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耀昌
- 作品数:3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从一元论到多元主义——关于美术史研究的中心论被引量:1
- 2007年
- 欧洲中心论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欧洲文化的优势这个不争的事实。从它出现开始,它就是一个批判对象,当人们注意到它的存在时,一元论已经遭到质疑,取而代之的是二元论和多元论,这是合乎世界文化本质和历史发展逻辑的。
- 潘耀昌
- 关键词:西方中心论多元主义
- 肩负变革的重荷--读《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
- 2010年
- 版画创作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即始于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它一开始就与社会革命结下不解之缘,代表着正义的力量,肩负着变革的使命,历经解放区的烽火,国统区的炼狱,汇聚于新中国,形成了强大的传统,推动着新中国版画的发展。
- 潘耀昌
- 关键词:中国版画画集版画创作木刻运动社会革命
- 以古为新:传统的流变及重构——对晚明以降没骨重彩山水画风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 2009年
- 引言
作为晚明的画坛领袖,“南北宗论”的倡导者,董其昌以其南宗水墨文人画一路风格,影响海内,从者如云。一时以王维为祖师,以董、巨为标准图式的水墨渲淡的山水画风格成为文人画派的明显标志。然而,任何人都有其多面性,董其昌在水墨之余所作的没骨重彩画,以一种重构历史的方式出现,通过特定的传播方式,并经过多次的重构,对于清代以后画坛,尤其对于近代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近代画坛在西风东渐和中西绘画交流时可资借鉴的重要历史资源。
- 张长虹潘耀昌
- 关键词:山水画晚明画风历史资源南北宗论
- 乾隆帝与清宫廷“合作画”被引量:2
- 2004年
- 清朝乾隆帝(1736-1795年)喜欢指导宫廷画家"合作",他的想法就是集众人之长于一幅,从而获得令他满意的效果。乾隆朝宫廷画家,有三股势力:其一是在朝中任职,有功名地位的文人供奉画家,或称翰林画家,他们引导着舆论的方向;其二是各种等级的职业画家,即所谓"画画人",包括满洲籍画家;其三是西洋传教士画家,他们传来了体系迥异的西洋画。大体上说,弘历从翰林画家身上看到的是董其昌推崇的南宗绘画的庙堂之气及其笔墨传统,从"画画人"那里相中的是精雕细刻的楼台界画和细腻画风,而从传教士的画中欣赏的是逼真的肖像和动物,赞叹他们科学的写实精神。因此弘历的愿望就是把这些特点集中到一幅画中。
- 潘耀昌
- 关键词:宫廷画家郎世宁弘历职业画家乾隆朝界画
- 做学问是历史画的重中之重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期刊发潘耀昌《做学问是历史画的重中之重》,作者从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出发,讨论了历史画再生的可能性,展望了这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另外一个收获,即它活跃并推动了艺术批评,同时也培养了更敏锐、更挑剔的观众,提升了民众的艺术素养。谭天的《国家意志·民族意志·个人意志与艺术价值》,讨论了国家意志、民族意志,个人意志与艺术价值在这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的具体体现。王列生的《"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就公共领域反映出的设计问题发表了他的观点。这些论题对我们思考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或许不无助益。
- 潘耀昌
- 关键词:历史画学问重大历史题材国家意志历史题材创作个人意志
- 谈谈对阮荣春工作室的认识和期待
- 2016年
- 2016年4月9日下午,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教授团队作品暨学术与创作论坛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新馆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是继"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教授团队巡回展"西安站之后的第二站,将展览本团队六位教授中国画精品一百余幅。展览活动的同时,邀请了江浙沪三地10位著名理论家就中国画"学术研究与创作"的关系展开深度研讨。2011年,中国国家画院特设阮荣春工作室,专事艺术创作与高端人才培养。本次展览的另5位年轻画家都是具有教授职称的工作室成员,在创作上与阮荣春教授共同推进当代中国画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本文即为潘耀昌教授在本次会议中的发言。
- 潘耀昌
- 关键词:中国国家画院江浙沪学术研究刘海粟美术馆阮氏
- 潇湘四皓——湖南水彩四大家
- 2021年
- 新中国水彩画,经1954年北京全国水彩速写展激活,1962年京沪两地名画家座谈会促进和当时《美术》杂志社的推介,以及1963年北京"英国水彩画三百年作品展览"的直观冲击,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了第一波高潮。黄铁山、朱辉、殷保康、张举毅四位画家正是20世纪60年代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属30后一代,是伴随新中国成长的画家,有较深厚的学院训练基础,人物、静物、风景兼擅。
- 潘耀昌
- 关键词:作品展览水彩速写
- 对中国画走出国门的思考
- 2010年
- 中国画要走出国门,从文化输出的角度来看,能够为异域人士所欣赏,除了有带普遍性的艺术特质之外,还得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受众拥有理解中国画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或者,画家创作时运用异域受众可理解的语言作为引导。当然,一切仍然少不了批评家的中介作用。凡涉及跨文化的问题,由专家出面进行解读,在图像和词语之间进行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 潘耀昌
- 关键词:出国文化输出艺术特质文化知识批评家
- “人工极处得天工”—谈卢辅圣的绘画
- 2014年
- 从行政职务来看,绘画只是卢辅圣的余事、末事,可却是他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他的理想和智慧视觉体现,凝聚着他全部的追求,是他的生命之花。要解读他的绘画,最好从了解他的为人处事和社会角色入手,弄清他的书画艺术与其它工作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 潘耀昌
- 关键词:绘画行政职务社会角色为人处事书画艺术
- 公共艺术和民主意识被引量:6
- 2005年
- 从1976年到今天,已经整整30年了。在这段充满波折起伏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美术也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了正视这段历史,也为了正视中国美术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本刊在2005 年第11和12两期[热点述评]栏目中,连续展开题为"30年美术社会影响力评价"的讨论。
- 潘耀昌
- 关键词:民主意识公共艺术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同志民主化进程宽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