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峥冬
- 作品数:9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TXA2/PGI2平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血栓素A 2(A 2,TXA 2)、前列腺素I 2(PGI 2)平衡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4例。对照组病人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接受针灸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治疗5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收缩压、舒张压,采用血栓素B 2(TXB 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及TXA 2/6-Keto-PGF1α比值观察血浆TXA 2/PGI 2平衡情况,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并统计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XB 2及二者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11.11%)与研究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临床疗效,良好控制收缩压与舒张压,维持血浆TXA 2与PGI 2平衡,在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以及复发率等方面亦具有确切效果。
- 汤峥丽汤峥冬童秋瑜王芳阴霄飞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针灸硝苯地平控释片血栓素A血液流变学
- 基于术后快速康复理念针刺麻醉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被引量:6
- 2019年
- 从乳腺癌手术术前、术中、术后3个部分总结,明确针刺麻醉在整个围手术期处理过程中都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机体快速康复,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可以为进一步化疗做准备。
- 童秋瑜雍玥蔡娲汤峥冬沈卫东
- 关键词:针刺麻醉围手术期
- 穴位注射促进脑卒中膝反张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促进脑卒中膝反张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膝反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实施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穴位注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反张角度、踝关节被动背伸角度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反张纠正率为7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T量表评分均显著上升,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变化,观察组患者亦未见穿刺点血肿、疼痛等不良反应,表明所用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结论:穴位注射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膝反张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汤峥冬
- 关键词:脑卒中膝反张下肢功能恢复穴位注射综合康复训练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初探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诊断分级、血压、体重指数(BMI)、降压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及所辖3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353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分型,分析各型患者高血压病分级、血压水平、BMI、药物降压效果。结果 353例中医体质分型以痰湿质83例(23.51%)、气虚质78例(22.10%)、平和质68例(19.26%)和瘀血质53例(15.01%)为主。气虚质与平和质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患者舒张压与其他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中医体质分型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质、阳虚质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湿热质患者血压达标率与其他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气虚质为主,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通过调整体质类型,对强化高血压病二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 李寅艾静汤峥冬沈卫东
- 关键词:高血压慢病管理中医体质
- 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常规针灸改善脊髓损伤运动与感觉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常规针灸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与感觉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76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在脊髓损伤内固定术后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药物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与感觉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ASIS分级均显著上升,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轻触觉、针刺觉及运动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FIM评分均显著上升,对照组仅自理能力、转移能力、运动能力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不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针刺部位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因紧张出现轻微晕针症状,经休息10分钟后自行缓解。结论: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常规针灸能够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具有确切的疗效及安全性。
- 汤峥冬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甲钴胺穴位注射针灸
-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难治性面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和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社会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明显改善难治性面瘫患者中医症状、面神经功能、面部残疾指数,其确切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为该治疗方案的广泛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汤峥冬崔花顺沈卫东
- 关键词:难治性面瘫针刺补阳还五汤
- 针药并用对改善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效应及针灸与不同药物并用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的患者分为针灸加中药组(25例)和针灸加西药组(12例),针灸治疗取穴关元、大赫(双侧)、三阴交(双侧),以低频电针配合药饼灸的方法,针灸加中药组同时服用中药二仙汤水泛丸,针灸加西药组则口服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精液常规指标和血中Te、FSH、LH水平进行对比,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及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针灸加中药组疗效显著高于针灸加西药组(P<0.05),针灸加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常规在密度、1h后存活率、活力得分、正常形态率上均有改善(P<0.05),针灸加西药组除精液量治疗后减少(P<0.05),其余各项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对比针灸加西药组Te、LH均有显著升高(P<0.05),FSH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针灸加中药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有显著疗效。
- 王波李国安沈卫东崔花顺汤峥冬
- 关键词:针药并用精液异常不育
- 滚针拔罐法与传统絮刺拔罐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比较滚针拔罐法与传统絮刺拔罐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滚针拔罐组、传统絮刺拔罐组和电针组,每组32例。3组均予电针治疗,穴取颈百劳、风池、大椎、肩井、阿是穴,连续波,频率2 Hz,留针20 min,每3~5天1次,共治疗6次;在电针治疗基础上,传统絮刺拔罐组采用七星针叩刺放血,滚针拔罐组采用滚针滚刺放血,于叩刺或滚刺部位加拔火罐,每周1次。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各组患者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于首次治疗、治疗2周、治疗4周时评价传统絮刺拔罐组和滚针拔罐组患者针刺疼痛度;于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2、4周,随访时NPQ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传统絮刺拔罐组和滚针拔罐组治疗2、4周NPQ评分低于电针组(P<0.05),治疗2、4周及随访时VAS评分低于电针组(P<0.05),传统絮刺拔罐组和滚针拔罐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PQ、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滚针拔罐组患者滚针滚刺疼痛度低于传统絮刺拔罐组七星针叩刺(P<0.05)。传统絮刺拔罐组和滚针拔罐组总有效率为79.3%(23/29)和75.0%(24/32),优于电针组的63.3%(19/30,P<0.05),而传统絮刺拔罐组和滚针拔罐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絮刺拔罐法和滚针拔罐法均可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痛症状,提高颈椎的总体功能,且疗效相当。
- 叶毅君谢育修严天玮刘姗姗王波刘希茹王观涛汤峥冬马文沈卫东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刺络放血
- 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与耐痛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与耐痛阈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定患者耐痛阈,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与耐痛阈均呈负相关性,即术前焦虑评分越高,耐痛阈越低,且女性显著。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术前测定患者的耐痛阈值,客观评价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对术前评估及相关准备有借鉴意义,且比SAS更为客观。测定耐痛阈相对稳定,易于临床推广。
- 童秋瑜王美娟张治军张弢汤峥冬沈卫东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痛阈焦虑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