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玉
- 作品数:37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地塞米松对CIA大鼠DRG中炎症因子的抑制和关节疼痛的改善作用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除10只正常组外,其余2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模型组和给药组、建立CIA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每周3次,连续4周。Von Frey法测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给药4周后,处死并采集血清、滑膜、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滑膜和DRG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17、TNF-α以及DRG中疼痛指标神经肽Y、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神经生长因子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IL^-17A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CIA大鼠滑膜、DRG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TGF-β1表达;降低DRG中疼痛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CIA关节疼痛的作用。结论地塞米松对CIA大鼠具有缓解局部关节炎症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 许冰馨王琪珊李钦范凯健朱静艳王婷玉
- 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地塞米松背根神经节
- 白花丹素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发现,白花丹素在体内和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白花丹素还可通过调节骨内微环境,阻断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抑制肿瘤细胞骨转移。本文阐述了白花丹素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并以高骨转移潜能的恶性肿瘤为例,阐述了白花丹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靶点。目前,大部分动物实验仍采用白花丹素腹腔内给药的方式,但已有学者研发了可明显增强白花丹素抗肿瘤活性的新型高分子缓释给药体系。随着对白花丹素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今后可通过对白花丹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 乔涵王婷玉汤亭亭
- 关键词:肿瘤白花丹素肿瘤抑制骨转移
- 豹皮樟总黄酮体外用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ERK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豹皮樟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Litsea coreana Leve.,TFLC)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及ER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模型,TFLC体外用药,MTT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Ф)活性、ELISA法测定PM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westernblot法观察ERK1/2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FLC(50,5,0.5mg/L)体外用药可改善PMФ活性,有效降低AA大鼠PMФ产生的TNF-α水平,改善磷酸化的ERK1/2蛋白表达。结论:TFLC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NF-α的分泌及磷酸化的ERK1/2表达有关。
- 葛金芳王婷玉赵斌彭磊胡成穆金涌李俊
- 关键词:黄酮关节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二氢杨梅素对Saos-2细胞所致原位骨肉瘤的治疗作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对Saos-2细胞所致的原位骨肉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24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所有裸鼠于左后肢根部皮下注射Saos-2细胞进行造模。造模后第7日,对除模型组外裸鼠腹腔注射二氢杨梅素,每周3次,连续给药6周。给药结束后对肿块进行拍照和测量。结果造模后注射部位出现明显的肿块。与模型组相比,二氢杨梅素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的发展(P<0.01),且高剂量更为明显。结论二氢杨梅素具有明显的抗骨肉瘤作用,可能是治疗骨肉瘤的潜在药物。
- 范凯健吴菁王磊许冰馨王婷玉
- 关键词:骨肉瘤二氢杨梅素SAOS-2细胞裸鼠
- 凋亡抑制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5年
- 近年来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s,IA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抗凋亡基因家族表达产物,广泛存在于许多物种如病毒、真核生物、哺乳动物中,起着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IAPs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参与TNFR介导的信号转导等途径发挥抗凋亡作用,与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病变等密切相关。该文就IAPs的结构、抑制凋亡的机制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王婷玉李俊
-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神经系统病变IAPS抗凋亡作用TNFR抑制凋亡
- 复方沙太合剂抑制IL-17a的表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小鼠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复方沙太合剂(STM)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造模成功后,STM给药组给予STM 10 mL·kg-1灌胃治疗,连续5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给药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收集血清、脾脏,对脾脏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给予STM治疗后,小鼠关节炎症状明显减轻。脾脏HE染色显示,STM可以抑制红髓增殖,增厚脾脏包围的纤维囊,减少铁血色颗粒物的出现。脾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TM可以抑制脾脏淋巴细胞Ki-67、IL-17a的免疫阳性表达。ELISA结果显示,STM可以显著抑制IL-17a的表达。结论 STM可以通过改善CIA小鼠的脾脏结构、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T淋巴细胞相关炎症因子IL-17a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范凯健吴菁许冰馨王琪珊王婷玉顾方
-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脾脏
-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软骨重塑和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8年
-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增加,是造成软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从而引起软骨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MMP-13是促使其降解的主要酶,它能不可逆地降解Ⅱ型胶原,从而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MMP-13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IL-1β、TNF-α、Runx2可以诱导MMP-13的表达。MMP-13启动子区域的低甲基化也会诱导其表达,但可以通过抑制组蛋白乙酰化来降低其表达。除此之外,微小RNA也可以通过基因调控来降低MMP-13的表达。MMP-13的上调会导致软骨的退化,进而促进关节炎的进程。综上所述,MMP-13可作为关节炎中重要的治疗靶点,该文将对MMP-13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作一综述。
- 范凯健吴菁李钦王婷玉
- 关键词: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3RUNX2分子靶标
- 地塞米松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软骨退化的改善作用
- 2022年
- 目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即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并研究地塞米松对CIA大鼠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通过向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0.1 mL牛Ⅱ型胶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比例混匀而成的白色乳剂建立CIA模型,一共注射2次,分别记为第0天和第7天;模型建立后,给药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每周3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每组10只大鼠的膝关节软骨分成3部分:一部分进行固定、脱钙、阿尔新蓝染色,观察软骨层病理变化;另一部分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股骨头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MP-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4,ADAMTS-4)和ADAMTS-5的mRNA表达;最后一部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膝关节软骨层MMP-9、MMP-13和ADAMTS-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经地塞米松治疗后CIA大鼠膝关节软骨面积、厚度和细胞数量下降程度明显被抑制(P<0.05),软骨表面较光滑且侵袭程度明显改善,提示软骨破坏得到抑制。地塞米松治疗后CIA大鼠软骨中MMP-9、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水平降低(P<0.001),MMP-9、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以抑制CIA大鼠中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对软骨破坏具有治疗作用。
- 许冰馨范凯健王婷玉陈慧瑾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胶原诱导关节炎地塞米松软骨WISTAR大鼠
- A771726对体外培养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在体外培养环境中,研究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脂多糖(LPS)刺激的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Ф)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无菌制备CIA大鼠PMФ悬液,A771726体外给药,硝酸还原法测定A771726影响CIA大鼠PMФ分泌NO的量效和时效关系;MTT法检测A771726对CIA大鼠PMФ细胞活力的影响;RT-PCR法测定A771726对CIA大鼠PMФ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 synthase,iNOS)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771726对CIA大鼠PMФ中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771726体外用药,可有效降低CIA大鼠PMФ中NO的分泌,且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A771726在有效抑制NO分泌的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内,对PMФ的细胞活力无明显作用;A771726(0.1、1、10μmol/L)能显著抑制CIA大鼠PMФiNOS mRNA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A771726(0.1、1、10μmol/L)可能通过抑制CIA大鼠PMФiNOS mRNA的转录,进而影响i NOS蛋白的翻译,最终引起NO的分泌减少。该作用并非由A771726对PMФ的毒性引起。
- 王婷玉李俊金芝贵吴飞华王小华周倩
- 关键词:A771726关节炎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学电子实验记录本体系建设
- 2024年
- 医学研究领域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信性要求极高。传统的实验记录本存在数据篡改、存储不安全以及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聚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学电子实验记录本(MELN)体系建设。MELN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个分布式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验证机制,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本文详细介绍MELN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以及我院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在医学研究领域的潜力和优势,旨在促进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推广应用。
- 张文珊王婷玉王斌戚燕赫玮李清徐维旖季晔汪雪玲
- 关键词:数据安全性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