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斌
- 作品数:21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岩石边坡的绿色防护结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的岩石边坡的绿色防护结构,它包括铺设于边坡表面的镀锌钢筋网,若干插接于边坡内、与镀锌钢筋网绑扎连接的钢筋锚钉,设置于镀锌钢筋网上的改良土壤层,设置于改良土壤层上的植被层,以及设置于植被层上的微...
- 张蕊李能李森孙希望饶雄明王志伟杨元强陈雷王卫斌聂文峰杨子龙邱绍富任庆慧陈永煊陈琼芶文锦李雪松叶文科赵利奎孟资成赵云龙刘杰张云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结构,它包括预先浇筑的第一构件,以及在第一构件成型后进行浇筑且与第一构件连接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内预埋有多个直螺纹套筒,该直螺纹套筒的开口端、与第一构件朝向第二构件的一侧端面齐平,...
- 陈雷孙希望屈俊童李能石有权赵利奎张大可孟资成朱加荣王玉云李伟杨沈熹张贵斌王志伟王卫斌邱绍富
- 文献传递
- 微型桩在昆玉河线小型滑坡整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以既有昆玉河线K196+600~+700段小型滑坡整治工程为背景,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分析了滑坡蠕动的起因,并采用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和推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采用微型桩组合结构对该滑坡进行整治,整治后经观测边坡稳定性好,线路未出现变化,桩体性能稳定,使用情况正常。
- 崔庆宏张蕊邱绍富王卫斌
- 关键词:既有线滑坡稳定性分析治理措施微型桩
- 一种高原环境敏感区生态挡土墙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原环境敏感区生态挡土墙结构,属于挡土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袋装砂石反滤层(3)、挡土墙墙体(1)、方形石笼(2);所述挡土墙墙体(1)的墙面呈阶梯状,墙身上开设有泄水孔(4);方形石笼(2)固定在...
- 尹述遥邱绍富周开春聂文峰李能孙希望王识刘欢芶文锦王卫斌任庆慧张蕊谢湘焱程泽瑞陈琼曾晓波
- 变截面桩加固海相软土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海相软土地基变截面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为背景,在变截面桩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中采用的变截面水泥土搅拌桩相关试验,通过将轴对称单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的结果与现场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变截面桩在海相软土地区的适用性,以及设计研究所采用的技术参数、施工应注意的事项等。
- 王卫斌
- 关键词:技术参数
- 铁路路堤高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2019年
- 以云南省祥云县水目山铁路专用线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场坪中的高填方和边部的桩基托梁挡土墙对周围石油管道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高填方段对石油管道产生的附加水平应力为1.70~7.55kPa,水平位移为0.53~2.10cm;场坪边坡安全系数为1.35,潜在滑动面在石油管道另一侧,同时桩基托梁挡土墙段填方对石油管道产生的附加水平应力为7.58~17.99kPa,水平位移为0.55~1.84cm,安全系数为1.80,可得出水目山货场对石油管道影响较小,边坡也较为安全。
- 王识王卫斌聂文峰邱邵富
- 关键词:铁路路堤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应力分析
- 考虑桩体损伤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依托普洱车站软弱地基上的超高填方工程,采用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构建了路堤荷载下考虑桩体损伤的PHC管桩复合地基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PHC管桩桩体的变形特征,并根据边桩特征点的侧向变形分析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PHC管桩复合地基可显著控制路堤变形;且相较于常规的线弹性模型,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可较好地反映PHC管桩刚度退化后的变形特征,并能合理确定PHC管桩复合地基的安全系数。
- 邱绍富聂文峰王识王卫斌
- 关键词:PHC管桩稳定性
- 管桩桩网/梁结构加固高速铁路软土路基
- 管桩桩网/梁结构加固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属于高速铁路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高速铁路深厚、复杂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问题,包括路堤土工结构和管桩加固结构,管桩加固结构包括中央区域和两个侧边区域,侧边区域由位于路堤路基...
- 李能李光慧张可军李洪岗王飞杨子龙王志伟邱绍富宋正权任庆慧王卫斌
- 文献传递
- 一种斜坡桥梁变形控制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坡桥梁变形控制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包括桥梁桩基、桥梁承台、锚拉加固结构、支撑结构和连接结构。本发明仅通过加强锚拉结构解决桥梁承台的变形,成本低、效果好;提出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质量易控制...
- 孙希望姚裕春何亮袁碧玉聂文峰王识张蕊邱恩喜芶文锦杨子龙刘欢尹述遥王卫斌李能刘伟
- 一种突水突泥开挖模拟装置及模拟突水突泥灾害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突水突泥开挖模拟装置,包括底座、试验腔、竖直加压的加压装置和进水口,所述试验腔一侧设有两个开挖入口,分别位于试验腔的上下侧,通过上侧或下侧的开挖入口向腔内开挖隧道,试验腔内部设置有岩体相似材料和岩溶溶腔,所...
- 张蕊李能王志伟王卫斌李洪岗高立杨子龙邱绍富任庆慧聂文峰唐本升陈琼芶文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