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传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儿童
  • 5篇手术
  • 5篇腺瘤
  • 5篇颅内
  • 5篇脑膜
  • 5篇脑膜瘤
  • 5篇垂体
  • 5篇垂体腺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结节
  • 3篇基因
  • 3篇鞍结节
  • 3篇病理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手术切除
  • 2篇外科
  • 2篇显微外科

机构

  • 2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烟台市莱阳中...

作者

  • 21篇王传伟
  • 10篇宫杰
  • 10篇刘玉光
  • 5篇王宏伟
  • 3篇王建刚
  • 3篇宁丽萍
  • 3篇朱树干
  • 2篇刘志国
  • 2篇张良文
  • 1篇任晓辉
  • 1篇倪石磊
  • 1篇迟令懿
  • 1篇范晓勇
  • 1篇刘猛
  • 1篇李峰
  • 1篇刘王光
  • 1篇杨扬
  • 1篇王传伟
  • 1篇宫杰
  • 1篇张源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1929年Cushing和Eisenhardt首次明确鞍结节脑膜瘤概念,包括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及蝶骨平台的脑膜瘤。因上述解剖结构范围以鞍结节为中心往往不超过3.0cm,故临床上对上述区域的脑膜瘤习惯上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4%~10%,手术切除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主要方法。我们于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45例,占同期脑膜瘤(675例)的6.7%,现报告如下。
王传伟刘玉光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CUSHING颅内脑膜瘤手术切除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颅骨病变一期切除并修复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儿童颅骨病变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明确诊断,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发展,延长生存期及达到美容目的[1]。对于低龄儿童颅骨切除后大面积颅骨缺损往往导致颅脑与颅骨发育不匹配或头颅不对称。随着3D打印技术及新材料的发展,能否对于低龄儿童精准切除颅骨病变并一期修补颅骨缺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至8月手术治疗单发颅骨病变7例患儿(0~14岁),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一期成型颅骨缺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王延召王传伟王建刚宫杰
关键词:一期切除儿童
儿童垂体腺瘤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垂体腺瘤为颅内良性肿瘤,常见于成人、偶见于儿童,根据是否存在激素分泌异常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腺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紊乱、视觉障碍、颅内高压等。儿童垂体腺瘤发病率低,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较明显,临床诊疗具有其独特性,鉴别诊断较成人更复杂,如内分泌症状多见、副鼻窦气化不良、经鼻蝶手术对发育期儿童的影响、药物和放射治疗的儿童化及个体化、术后内分泌调节及后续生长发育等。本文对儿童垂体腺瘤近年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神经外科医师诊断与治疗儿童垂体腺瘤提供参考。
王传伟杜国然王延召祝绍磊张斌宫杰
关键词:垂体肿瘤垂体激素类儿童
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膜联蛋白A2表达及分布的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持续受压(CCD)后DRG中膜联蛋白A2(ANXA2)的表达及分布规律。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只)、CCD模型后7 d组(30只)、CCD模型后14 d组(24只)及CCD模型后28 d组(24只)。后3组大鼠采用"U"形棒制备CCD模型。采用机械痛刺激仪和热痛刺激仪测量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辐射缩爪反应潜伏期(TWL)。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DRG中ANXA2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CCD模型后7 d组大鼠DRG中ANXA2和神经元标志物微管蛋白β3(TUBB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D模型后7 d组、CCD模型后14 d组大鼠的MWT与TW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CD模型后7 d组大鼠DRG中ANXA2蛋白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CCD模型后7 d组大鼠DRG中ANXA2的免疫反应性较对照组增强。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显示CCD模型后7 d组大鼠DRG中ANXA2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中。结论CCD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与热痛阈下降,受压侧DRG内ANXA2蛋白表达上调及免疫反应性增强,ANXA2可能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
宁丽萍范晓华王传伟韩君婷丁欣利王超刘玉光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膜联蛋白A2持续受压神经病理性疼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相关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3例原发性TN患者施行MVD,对临床资料行单因素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影响MVD治疗原发性TN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疼痛完全消失125例,疼痛明显缓解26例,未愈2例;2103例单纯受动脉压迫,49例合并静脉压迫,1例无明显责任血管,合并静脉压迫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除率(71%)较单纯动脉压迫者(81%)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V2支疼痛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除率(55%)较其他疼痛分布区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2支疼痛的患者,责任血管多自三叉神经的腹侧压迫(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压迫和V2支疼痛是影响MVD治疗原发性TN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脉压迫、V2支疼痛的患者术后疗效较差,为独立危险因素;V2支疼痛的患者,其责任血管多自三叉神经腹侧压迫三叉神经,这成为难治性V2支疼痛新的研究方向。
张斌张良文迟令懿王传伟朱树干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
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术后视力改善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术后视力改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单眼为对象,分别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切35例,次全切10例。术后视力改善54只,无明显变化24只,恶化12只。统计分析显示术前视盘改变、肿瘤与视神经关系、侵及方向、年龄、视力下降时间及程度、肿瘤大小、质地及切除程度与术后视力改善密切相关(P〈0.05)。结论术前视盘改变、肿瘤与视神经关系、侵及方向是影响术后视力改善最主要的因素。
王传伟范晓勇宁丽萍曲福军杨扬刘玉光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外科手术单眼
一种大脑皮层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大脑皮层神经元特异性结合物的特性及应用条件。方法将接有荧光素FITC的肽段Tetl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染色,免疫双标法检测FITC-Tetl特异性标记神经元能力,并对其应用条件进行量化。同时以HEK及C6细胞做为对照。结果FITC-Tetl达到一定浓度(30Ixg/mL)时能特异性显示大脑皮层神经元.其几乎不与胶质细胞、HEK及C6细胞结合。过高(100μg/mL)或过低(10μg/mL)浓度均不利于神经元标记。结论Tetl能特异性结合大脑皮层神经元,该肽段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中枢神经元标记或靶向手段。
王传伟宫杰王宏伟宁丽萍朱树干刘玉光
关键词:大脑皮层神经元生物学标记免疫荧光
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基因治疗关键在于选择或构建合适的载体。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包括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慢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等。不同病毒载体有各自优势和劣势。安全性、靶向性、高效性及神经细胞特异性是目前病毒载体的研究方向。
王传伟刘玉光
关键词: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特殊类型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刘玉光王传伟张良文李峰王宏伟刘志国刘猛
特殊类型的脑膜瘤的概念提出是相对典型脑膜瘤而言的,是指在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表现、手术策略等方面表现特殊的一类脑膜瘤。人们对这些特殊类型的脑膜瘤缺乏足够的认识,某些特殊类型的脑膜瘤的概念是近年来...
关键词:
关键词:脑膜瘤肿瘤诊断手术治疗
破伤风毒素C片段神经特异性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针对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传统疗法的效果不甚令人满意,这些难治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颅脑损伤、脑卒中后遗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等.
王传伟宁丽萍刘王光
关键词:药物释放系统基因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