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程基

作品数:47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食源
  • 14篇食源性
  • 12篇毒力
  • 10篇毒力基因
  • 10篇食品
  • 10篇分子
  • 10篇分子分型
  • 9篇食源性致病菌
  • 8篇污染
  • 8篇耐药
  • 6篇食品污染
  • 5篇李斯特菌
  • 5篇耐药性
  • 5篇蜡样芽胞杆菌
  • 5篇副溶血性
  • 5篇副溶血性弧菌
  • 4篇毒素
  • 4篇污染调查
  • 4篇基因
  • 3篇多位点序列分...

机构

  • 25篇温州市疾病预...
  • 18篇浙江省温州市...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温州市公安局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洪程基
  • 38篇李毅
  • 27篇章乐怡
  • 15篇胡玉琴
  • 11篇陈慧燕
  • 11篇谢爱蓉
  • 10篇李小春
  • 8篇吴跃进
  • 7篇吴跃进
  • 6篇王良怀
  • 5篇马雪莲
  • 4篇郑文力
  • 3篇洪隽
  • 3篇吴可可
  • 2篇王建
  • 2篇林月
  • 2篇林益钱
  • 2篇汪若秋
  • 1篇林建珍
  • 1篇王黎荔

传媒

  • 16篇中国卫生检验...
  • 9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纪念中国微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六年温州市霍乱弧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检测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温州市近六年霍乱弧菌菌型分布、毒力基因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一步分析霍乱流行特征,从而为霍乱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方法采用《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中有关要求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后,应用纸片法(K-B法)进行药敏...
李毅李小春章乐怡洪程基
关键词:霍乱弧菌毒力基因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样品细菌存活检测及VIDAS检测LMO效率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henes以下简称LMO)存活率,探讨LMO检测的方法。方法:用国标GB/T4789-30-2003[1]与Mini VIDAS[2]平行检测。结果:10份阳性样品置冰箱(0℃以下)存放12个月后,用国标GB/T4789-30-2003检出8株菌株,检出率为80%,用Mini VIDAS法LMO阳性3份。结论:10件阳性样品存活率(国标法检出率)为80%,而Mini VIDAS法阳性率仅为30%。
陈慧燕洪隽李毅洪程基
关键词:存活率
近六年温州市霍乱弧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检测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温州市近六年霍乱弧菌菌型分布、毒力基因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一步分析霍乱流行特征,从而为霍乱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方法:采用《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中有关要求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后,应用纸片法(K-B法)进行...
李毅李小春章乐怡洪程基
关键词:霍乱弧菌疾病防治毒力基因安全控制
文献传递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检测中PCR法的应用
2009年
李毅洪程基章乐怡
关键词: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增菌液生化鉴定溶血毒素
温州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依据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菌株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mini-VIDAS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分别进行肠毒素及其基因的检测,PFGE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4类食品388份样品中有16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12%,其中生畜肉和生禽肉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9%(5/36)和11.11%(4/36)。所有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100.00%,16/16),其次为红霉素(56.25%,9/16),多重耐药率为18.75%(3/16),未检出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基因检测阳性率均为56.25%(9/16),其中seb、seg基因检出率较高,均为37.50%(6/16)。PFGE图谱分为12种PFGE带型。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温州市食品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率,且具有分子多态性、产肠毒素率及毒素基因携带率较高的特征,提示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谢爱蓉上官智慧胡玉琴洪程基李毅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子分型食源性致病菌
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谢爱蓉胡玉琴林建珍李毅吴跃进洪程基上官智慧章乐怡楼辉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种人兽共患肠道致病菌病。该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类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接触带菌动物的排泄分泌物而感染。人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多具有自限...
关键词:
关键词: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游泳池水中弧菌科病原菌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为了解室内游泳池中弧菌科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预防和控制病原菌在游泳池中的传播流行。方法:采用碱性胨水增菌、TCBS平板分离和系统生化鉴定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小白鼠毒力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60份游泳池水中有25份水样检出了弧菌科病原菌,其中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优势菌,其次为温和气单胞菌与非O1群霍乱弧菌。小白鼠毒力试验等证明了这些菌株都具一定的毒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弧菌科细菌存在一定的耐药现象,特别是对羟氨苄青霉素100%耐药,且嗜水气单胞菌、非O1群霍乱弧菌对头孢噻吩、头孢西丁也100%耐药。结论:弧菌科病原菌在室内游泳池水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常规方法结合病原菌分析,能综合评价游泳池水的卫生状况。
章乐怡李毅李小春陈慧燕洪程基王良怀吴跃进
关键词:游泳池水余氯
2021—2022年温州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各致病菌分离株的血清学、分子分型、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21—2022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用血清学分型、质谱、PCR等方法进行病原菌型别确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温州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为酒店餐饮,诱发原因较多为生熟交叉污染,发生季节大多在5-11月。114株目标菌从19起食源性疾病聚集事件分离出。55株副溶血弧菌以O10∶K4为主要血清型,其引起暴发事件的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6株沙门菌为肠炎沙门菌血清型,MLST型别为ST11。44株空肠弯曲菌包含7种ST型,ST9079为主要的ST型。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A型肠毒素,MLST型别包括ST88、ST188、ST25等3种ST型。3株致泻大肠埃希菌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包括ST156、ST4383两种ST型。空肠弯曲菌以四环素、萘啶酸、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肠炎沙门菌有多重耐药现象,副溶血弧菌除对头孢唑啉普遍耐药,对其他药物基本敏感。结论温州市细菌性暴发事件致病因素复杂,同一起事件有多克隆株污染致病的现象,以副溶血弧菌和弯曲菌为主要病原菌。在暴发事件处理中,应用PFGE、全基因组测序等多种分子分型技术可以进行全面溯源分析。
章乐怡楼辉煌林谦阁刘雪薇李海燕胡玉琴洪程基李毅
关键词:分子分型耐药
温州市食源性产单核李斯特菌污染调查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掌握温州市各类食品中产单核李斯特菌(LM)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8大类食品及冰箱内壁涂抹物,按国标GB/T4789-30方法[1]进行分离培养,然后用生化、API鉴定。结果:218件样品中检出LM13株,检出率为5.96%。冰箱内壁涂抹物96件均未检出。结论:LM主要污染的食品为家禽类、熟食制品、淡水鱼及涮羊肉等。
陈慧燕洪程基李毅李小春洪隽
关键词:食品污染产单核李斯特菌
温州市市售奶粉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调查及毒力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市售奶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采集温州市市售奶粉样品,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 14—2014进行蜡样芽胞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PCR法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00份奶粉样品,共检出76株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9. 00%。其中复合型非溶血性肠毒素nhe基因、溶血素B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75. 00%、21. 05%,2. 63%菌株携带呕吐毒素基因,非溶血性基因nhe基因与肠毒素FM基因为主要毒力基因。结论温州市市售奶粉存在一定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且分离的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谢爱蓉吴可可李毅洪程基胡玉琴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毒力食品污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