高的穗粒数、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及氮利用效率,中秆品种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低于高秆品种。施氮降低了籽粒淀粉含量,提高了中秆和高秆品种的穗粒数进而提高产
张艳慧董二伟王劲松武爱莲王媛刘秋霞姜艳喜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株高氮磷钾吸收氮效率
行距和密度对高粱籽粒灌浆、淀粉及氮磷钾累积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行距与株距影响植株表型和农田生态,也影响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本试验于2018-2019进行,设30、50和60 cm行距,13.5、16.5、19.5、22.5万株hm^(-2)四个密度,研究行距及密度对辽夏粱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50 cm行距16.5万株hm^(-2)优化产量结构,籽粒产量最高;与中下部比较,上部单穗籽粒重最小,但单粒重及单粒淀粉累积量最高、灌浆好;50 cm行距16.5万株hm^(-2)各部位单穗籽粒重最高,且延长了上部籽粒的灌浆活跃天数,提高了下部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并缩短了灌浆活跃期。50 cm和60 cm行距提高了上、中、下各部位单粒淀粉累积量、下部籽粒淀粉含量及其淀粉累积速率,而行距30 cm延长了下部籽粒的灌浆活跃期并降低灌浆速率,为此宽行距促进下部籽粒的灌浆提早成熟。单粒氮磷累积量随灌浆期延长而增加,单粒钾累积量在灌浆后30~40 d最大然后下降,为此籽粒成熟过程中钾会流失。上部单粒中较高的氮磷钾及淀粉累积量说明上部籽粒库容量较大,宽行距也提高了各部位单粒氮磷钾累积量。综上,宽行距结合适宜密度能提高高粱籽粒库容量,促进淀粉累积,提高下部籽粒(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和提早熟期,降低气候灾害(早霜)对高粱生产的影响。
董二伟王劲松武爱莲王媛王立革韩雄郭珺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行距灌浆速率养分累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