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池勇
- 作品数:2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书法疾涩之抉微
- 2025年
- 疾涩既是书法技法术语又属艺术审美范畴。无论是疾还是涩,都是对力、势、气三者运动变化感悟和认知的结果。疾势涩笔和涩中见疾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在书法用笔及作品鉴赏中都有意或无意地关联到疾涩。疾涩度的不均衡产生了书法风格的差异。实践上,疾涩变化受到书写工具、字体、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疾富有畅逸之美,涩富有金石之趣。但疾易漂浮而失之于浅,涩易滞塞而失之于伤。疾涩结合可克服单独使用疾或涩所出现的弊病,所以疾涩呈现出多义性的特征。优秀的书法家对疾与涩有非常娴熟的驾驭能力。总之,疾涩是表现出较好书法艺术效果的核心方法。
- 潘池勇
- 关键词:笔法墨法金石气
- 裹绞之论
- 裹绞法是书法诸多技法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捻指转管把笔毛聚紧,旨在增加毛笔四德中的“健”,使写出的笔画更结实与灵动。清以前历代书家在笔枯墨干处为了把散了的笔毫重新聚起以便继续书写就无意识用到裹绞,如米芾、黄庭坚、张旭、怀...
- 潘池勇
- 关键词:书法艺术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审美取向
- 书法擒纵论
- 2024年
- 擒纵是总结吸收前人用笔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技法。擒是内擫笔法,表现为蓄势紧束与劲健。纵是外拓笔法,表现为郁勃奔放与开阔。用擒纵能高效地控制笔锋,写出的线条节奏变化丰富,点画生动美妙,书风通灵超脱,从而遏制因平拖直过单一运笔所形成的点画僵滞、书风呆板的缺点。擒纵是对书家用笔技巧难度和高度的协调统一。知擒纵才可以明晰收放之度,字法才开张奇险,章法字字侵让连贯不断,表现书写主体雄肆的气势与激昂的情志。擒纵也代表着破法、变法与创新,是书写主体创造力的张扬。
- 潘池勇
- 关键词:擒纵气势笔法字法
- 《雁塔圣教序》临习指要
- 2023年
-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在58岁书写的一件楷书佳作,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能够充分体现他的楷书风格。从中挑选出“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八个字进行临摹练习,深入细致地理解褚遂良的笔法和字法,同时勉励自己:“当有足够的诚意和信念时,就不会计较付出了多少,不断向知识深处探求就会实现愿望”。
- 潘池勇
- 关键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楷书临摹笔法
- 试论音乐与书法的相似性被引量:2
- 2012年
-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处于中国诸艺术“枢纽”的地位,与音乐有很多相通之处,因为艺术间有通感的存在,艺术通感指的是人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表面上它们分工不同,“各自为政”,实际上它们却“里应外合”,互相感通。其实人类很难找到不互相联系的物质,这就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 潘池勇
- 关键词:书法音乐艺术通感人类视觉文化核心
- 裹绞之论
- 裹绞法是书法诸多技法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捻指转管把笔毛聚紧,旨在增加毛笔四德中的“健”,使写出的笔画更结实与灵动。清以前历代书家在笔枯墨干处为了把散了的笔毫重新聚起以便继续书写就无意识用到裹绞,如米芾、黄庭坚、张旭、怀...
- 潘池勇
- 关键词:书法艺术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审美取向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渐江与萧云从书法比较
- 2014年
- 本文以渐江与萧云从的绘画、书法作品及研究他们绘画艺术的史料为基础,分析影响他们题跋书法风格形成的不同因素如成长环境、师承取法与个性心理等等,运用比较方法归纳出他们题跋书法艺术风格如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等的异同。
- 潘池勇
- 唐代至近现代书法名家意临《兰亭序》的艺术特点
- 2015年
- 唐代至近现代名家临写《兰亭序》时忠实原作的少,以己意即意临探之的多,这是善学《兰亭序》的现象。到明清时唐临、摹本少又之少,唐后尤其是明清时刻本很多,这时的刻本面貌与原帖已相去甚远,意临尤为重要。总之名家临写的艺术特点多与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相同,使《兰亭序》日益变为风格多样的艺术"复制品"。
- 潘池勇
- 关键词:近现代《兰亭序》书法名家艺术特点
- 当代书法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15年
- 书法产业和书法市场建设较晚,书法产业政策、体制建设滞后,书法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书法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书法市场活力不足,书法文化附加值不高,书法家、消费者观念陈旧,书法经营者市场开拓能力弱,这些问题制约着书法产业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实现书法产业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建立市场开发机制,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拓展书法市场生存空间,提高书法产业的结合度,形成书法产业的竞争优势。
- 潘池勇
- 书法之绞裹锋
- 2024年
- 绞裹锋是书法运笔技法,是毛笔运行中的瞬间状态。绞裹与生活环境和书写工具关系密切,随着案几由低及高,单钩执笔转为双钩执笔,加之明清以后软羊毫和生宣纸的普遍使用,书家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绞裹法进行书写。绞裹理论比其实践严重滞后,唐时萌芽,随着绞裹技法的熟练运用,到清时得以创立。绞裹虽是常用笔法,但书法家对其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对其还怀有偏见。文章基于大量史料及书法作品,从历史的角度对绞裹进行分析,还绞裹以客观面目,以期书坛对绞裹持有正确的认识。
- 潘池勇
- 关键词:毛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