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东
-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癌新标志物PKS13的筛选和鉴定
- 2011年
- 目的筛选和确定新的膀胱癌标志物,探索更好的非侵入性的诊断膀胱癌的方法。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候选膀胱癌标志物基因,然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确定其表达特性,并通过DotBlot初步确定其作为膀胱癌新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对人类基因组超过50000个基因进行筛选,获得候选的膀胱癌标志物基因,然后进行RT-PCR试验验证,结果发现PKS13的mRNA在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在全身其他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表达,呈现明显的膀胱癌特异高表达的特性;通过WesternBlot试验验证,结果发现PKS13的蛋白在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呈现明显的膀胱癌高表达特性。进一步通过DotBlot检测发现:膀胱癌患者尿液PKS1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PKS13是一个较好的膀胱癌标志物,可能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来永庆曾国卫张仲富丁宇王亚东倪梁朝李贤新关志忱
- 关键词:膀胱肿瘤
- 雄激素及其受体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表明,雄激素及其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筛选睾丸支持细胞AR直接调控的靶基因,本实验室采用数字化表达谱测序技术(Digital gene...
- 桂耀庭牟丽莎张巧霞王亚东张强蔡志明
- 关键词:精子发生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
-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评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确定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在评价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初发的OAB患者接受抗毒蕈碱药物托特罗定治疗。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完成3d排尿日记和OABSS,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变量的一致性和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包括59例患者,男22例,女37例,年龄(31.1±9.6)岁,OABSS和相应的3d排尿日记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改善变化。OABSS中尿急评分的效应值最大(2.10),总评分效应值1.55,排尿日记中尿急评分效应值0.92。OABSS中除白天排尿次数外,其余效应值均大于相应排尿日记的效应值,标准反应均数的变化与效应值的变化相同。OABSS中项目评分和相应排尿日记的变量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有良好的一致性。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在OABSS和相应排尿日记的变量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OABSS对治疗相关OAB症候群变化有高度敏感性,在日常临床实践中,OABSS借其简易性及可靠性,可成为排尿日记之外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评估症状和疗效的工具。
- 杨尚琪来永庆陈月英池泽湃任瑞王亚东魏灿倪梁朝关志忱
- 前列腺癌相关新基因PCAG1的筛选和鉴定
- 陈独群余祖虎王亚东来永庆
- 结肠系膜局限型Castleman病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31岁,以'体检发现右腹包块1周'入住我院胃肠外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侧上腹部可触及一实质包块,位置较深且固定,未见触痛,按压时脉搏未见增快。入院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未见异常。PPD实验:硬结7mm,未见水疱。红细胞沉降率12mm/1h。超声检查示:右侧腹部实质性占位性质待定。上腹部CT平扫可见右中腹肠系膜上动静脉脉右前方可见一团块状等密度影,密度较为均匀,
- 王亚东周小丰任瑞魏灿来永庆李贤新叶炯贤
- 关键词:局限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心肺听诊血电解质
- miR-216b在肾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 余祖虎陈独群张强任瑞池泽湃王亚东李彩玲秦洁郭新崔光辉周亮桂耀庭来永庆
- 雄激素受体对Hsf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背景:睾丸支持细胞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分子机理尚未明了.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了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
- 王亚东牟丽莎张巧霞张强蔡志明桂耀庭叶炯贤
- BCA7基因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明确BCA7mRNA和蛋白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对膀胱癌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BCA7mRNA进行分析。通过蛋白电泳分析检测膀胱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CA7蛋白水平。并运用免疫组化对67对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CA7在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蛋白电泳分析结果显示BCA7蛋白在膀胱癌组织内呈高表达,而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内未见表达。67对癌及癌旁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BCA7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BCA7mRNA和蛋白在膀胱癌中特异高表达,提示BCA7基因可能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膀胱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 倪梁朝来永庆王亚东杨尚琪关志忱
- 关键词:膀胱癌
- Hsf1—一种新的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靶基因
-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对睾丸支持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PCR、Westernblot的方法,比较AR特异性敲除(S-AR-/y)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睾...
- 王亚东
-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雄性不育睾丸支持细胞热休克转录因子1靶基因
- 文献传递
- 雄激素受体对Ube2b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背景:睾丸支持细胞中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分子机理尚未明了.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了泛素结合酶2b(Ubiquitin-conjugating enz...
- 牟丽莎张巧霞王亚东张强蔡志明桂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