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力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被引量:6
- 2020年
-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变革产物,它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医学教学。新型的教学模式必然和新的评价体系相结合。如何有效地评价实验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在线学习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出发,研究构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为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王珺镇卫国赵杰沈力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实验教学
-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胃癌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胃癌细胞株AGS和SGC-7901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并分析差异糖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用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加入荧光标记试剂对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利用凝集素芯片上的凝集素位点对糖链的亲和特异性捕获荧光标记的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检测,凝集素流式细胞术验证,进而通过Transwell和划痕修复实验比较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结果:在大多数凝集素位点上,AGS和SGC-7901这两种细胞荧光信号未出现明显差异。与SGC-7901细胞相比,AGS细胞显示出较强的LEL和MALⅡ信号。甘露糖、唾液酸、乙酰葡萄糖/葡萄糖、乙酰半乳糖/半乳糖在两种细胞中均有表达。AGS细胞含有较多的多聚乳糖胺和α2-3唾液酸,且AGS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要强于SGC-7901细胞。结论:高侵袭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表达特征性的多聚乳糖胺和α2-3唾液酸。基于凝集素芯片进行细胞膜糖图谱检测,将有助于筛选出肿瘤相关的糖链标志物和肿瘤诊断治疗。
- 董晓霞王莹莹孟璐沈力
- 关键词:胃癌细胞膜
- 十堰市2004-2020年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十堰市2004—2020年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4—2020年十堰市丙型肝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20十堰市累计报告丙型肝炎病例3323例、死亡病例3例,年均发病率为5.8/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67.090,P<0.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657,P<0.01)。主城区(茅箭区、张湾区)丙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其他县市区(χ^(2)=776.717,P<0.01)。发病年龄以35~<70岁为主,占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76.3%。职业人群以农民和家务/待业人员为主,占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56.3%。男性报告发病率略高于女性(χ^(2)=6.468,P<0.05),男女性别比为1.2∶1。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无明显季节变化。结论十堰市2004—2020年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地区差异较大,35~<70岁、农民和家务/待业群体是重点人群。应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积极开展丙型肝炎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 袁晓梅喻勇殷萌沈力王群刘光明袁均
- 关键词: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报告发病率疾病监测
- 衣霉素逆转CD147介导的结肠癌细胞株SW620/5-FU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衣霉素对结肠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细胞株(SW620/5-FU)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结肠癌耐药细胞株SW620/5-FU;MTT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术和Lection blot检测N-糖链结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糖蛋白CD147 N-糖基化水平。进一步采用衣霉素作用于SW620/5-FU,观察细胞耐药性状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结肠癌耐药细胞株SW620/5-FU,其细胞表面N-糖链合成增加,高糖基化CD147表达上升;衣霉素可阻断SW620/5-FU细胞中CD147 N-糖链合成,实现其5-FU耐药性的逆转。结论:衣霉素通过抑制N-糖链合成从而逆转CD147介导的结肠癌细胞株SW620/5-FU的耐药性。
- 董晓霞邱力骆志国沈力
- 关键词:衣霉素结肠癌耐药CD147
- 基于羟基苯基苯并噻唑染料专一响应HClO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羟基苯基苯并噻唑染料专一响应HClO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羟基苯基苯并噻唑染料专一响应HClO的荧光探针,化学分子式为:C<Sub>17</Sub>H<Sub...
- 陈淼沈力骆志国赵红艳邓鑫州闫玉涛董晓霞
- Itraconazole通过靶向C1GALT1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 2022年
-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AGS和MKN45细胞,Itraconazole处理后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随后,利用TCGA数据库挖掘C1GA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谱,采用GSEA软件对C1GALT1进行功能注释,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和Lectin blot分析Itraconazole对C1GALT1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将C1GALT1过表达质粒转染至AGS和MKN45细胞,Transwell小室检测Itraconazole作用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功能实验发现,Itraconazole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G0/G1期阻滞,促进凋亡。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1GAL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O-糖基化途径及自噬通路密切相关。机理研究表明,Itraconazole下调胃癌细胞中C1GALT1的蛋白表达,并可阻断O-糖基化,提高自噬水平。过表达C1GALT1,Itraconazole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Itraconazole可通过直接靶向调节C1GALT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在胃癌中具有抗肿瘤活性。
- 董晓霞刘玉凤俞靖蕾张佳丽孙碧瑶李知远沈力
- 关键词:伊曲康唑胃癌
- 改革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 将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如传统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等进行比较,归纳其各自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归纳其适用范围.综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激发了...
- 孙剑李强沈力
-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教育质量
- PAG1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验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在原发性放射抗拒喉癌细胞中筛选鞘糖脂微结构域1相关磷酸化蛋白(PAG1)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验证其相互作用情况。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技术通过特异抗体富集PAG1结合蛋白,SDS-PAGE对免疫沉淀复合物进行分离,从胶中切取PAG1结合蛋白条带,质谱鉴定其成分,NCBI数据库检索各个蛋白功能,进一步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法验证互作蛋白。结果:利用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选得到包括整合素β1在内的9个候选蛋白质,免疫荧光双标法证实PAG1与整合素β1能共定位。结论:原发性放射抗拒喉癌细胞中PAG1与整合素β1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AG1功能奠定基础。
- 刘甜甜沈力柴晶晶宫梦晓柯青骆志国
- 关键词:整合素Β1喉癌
- 基于三苯胺染料专一响应ONOO<Sup>–</Sup>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苯胺染料专一响应ONOO<Sup>‑</Sup>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基于三苯胺染料专一响应ONOO<Sup>‑</Sup>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化学分子式为...
- 沈力陈淼骆志国赵红艳邓鑫州闫玉涛董晓霞
-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肠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IEDs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各29例,IEDs组使用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EN组使用常规的制剂能全力。分别检测术前1d、术后l,9d2组患者的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结果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术前、术后1d2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2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降低,术后9d均回升。术后9d IEDs组CD3+、CD4+、CD4+/CD8+、NK细胞、IgA、IgG与IgM较术后1d均显著增加。术后9d IEDs组CD3+、CD4+、CD4+/CD8+、NK细胞、IgA、IgM较EN组分别增加了6.57%、27.97%、26.47%、36.05%、22.75%、2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癌根治患者术后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常规的肠内营养。
- 唐梅陈秋菊吴彩霞张冰刘明秀杨波沈力王建洲
- 关键词:肠内营养胃肠道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