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毛叶巴豆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凝胶柱色谱等常规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巴豆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六烷酸乙酯(ethyl hexatriacontanoate,1),棕榈酸(palmic acid,2),硬脂酸(stearic acid,3),浙贝素(zheberiesinol,4),香草醛(vanillin,5),香草酸(vanillic acid,6),丁香酸(syringic acid,7),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8),琥珀酸(succinic acid,9),肌苷(inosine,10),异橙黄酮(isosinensetin,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7,9,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 邹国安王媛杨峻山邹忠梅
- 关键词:大戟科化学成分
- 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研究概况被引量:14
- 2006年
- 介绍了大戟科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二萜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克罗烷型、贝壳杉烷型为主,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
- 王媛邹忠梅丛浦珠
- 关键词:二萜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植物
- 毛叶巴豆中的倍半萜类成分(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从毛叶巴豆茎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应用HREI-MS,1H-NMR,13C-NMR,1H-1H COSY,HMQC,HMBC和NOESY等光谱测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毛叶巴豆醇。然而,文献检索发现该结构被错误地鉴定为Homalomenol D,通过仔细分析文献报道的核磁数据并与化合物1比较,发现文献中Homalomenol D结构鉴定有误,应该修正为5-表毛叶巴豆醇。化合物2鉴定为日本刺参萜酮。
- 王媛邹忠梅
- 关键词:大戟科
- 毛叶巴豆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巴豆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甾醇,分别为(24R)-5α-豆甾-3,6-二酮(1)、豆甾烷-22-烯-3,6-二酮(2)、β-豆甾烷(3)、(24S)-3β,5α,6β-三羟基-豆甾烷(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醋酸酯(6)、3β-羟基-豆甾-5-烯-7-酮(7)、7-氧基豆甾醇(8)、7α-羟基谷甾醇(9)、7α-羟基豆甾醇(10)、7β-羟基谷甾醇(11)、7β-羟基豆甾醇(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6~12共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王媛邹忠梅
- 关键词:大戟科化学成分甾醇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