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彬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8例胃肠道神经鞘瘤的CT征象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神经鞘瘤,术前CT检查均误诊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征象及鉴别点。结果 8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直径为1.2~6.7 cm,中位直径为3.65 cm。7例发生于胃部,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5例向腔内生长,3例向腔外生长。CT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7例密度均匀,1例见斑片状囊变区,增强扫描均呈轻度至明显渐进性强化。术前7例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1例误诊为平滑肌瘤。结论胃肠道神经鞘瘤的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对部分病例做出提示性诊断;对于胃肠道壁内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渐进性强化实性肿块,应考虑到神经鞘瘤的可能。
- 方昕董江宁林婷婷韦炜张萍韦树华韦超王传彬
- 关键词:CT体层摄影术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骨肿瘤 的鉴别诊断价值
- 高飞董江宁王传彬李乃玉方昕
- 正常血钙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进而导致以高钙低磷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正常血钙的PHPT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且缺乏典型临床症状,特别在仅以某种单一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极易导致误诊。本文就1例血钙正常的PHPT病例进行剖析,以期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王传彬董江宁韦树华张萍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HPT分泌过多
- 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在相同碘总量与碘注射率条件下腹部血管CT增强效能的研究
- 目的:探讨在相同碘总量和碘注射率的条件下,对比三种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在腹部血管的增强效能.方法:选取腹部增强患者,共三组,每组30例.碘总剂量为420mg I/kg、碘注射速率为1.2g I/s:换算后,270组(1.5m...
- 曹锋董江宁高飞李乃玉王传彬
- 关键词:对比剂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和MRI表现
- 王传彬董江宁
- 多层螺旋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结果 30例全部单发,两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20例呈不规则形,23例边界模糊不清,20例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10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增强后20例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部分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邻近骨质破坏的特点,MSCT能够对绝大多数病灶做出准确诊断。
- 王传彬方梦诗李乃玉韦超林婷婷张萍韦树华董江宁
- 关键词:腮腺恶性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结果](1)29例中,胃肠间质瘤(GIST)9例,副神经节瘤8例,Castleman病(CD)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3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各2例。定位准确率96.6%(28/29),定性准确率82.8%(24/29),定病准确率69.0%(20/29)。(2)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快进慢出"的是副神经节瘤、间质瘤、IMT和CD;呈"持续渐进性强化"的是SFT、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病灶内低密度区渐进性强化的是SFT、IMT、CD和平滑肌瘤;(3) GIST好发于腹腔,分叶状,坏死范围大且多位于中心,易与肠腔相通形成"气-液"平面,邻近肠系膜血管常增多、增粗;副神经节瘤好发于腹膜后中线区,边界清楚,囊变、坏死常见且散在分布,部分呈"星芒状"改变,肿瘤以内部血管增多为主;CD好发于腹膜后肾门水平,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较均匀,边缘渗出,周围可见多发"卫星灶",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SFT好发于肠系膜区或髂血管旁,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呈分叶状或匍匐状,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区及增粗血管影;IMT好发于肠系膜区,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边缘可见渗出和增粗血管影,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影或片状粘液变性区;平滑肌瘤好发于腹膜后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容易粘液变性,增强后低密度区和实性成分均渐进性强化,与子宫肌层密度相仿;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腹膜后间隙或下腔静脉旁,分叶状,坏死明显,可见肿瘤血管生成,易侵犯下腔静脉。[结论]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起源的富血供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定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王传彬董江宁韦超李乃玉方梦诗林婷婷韦树华
- 关键词:富血供腹膜后肿瘤肠系膜
-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图像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能谱模式下进行颈部双期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机器自动重建出140kvp常规混合能量图像、70keV单能量图像,然后使用GSI Viewer软件获取最佳单能量图像。根据甲状腺肿瘤供血情况,共获取符合条件的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44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其主观评分。结果 44支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140kvp混合能量组、70keV单能量组和最佳单能量组的CNR分别为15.75±4.64、18.78±4.87和23.36±6.58;SNR分别为23.54±5.03、27.27±5.32和30.85±6.90;主观评分分别为3.13±0.51、3.77±0.63和4.36±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87、17.41和53.83,P值均<0.05),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最佳单能量组的CNR、SNR和主观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可以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CTA图像质量。
- 曹锋王传彬董江宁韦超李乃玉吴瑶媛
- 关键词:能谱成像甲状腺肿瘤血管成像
- 肠系膜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一例
- 王传彬董江宁
- 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扩散加权成像及MRI征象分析
- 方梦诗董江宁王传彬李乃玉陈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