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的效果被引量:10
- 1995年
- 本文用60Co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研究其效果。结果表明,慢照射对M1代(当代)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剂量,以及同一剂量的不同剂量率间,对株高,每株英数,叶片的长宽比等性状的影响不同。而且出现种子急性照射从未有过的变化,如出现1、2、4小叶的复叶,2个以上的多生长点。M2代幼苗出现1片、3片真叶或子叶,且子叶连体或皱折。小剂量率的辐射效果大于大剂量率。苗期惺照射可以引起大豆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突变,如91-4404的蛋白质含量达50.02%,较原材料增加3%。
- 王培英许德春孟丽芬郭玉红
- 关键词:大豆育种苗期Γ射线辐射育种
- EMS诱发大豆脂肪酸组成优良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3年
- 本文采用0.2%甲烷磺酸乙酯(EMS)溶液(pH7)处理大豆稳定系LF81-9903和F_1(合交77-153×哈80-3249)种子,研究大豆油主要脂肪酸的变异,以探求改善大豆油品质的有效技术方法。试验表明,经EMS处理后,大豆油中脂肪酸含量发生遗传改变,其方差明显提高,较未处理对照提高1.2~6倍。广义遗传力、遗传进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出现一些亚麻酸含量明显下降、亚油酸含量降低较少甚至增加的优良突变体,如518-1,643-3等。现正进行抗病性、丰产性的培育。0.2%EMS对诱发大豆脂肪酸有益突变是有效的。
- 王培英王连铮朴德万
- 关键词:大豆脂肪酸EMS
- 人工诱变改良大豆品质的研究被引量:51
- 2000年
- 为了创造大豆新种质,近几年采用γ射线、热中子等核辐射,以及甲烷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 NaN3) 等化学诱变剂处理,经过多年的研究,选育出黑农41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45-23 % 、脂肪含量为18-8 % ;选育出903527 突变系为早熟、高蛋白(47-53 % ) 、高抗大豆病毒病及大豆灰斑病;同时筛选出一批高蛋白(49 % ~50 % ) 、高亚油酸(60 % 以上) 、低亚麻酸的优良突变系,为大豆基因库增添了新的优质资源,确定了有效的诱变技术。
- 王培英许德春郭玉虹孟丽芬赵晓南
- 关键词:人工诱变大豆优良品质育种种质资源
- 大豆诱变育种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概况被引量:5
- 1989年
- 大豆(G·max)诱发突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民主德国,日本,苏联,波兰,印度等国先后开展了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热中子,以及EMS等化学诱变剂的试验。发现理化因素处理后,大豆子粒产量,植株高度,熟期,子粒大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变量显著增加。并选育出适于各自需要的早熟高产。
- 王培英王连铮王玫于佰双许德春翁秀英王彬如陈怡徐兴昌杜维广隋德志
- 关键词:大豆诱变育种育种
- 大豆诱变群体蛋白质含量通径系数的初步分析
- 1990年
- 本文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大豆不同诱变群体六个数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对 M_2、M_3群体与相应对照的分析表明: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蛋白量质含量相关不密切,株高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M_2,M_3群体和对照群体此较,脂肪对蛋白质的影响变化都不大,其它性状对蛋白质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 张军政王连铮王培英
-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含量通径分析
- 大豆低亚麻酸种质的遗传与选育被引量:3
- 1999年
- 大豆油是人类的主要食用油之一。其优质脂肪酸的形成,特别是亚麻酸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豆油的食用价值,目前生产上仍未有低亚麻酸的品种。本文就近年来低亚麻酸种质的遗传与选育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一简单综述:对亚麻酸遗传的研究,很多学者做了不少工作。研究认为亚麻酸...
- 鲁振明高明杰吴俊江刘丽君王培英
- 关键词:大豆选育
- 化学诱变剂EMS和N_aN_3对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的诱变研究
- 1992年
- 本试验利用 EMS、N_2N_3处理稳定品系龙辐81—9837,EMS 处理合交77—153×哈80—3249F_1种子,研究不同诱变剂对蛋白质含量的诱变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003~0.005M N_2N_3和0.4%EMS 诱发高蛋白效果好,并得到高蛋白突变体;N_2N_3的诱变效果在 M_2代表现,EMS 的诱变效果在 M_3代表现;诱变使杂交后代的变异范围进一步扩大,杂交后代经诱变与杂交后代本身,在世代间有相似的变异趋势。
- 张军政王连铮王培英
- 关键词:大豆种子
- C^(60)_O—γ射线活体慢照射对大豆诱变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以 ozzie 品种11个处理的 M_6代材料为试材,对它们的单株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粒数、完全粒率、病粒率等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根据产量为选择标准,推荐的处理为:⑥即大豆苗期(V_e—V_1)C以^(60)—γ射线慢照射,剂量率0.54伦/分,剂量5千拉德,比对照增产4.9%。⑦即大豆花期(R_2)Co^(60)—γ射线慢照射,剂量率0.54伦/分,剂量5千拉德,比对照增产3.5%,并且完全粒率最高为70.78%。百粒重最大的是处理(?),为21.13克,即大豆花期(R_2)Co^(60)—γ射线慢照射,剂量率1.56伦/分,剂量1.5千拉德。
- 郭玉虹王培英于佰双孟丽芬许德春王玫
- 关键词:大豆诱变育种钴60Γ射线
- 诱变改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几年来采用60Coγ射线,热中子等核技术以及甲烷黄酸已酯(EMS)、叠氮化钠(NaN3)等化学诱变剂处理,选育出菜用大豆品种“淮哈豆1号”,蛋白质含量44.93%,903525、903526、903527早熟、高蛋白突变系,蛋白质含量分别是47.60%4、7.02%、47.53%,并高抗大豆病毒病和灰斑病,为大豆基因库增添了新的优质资源,并确定了有效的诱变技术。
- 郭玉虹王培英许德春孟丽芬李铭丰董德建林蔚刚吴俊江张雷钟鹏韩凌
- 关键词:诱变大豆蛋白质含量
- 诱变获得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的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用3×10^(11)热中子/cm^2照射(合丰22×PI 407.788A)F_1风干种子,选育出90-3525,90-3526,90-3527大豆新品系,其籽粒蛋白质含量47%以上,并高抗病毒病和灰斑病。
- 王培英郭玉虹
- 关键词:热中子高蛋白大豆抗病性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