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 作品数:95 被引量:5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山地传统聚落保护与综合功能提升技术集成及示范
- 冯维波钟辉智汪洋苑进社冯雅南艳丽汪峰吴勇高向明李孝坤
-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重庆又是中国山地区域的典型代表,拥有18个国家级、9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有不少古镇、传统村落的自然性颓废与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因...
- 关键词:
- 一种气液两相反应制备PEDOT:PSS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两相反应制备PEDOT:PSS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器(10)、变频泵(20)、气液分离器(30)和雾化器(40);所述反应器(10)包括至少3个开口,每个开口通过活塞部件...
- 周永利段柳科万学晔王铃淇陶雪娟孙宽陈珊珊张艺耀林晓雪王文杉王卓汪洋
- 基于主导因素约束的典型西南山地乡村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 2025年
- 为厘清山地乡村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和约束因素,本研究以四川省汉源县为例,基于DEM、LUCC等多源空间数据以及行政村统计数据,通过聚落承载力、粮食承载力和产业承载力分析,构建“聚地产”三元约束视角下土地承载力测评算法,定量分析了案例区域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结果表明:聚落承载力总体处于盈余状态,盈余村庄139个,占68%,过载村庄64个,占32%。聚落承载力盈余区集中于中部河谷,超载区集中分布在北部中高山区。粮食承载力总体处于临界过载状态,过载村庄116个,占57%,盈余村庄87个,占43%。粮食承载力盈余区分布零散,过载区集中分布在中部河谷区。产业承载力总体处于过载状态,盈余村庄63个,仅占31%,过载村庄140个,占69%。产业承载力盈余区集中在北部,过载区域集中于中部及南部。乡村综合土地承载力呈现过载状态,综合承载指数表明,过载村庄共计180个,占89%,严重超载村庄93个,占46%。承载力受限的基础性自然约束因素集中于地貌条件,各子因素的约束力排序为平均高程(r=-0.58)>起伏度(r=-0.42)>坡度25°以上面积占比(r=-0.40)>局部高差(r=-0.37)。汉源县乡村“聚地产”耦合协调水平高,高耦合阶段的村庄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1%、村庄数量的68%。处于协调水平的村庄占总数的81%,其中高水平协调的村庄占总数的29%。研究表明,西南山地乡村土地资源承载力受聚落、粮食、产业要素综合影响,针对承载力结果和不同耦合协调影响模式制定相应发展规划,有利于乡村高质量发展。
- 孔祥媛汪洋李帆张培华陈墨多梅言张洪睿
- 关键词:聚落
-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80
- 2009年
- 三峡库区(重庆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土壤侵蚀是这一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分别分析了土壤可蚀性、降水、地形、植被覆盖因子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生成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基于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完成单要素的叠加运算,实现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综合评价。探讨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这一特殊生态地理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的高低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主导因子作用下的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轻度敏感和不敏感比例相对较小。空间分布具有水平地域特征,东北部最为敏感、西部最不敏感。研究区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总体上是一致的,表明降雨、地形起伏、土壤可蚀性以及自然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而人类活动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或减弱的主导因素。植被覆盖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因此,转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植被的保育和植被生态系统的重建是防治土壤侵蚀的关键环节。
- 李月臣刘春霞赵纯勇王才军张虹闵睫汪洋
- 关键词: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分异
-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识别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生态基础设施(EI)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区域环境承载的刚性底限,本文以此概念为切入点,结合以GIS、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建构了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空间结构识别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中,本文首先介绍了EI基本概念及其空间表现形式,并集中讨论了基本生态基础设施元素的空间结构识别模型与空间信息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多源空间数据挖掘原理构造了区域生态安全空间结构与区域IE结构的信息识别方法;结合区域基本的生态安全与IE元素空间结构特征,本文最后进行了广州市萝岗区实例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区域IE空间结构识别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高效可行的。
- 汪洋赵万民杨华
-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 生理力学载荷维持衰老VSMCs合成表型
- 2024年
-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典型的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增龄性疾病。衰老血管在多个层面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血管中膜的力学响应细胞,在衰老进程中发生表型转换,进而导致细胞间通讯及功能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可影响AS的进展,但其在生理力学环境下的表型和功能改变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周期性生理牵张刺激下衰老VSMCs的表型转换,初步了解力学载荷通过调控衰老VSMCs进而参与AS进展。方法原代VSMCs经过氧化氢诱导衰老,在确认合适浓度后q PCR结合免疫印迹筛选合适的表型标志物。进一步将原代VSMCs接种于Flexcell培养板,生长至融合状态后诱导衰老,Flexcell-4000T牵张系统10%幅度、1Hz加载12 h后收取细胞,免疫印迹检测标志物并半定量其表达水平。结果30μM的过氧化氢诱导原代VSMCs成衰老状态;定量筛选出衰老VSMCs高表达合成型标志物Col VIII、ZO-2,与免疫印迹结果一致;生理力学加载后衰老VSMCs维持上述合成型标志物高表达,并低表达收缩型标志物SMMHC、SM22α。结论生理环境下衰老VSMCs维持了力学响应能力,并通过表型和功能改变促进AS进展。
- 汪洋汪洋石雯董铸峰邹航向小青杨淼龙刘志峰李晓彤王贵学王贵学
- 关键词:VSMCS表型转换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脑血管疾病细胞间通讯
- 柔性准各向同性电小天线研究
- 与一般的全向天线仅仅可以实现某一个平面内360°各个方向实现通信所不同,准各向同性天线的信号可以完美覆盖整个三维空间,实现所有来波方向信号的接收。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体域网、物联网各种概念的提出,设备的移动就变得...
- 汪洋
- 关键词:小型化设计
- 城市山体绿地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管理方法探索——以烟台市中心城区为例
-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并要求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背景下,以及我国多数城市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新形势下,城市山体绿地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应运而生。综合应用GIS、RS等技术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
- 姚方汪洋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交通优势度时空格局演化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交通区位条件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与潜力的重要指标,分析它的时空格局演化对理解区域的经济地理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方法】以重庆市为例,选取1997年、2005年和2015年共3个时间断面,基于GIS进行区域交通优势度建模,揭示重庆市1997-2015年交通优势度时空格局演化的基本特征。【结果】1)数量角度。交通优势度均取得了同向增长,但区域差距依然较大。都市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交通优势度渐次降低,路网密度对交通优势度高起点区域贡献较大,交通干线影响度对低起点区域的贡献较大。2)时空格局角度。交通优势度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一定的空间异质性。1997-2015年,重庆市交通优势度差距明显减小,但总体格局一直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市高低分类集聚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3)规律角度。城市区位(欧氏距离)对交通优势度演化有着较为明显的约束关系,且有线性增强趋势。【结论】经1997-2015年快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交通优势度平均水平均同向提高,都市区和“一小时圈”的提高水平相对较快,万州和黔江交通副中心的格局初显,但全市交通优势度整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 汪洋祁鹏卫王力力刘志海
- 人口发展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研究
- 李月臣刘春霞王卫汪洋张虹蔡宝新张建军闵婕潘晓阳潘广明
- 对人口发展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从指标体系、分区方法、区划结果、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评价与分析,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两大功能区的衔接方法。其研究成果包括:(1)主体功能区与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分...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