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然鋆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肌
  • 15篇心肌病
  • 15篇肌病
  • 15篇梗阻
  • 15篇肥厚
  • 13篇肥厚型
  • 12篇梗阻性
  • 10篇肥厚型梗阻性...
  • 9篇型心
  • 8篇外科
  • 7篇动脉
  • 7篇手术
  • 6篇肥厚型心肌病
  • 5篇远期
  • 5篇切除
  • 4篇心室
  • 4篇预后
  • 4篇室间隔
  • 4篇切除术
  • 4篇左心

机构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4篇然鋆
  • 15篇宋云虎
  • 8篇刘赟
  • 5篇孙寒松
  • 5篇王水云
  • 4篇段福建
  • 4篇胡盛寿
  • 4篇李浩杰
  • 3篇张昱
  • 3篇王巍
  • 3篇刘小希
  • 2篇李守军
  • 2篇张昌伟
  • 2篇闫军
  • 2篇郑哲
  • 2篇刘晋萍
  • 2篇晏馥霞
  • 2篇石佳
  • 2篇马浩
  • 2篇高歌

传媒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反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二尖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2002-11至2017-07我院单一术者手术治疗的480例HOCM患者,患者均接受扩大心肌切除、离断二尖瓣装置与室间隔的异常连接及修剪乳头肌等操作,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估手术对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的改善效果。结果:480例患者中22例(4.6%)因二尖瓣器质性病变而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其余458例(95.4%)未行二尖瓣处理的患者中,1例(0.2%)术后第5天死于感染性休克,4例失访(0.9%),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患者LVOT压差较术前显著减小[(12.8±11.6)mm Hg vs(89.1±30.6)mm Hg,1 mm Hg=0.133 k Pa,P<0.001];合并二尖瓣前向运动(SAM)的患者由术前451例(98.5%)下降至随访时42例(9.3%)(P<0.001);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患者由术前的297例(64.8%),下降至随访期间的14例(3.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随访期间残余SAM现象的患者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的发生率较高(OR=30.334,95%CI:5.619~163.739,P<0.001)。结论:扩大心肌切除术可消除绝大部分患者的LVOT梗阻及SAM相关二尖瓣反流。在不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时,HOCM患者极少需要同期处理二尖瓣。
唐亚捷宋云虎邓隆段福建刘赟然鋆高歌李源李琦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
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68例近中期结果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从(92.4±30.8)mmHg(1 mmHg=0.33 kPa)下降至(16.1±10.1)mmHg(P<0.001),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P<0.001)。术后3例(1.8%)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3例(1.8%)患者并发室间隔穿孔术中同期修补,1例患者近心尖部前侧壁穿孔同期修补,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随访107例,平均随访时间(15±11)个月,LVOT压差为(14.2±12.7)mmHg。随访期间,80例患者无症状,从事日常家务劳动或恢复工作,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HOCM相关事件发生率7.5%,包括4例心房颤动、2例心肌缺血、1例心力衰竭及1例脑卒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57个月因stanford A型夹层破裂死亡。结论:经升主动脉切口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HOCM疗效确切。
宋云虎李浩杰高歌苏文君然鋆张昌伟樊红光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梗阻左心室流出道随访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远期效果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1996至2009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男51例,年龄6~67岁,平均(37±16)岁,术前左心室流出道收缩压差(LVOTPG)为61~150mmHg(1mmHg=0.133kPa),平均(98±27)mmHg。手术均采用经升主动脉切口的室问隔心肌切除术。围术期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术后随访0.75~12.5年,平均(4.8±3.3)年。结果术后院内死亡4例,另外有2例分别于手术后4个月及1年时于院外发生猝死。随访74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生存70例(94.6%),1年时69例(93.2%),5年时68例(91.9%)。随访中有63例术后症状缓解,56例患者静息状态下LVOTPG小于30mmHg。63例患者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其中I级的比例大于65%。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生存率,可明确地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中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避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它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
然鋆宋云虎胡盛寿王巍王水云孙寒松许建屏孙立忠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预后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5.6±7.5)岁。全部患者接受同期改良扩大Morrow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术。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超声心动图数据和主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及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5.6±28.2)个月,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1例置入永久起搏器,1例出现新发心房颤动。所有患者人工瓣膜启闭良好,左室流出道通畅。患者症状及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同期行改良扩大Morrow术和主动脉瓣手术是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预后良好。
龚嘉淼然鋆宋云虎刘赟唐亚捷邓隆刘小希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外科治疗
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结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50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其中250例接受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EVH),250例接受开放静脉采集(OVH)。对比两组采集手术的结果和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取静脉长度和静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相同。在获取静脉时间、切口长度、腿部切口的并发症方面EVH组较OVH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H组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OVH组(P〈0.05)。EVH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H可以满足CABG对移植静脉血管的手术要求。与OVH相比,EVH可以显著减少腿部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然鋆宋云虎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内窥镜大隐静脉
改良Morrow术治疗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经皮室间隔消融术(PTSMA)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病例。其中男性17例(63%)、年龄49±8(32-62)岁、所有病例均在接受了药物治疗和PTSMA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达98±30mm Hg(50-159mm Hg)。术式包括了单纯改良Morrow术17例(63%),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1例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远期随访共19(13-38)月,随访率93%。全组病例近远期总死亡率为3.7%(n=1)。术后远期随访78%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96%。术后共有2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和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产生。超声提示绝大部分病例的左室流出道压差接近正常。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级者占93%。结论改良Morrow术可以安全的解除曾行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确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然鋆宋云虎胡盛寿王水云孙寒松
关键词: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科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中部梗阻及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外科手术预后的分析研究
第一部分:左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外科手术结果及远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左心室中部梗阻(Midventricular obstruction,MVO)及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Left ...
然鋆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文献传递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7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4~73岁,平均(38.6±19.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室壁瘤切除术治疗。采集患者院内的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情况。结果术前全部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固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6例患者合并左室中部梗阻,3例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后心脏超声提示LVOTPG、IVS、LAD、MI程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术后超声提示仍有4例患者心尖部可见室壁瘤样结构。所有患者随访(47.4±24.0)个月,随访率100%,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好于术前(P=0.001),远期死亡1例。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患者病情危重,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室壁瘤切除术临床结果可以接受,但一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然鋆宋云虎刘赟唐亚杰邓隆马浩龚嘉淼常硕韩辉石洁刘小希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壁瘤切除术
心血管造影与螺旋CT对肺动脉发育评价的分析
目的:评价分析心血管造影和螺旋CT对肺动脉发育情况评价的差异.方法: 2012年1月至12月共2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同时行心血管造影及螺旋CT,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21例患儿肺动脉发育情况的描述及测量数值,包括主...
徐晋李守军楚军民徐飞然鋆
氨甲环酸对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648)和TXA组(n=588),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以及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结果一般线性回归显示两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X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MD:13.52 ml,P<0.001);TXA组的红细胞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0.20 U,P<0.001);TXA组的血浆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10.21 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TXA显著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OR:0.666,P<0.001)和血浆输注率(OR:0.668,P=0.001),术中应用TXA为保护因素。两组患者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出血而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可降低VSD患儿围术期的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死亡率没有影响。
张昱然鋆石佳崔勇丽刘晋萍晏馥霞
关键词:氨甲环酸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