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钟
-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F)的疗效。方法 67例老年OVF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Sextant内固定组(n=35)与开放内固定组(n=32),均获随访24~48 w,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内固定前、内固定后3 d、24 w的病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并对比两组内固定前、内固定后24 w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与开放内固定组相比,Sextant内固定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但术中X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本组内固定前相比,两组内固定后3 d、24 w的病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位指数、后凸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固定后3 d、24 w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内固定后24 w的目测类比评分、ODI均明显改善(P<0.05),且Sextant内固定组明显优于开放内固定组(P<0.05)。Sextant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放内固定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是治疗老年OVF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李志沈晓钟马建武单中书曹振宇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脊柱微创手术
- 老年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非手术治疗的101例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患者为非手术治疗组,根据伤后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分为骨折愈合组(n=80)和未愈合组(n=21),以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患者为手术治疗组。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骨折位置、骨折移位距离等一般资料。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ASH)评估肩关节和上肢功能,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手术治疗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DASH评分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非手术治疗组骨折不愈合和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切口感染、钢板异物反应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吸烟史、骨折移位距离>2 cm是影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60岁及以上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上肢功能恢复明显减慢,吸烟史和骨折移位距离均为影响骨折不愈合的独立因素。
- 马建武沈晓钟曹振宇周孝辉
-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II)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患者相关资料,其中49例伴外侧壁骨折,记为外侧壁骨折组;另外113例不伴有外侧壁骨折,记为外侧壁完整组。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PFNA-II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相同,均获得至少12个月门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指标和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等。结果:外侧壁骨折组与外侧壁完整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负重训练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骨折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长于外侧壁完整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骨不连,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骨折组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高于外侧壁完整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患髋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II治疗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手术效果,但伴外侧壁骨折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会明显延长。
- 马建武沈晓钟曹振宇周孝辉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外侧壁骨折髋关节功能
- PFNA和THA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47例采用PFNA及52例采用TH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随访超过1年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X线摄片次数、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显性出血量低于THA组,而PFNA组的隐性出血量高于THA组,且THA组在住院时间、术中X线摄片次数、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PFN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A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效果显著优于PFNA内固定术。
- 单中书仇志学唐炜东沈晓钟黎娜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THA
- APOFIX系统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4例
- 2008年
- 韩国栋沈晓钟祁玉林
- 关键词:颈椎骨折
- 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
- 1999年
- 骨折愈合是复杂连续的生物力学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生物力学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同类型的钢板和在手术中钢板放置方法不同,对骨折端产生不同的力学效应,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本文对65例钢板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从生物力学角度就此原因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 韩生寿韩国栋沈晓钟
- 关键词:钢板固定骨不连生物力学
- 小隐静脉蒂动脉化游离排肠神经移植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被引量:1
- 1995年
- 周围神经长段缺损,采取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因神经干缺血而效果不佳。1986年以来,我们应用小隐静脉蒂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的方法,治疗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长段缺损5例,经术后12~23个月随访观察,效果优于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方法可取。
- 韩国栋李文庆苏盛元王凯李长虎沈晓钟
- 关键词:神经缺损神经移植周围神经缺损
-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41例病人髋关节活动达到正常范围,优良率达91%。结论:DHS系统固定可靠,操作简单,能达到良好的复位,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效方法。
- 沈晓钟韩国栋王凯韩生寿祁玉林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PFNA-Ⅱ置入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青海高原地区7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比较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Ⅱ内固定置入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原地区高龄(年龄>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治疗的75岁以上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PFNA-Ⅱ置入术。分析两组病人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68例患者,PFNA-Ⅱ置入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PFNA-Ⅱ置入组(P<0.05)。两组的末次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65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其余3例中1例肺部感染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后治愈,2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均经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6个月。PFNA-Ⅱ置入组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感染、骨溶解、脱位。结论:PFNA-Ⅱ置入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原地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优于后者;后者在卧床时间方面短于前者。PFNA-Ⅱ置入术是治疗高原地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先选择。
- 李志沈晓钟马建武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 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外科中的应用
- 1997年
- 求文介绍应用挠动脉逆行离状皮瓣为12例手掌、虎口瘢痕挛缩和拇指缺损进行修复,取得成功。认为前臂桡动脉送行离状皮瓣在手部应用中具有就近取材、简便易行,不必吻合丘管,成活率高,皮瓣质地优良等特点,易于推广。文中还就手术方法,适应症选择及效果等进行了讨论。
- 沈晓钟韩国栋
- 关键词:前臂血管岛状皮瓣手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