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蕊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免疫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ΑV
  • 1篇整联蛋白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导管
  • 1篇乳腺导管癌
  • 1篇上皮
  • 1篇上皮性
  • 1篇上皮性肿瘤
  • 1篇受体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马丁
  • 4篇王世宣
  • 4篇杨婉华
  • 4篇汪蕊
  • 4篇卢运萍
  • 4篇马湘一
  • 4篇陈睿

传媒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肿瘤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D44v6和LYVE-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CD44v6和LYVE-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CD44v6、和LYVE-1在63例卵巢上皮性癌、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CD44v6和LYVE-1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CD44v6表达强度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LYVE-1的表达和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正相关,而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无显著性;CD44v6和LYVE-1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显著相关;CD44v6和LYVE-1在卵巢癌中协同表达。结论CD44v6和LYVE-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中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其检测可为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陈睿汪蕊杨婉华马湘一卢运萍王世宣马丁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CD44V6LYVE-1免疫组织化学
αv整联蛋白拮抗剂RGD肽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αv整联蛋白拮抗剂RGD肽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在肿瘤靶向性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RGD肽,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RGD肽与MDA-MB-231、MCF-7细胞结合能力;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D肽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检测RGD肽处理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测定RGD肽处理后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RGD肽与MDA-MB-231、MCF-7细胞均有特异性结合作用,15μmoI/L及更高浓度的RGD肽作用24h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细胞阻滞于G_0/G_1期,且RGD肽对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RGD肽作为αv整联蛋白的一种拮抗剂,不仅具有药物、基因治疗载体的导向运输功能,更具有肿瘤的直接杀伤效应,是一种理想的肿瘤靶向性治疗药物。
杨婉华汪蕊陈睿马湘一王世宣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整合素ΑVRGDMDA-MB-231细胞
VEGF-C和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导管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VEGF-C和VEGF-R3表达,并将表达结果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导管癌中分别有78%和83%的VEGF-C、VEGF-R3阳性表达,而癌旁及正常乳腺组织散在性弱表达或无表达。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评分中位数为6,而在非淋巴结转移组评分中位数为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VEGF-R3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表达评分中位数分别为6.0、2.0,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VEGF-C与VEGF-R3在乳腺癌的侵袭进展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汪蕊陈睿杨婉华马湘一王世宣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VEGF-C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
可溶性VEGF受体-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蛋白表达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sVEGFR-3),用于受体阻断剂的筛选及制备。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中扩增VEGFR-3胞外Ⅰ~Ⅲ区cDNA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该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TrcHisA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TOP10,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纯化获得可溶性受体。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获得大量稳定表达的sVEGFR-3融合蛋白,纯化后获得纯度达到80%以上的可溶性受体。结论大量可溶性VEGFR-3的获得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靶向性治疗方案。
杨婉华汪蕊陈睿马湘一王世宣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可溶性受体VEGFR-3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