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琼
-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柳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62例176颗牙,按知情自愿原则分为2组,试验组在患者就诊当天行一次法根管治疗,对照组按多次法完成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反应和1年、2年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和抗菌素的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次数和天数少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有效率分别是91.8%和92.3%,2年后分别为88.2%和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疗较多次法疗程短,严格控制适应证可以避免治疗后疼痛,并且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
- 王凤琼黄文刘泉熊颖铭张明辉吕瑞芬涂晓宁高宏
-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
- 门诊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王凤琼黄文唐柳云宋立群刘念邦吕瑞芬
- 关键词:口腔卫生口腔保健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 拔牙后植入珊瑚骨复合替硝唑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通过观察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探索如何减少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有效地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奠定良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76例患者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于牙槽窝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复诊并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 76例拔牙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术后出血、裂开及感染,无植入物排异等并发症;牙槽嵴平滑、无凹陷;同术前相比,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结论 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维持牙槽嵴的有效高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提供了基骨条件。
- 宋立群王凤琼熊颖铭
- 关键词:拔牙术替硝唑
- 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7例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用镍钛机扩行根管预备,另一组患者以手用不锈钢扩锉针预备根管,一次就诊完成根管充填治疗,对照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慢性牙髓炎1年有效率分别是91.7%和92.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钛机扩和不锈钢手扩锉预备根管对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 黄文王凤琼
- 关键词: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
- 根管倒充填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从根管倒充填材料的微渗漏和边缘密合性、组织相容性、抗菌性能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各种根管倒充填材料研究方面的现况进行分析总结。
- 王凤琼
- 关键词:微渗漏边缘密合性组织相容性抗菌性能
- 一次性根管治疗残髓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残髓炎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评价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残髓炎的患牙94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术,观察根管治疗术后一周疼痛发生情况及根充后一年成功率。结果两组患牙在根管治疗后一周疼痛反应情况及根充后一年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残髓炎治疗中,在熟悉患牙的解剖形态及变异情况的前提下,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有可行性,且与常规的多次性根管治疗术在近期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
- 卢秋吉王凤琼韦红霞
- 关键词:残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
- 全景片和锥形束CT对下颌骨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比较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比较全景片成像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56例患者(74颗下颌第三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口腔影像学检查,记录第三磨牙相关变量:牙根成角(水平/远中角/近中角/垂直),牙根数(1个/2个/>2个),牙根远端和近中根的形态(直/颊/舌-/远端-/近中-弯曲)和与下颌管(直接接触/无直接接触)的关系。在术中和术后评估相同的变量,并作为影像学评估的验证标准。比较全景片和CBCT对各个变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全景片和CBCT在术前评估牙根角度,牙根数和远中平面的牙根形态,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评估牙根与下颌管关系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39)。全景片和CBCT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结果显示,CBCT在预测第三磨牙根部与下颌管直接接触的敏感性为68%,显著高于全景图像的30%(P=0.015),而CBCT在预测牙齿与下颌管无直接接触的特异性(66%)与全景图像(78%)无显著性差异(P=0.247)。结论:CBCT在确定下颌第三磨牙根与下颌管之间关系以及评估在颊舌平面根部形态学方面较全景片具有较大优势。
- 陈敏刘泉王凤琼黄文
- 关键词:全景片锥形束CT智齿下颌管
- 拔牙后植入珊瑚骨复合替硝唑的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观察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探索如何减少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有效地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奠定良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76例患者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于牙槽窝内...
- 宋立群王凤琼熊颖铭
- 关键词:珊瑚骨替硝唑
- 文献传递
- 比塔派克斯糊剂充填牙周牙髓联合病损根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比塔派克斯糊剂应用于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的疗效。方法将166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比塔派克斯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两组均配合牙周基础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年后试验组成功率是95.0%,对照组成功率是69.8%,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比塔派克斯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能有效促进根尖周及牙周组织的愈合,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比较,近期疗效显著。
- 王凤琼
- 关键词:比塔派克斯糊剂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 1-磷酸鞘氨醇对牙髓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1-phosphate sphingosine,S1P)对牙髓细胞生长、增殖及迁移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试验试剂盒检测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毒性和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过滤小室过实验评价S1P对牙髓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MP-1、MMP-2和MMP-13 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S1P在0.01~1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牙髓细胞无毒性作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过滤实验结果显示S1P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DPCs的迁移,qRT-PCR实验结果显示S1P显著上调了MMP-2和MMP-13的mRNA。结论:S1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DPCs迁移的重要启动子,其上调MMP-2和MMP-13也参与其中。S1P可能介导牙髓组织损伤后的创面愈合,可作为牙髓再生治疗的一部分。
- 韦红霞王凤琼刘泉
- 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牙髓细胞细胞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