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树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12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仁寿县农业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动力机播技术优势 被引量:5 2010年 在四川丘陵地区采用套作小麦动力机插技术,表现出很大优势:大大提高播种功效,节约活劳动力;标准化操作,显著提高播种质量;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大提高种麦效益,促进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因此可在丘陵旱地推广应用该技术。 樊高琼 杨文钰 李金刚 刘志成 李万聪 董云章 毛树明 孙万军 宋宗奇 程新平 陈明祥关键词:小麦 机械播种 丘陵旱地 套作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磷素吸收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31 2013年 采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不同分隔方式及不同供磷水平,即0、35、70、105、140 kg P2O5hm 2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阐明两种套作模式下种间相互作用及玉米磷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2种套作体系中无论施磷与否,玉米均表现出套作优势(Acs>0,NCRcs>1),且玉米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的竞争能力强于玉米/甘薯模式,大豆和甘薯处于套作劣势,两种模式均促进了玉米磷素积累和产量的提高,施磷70 kg hm 2时,与根系分隔相比,不分隔时玉米磷素积累和产量在玉米/大豆、玉米/甘薯中分别提高了17.05%、5.62%和16.84%、7.17%,磷素当季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81%。种植模式和施磷水平互作效应显著,两种模式均以105 kg hm 2处理玉米茎、叶和穗磷素积累和产量较高,且玉米/大豆套作大于玉米/甘薯套作,说明玉米/大豆模式更有利于玉米磷素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邓小燕 王小春 杨文钰 宋春 文熙宸 张群 毛树明关键词:玉米 大豆 玉米 甘薯 玉米 磷素积累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 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西南地区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为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通过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和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玉/豆模式下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模式增加7.11%,氮收获指数增加2.00%左右,氮素吸收效率增加7.83%,成熟期籽粒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增加1.76%,而叶、茎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分别减少5.85%和2.75%。分带轮作后,由于不同前茬对土壤养分影响不同,再加上套作优势,玉/豆模式下玉米在生长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到收获期植株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增加11.85%,氮素吸收效率增加11.84%。在玉米氮素积累关键时期,玉/豆模式在低氮处理下玉米植株氮素的积累量显著高于玉/薯模式相同施氮处理,而在高氮处理下2种模式间差异不大或者表现相反,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艺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也有相似的结果;玉/豆模式在180 kg hm–2施氮量下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和籽粒中氮素的分配量,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在180~270 kg hm–2施氮量处理下较高;花后氮素同化量玉/豆模式显著高于玉/薯;2种模式均以施纯氮180~270 kg hm–2处理有利于氮素转运和花后氮素同化量积累。 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关键词:玉米 施氮量 氮素利用率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机播技术 被引量:4 2010年 一、技术背景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种植面积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的绝大部分,然而,随着该区域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人工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以往的精耕细作已不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小春生产出现滑坡,种植粗放,套作小麦有效穗常不足10万/亩,亩产在200kg/亩左右徘徊,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小春这一季耕地撂荒的现象。 樊高琼 杨文钰 李金刚 毛树明 孙万军 宋宗奇 刘志成 李万聪 董云章 程新平 张超关键词:丘陵旱地 小麦 套作 劳动力成本 机播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积累差异及氮肥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为探讨西南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变化规律和植株氮素积累差异以及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在四川2个玉米主栽区进行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甘薯带,而铵态氮积累量则相反;连续3年玉/豆和玉/薯模式定位种植后,玉/豆模式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而玉/薯模式中无机氮的含量显著降低,连续种植后,玉/豆模式下玉米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玉/薯模式,且玉/豆模式在相对较低的氮处理下氮素积累量达最高。玉/豆模式下土壤硝态氮的积累量高于玉/薯模式,且主要集中在0-60cm土壤中,2个试验点玉/豆模式分别较玉/薯模式平均高9.97%和13.32%;而60-120cm土层中硝态氮的积累量反而较玉/薯低,分别低2.79%和9.2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量显著增加;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量影响交互作用显著,玉/豆模式在低氮处理下土壤表层硝态氮的积累量显著高于玉/薯模式,高氮处理下二者差异不大。80-100cm和100-120cm土层中,玉/豆模式下硝态氮的分布量小于玉/薯。这说明玉/薯模式硝态氮淋溶损失大于玉/豆模式。 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关键词:施氮量 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对机播套作小麦麦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2011年 为了探索提高丘区套作小麦机播质量的农艺措施,本试验分别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设置了播深(2,5,8cm)、覆土(不覆土为对照)处理对麦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中播深对麦苗素质影响最大,5cm播深利于培育壮苗,播深2cm时表现为出苗率、基本苗,根系活力、干物质质量及叶面积显著下降,而播深8cm时地中茎极显著增长导致出苗率下降,单株茎蘖数、最高苗、干物质质量及叶面积极显著降低;翻耕条件下分蘖节埋得较深,促进了植株分蘖,但地中茎加长,出苗率变低;免耕条件下植株生长量大,株高和绿叶面积增大;覆土处理单株茎蘖数、最高苗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幼苗素质较不覆土高。因此,丘区套作小麦机播配套的农艺措施应选择"免耕+播深5cm+覆土"利于提高麦苗素质。 郑亭 樊高琼 王秀芳 吴中伟 杨文钰 毛树明 孙万军 宋宗奇关键词:农艺 耕作 套作小麦 机播 播深 麦苗素质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8 2014年 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肥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西南玉米两种主要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分带轮作种植玉/豆模式后,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较玉/薯模式平均提高了6.1%,氮收获指数增加了5.4%,最终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3%,氮素同化量提高了15.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22.6%;玉米收获后硝态氮淋溶损失减少,60-120 cm土层中硝态氮残留玉/豆模式较玉/薯模式降低了10.3%,而0-60 cm土层中平均提高了12.9%,有利于培肥地力,两年产量平均较玉/薯模式高1249 kg·hm-2,增产22%;增加施氮量提高了植株氮素积累,降低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60-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在0-270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继续增加施氮量会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的淋溶;氮肥后移显著提高了土壤0-60 cm土层硝态氮的积累.两种模式下施氮量和底追比对玉米氮素吸收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玉/豆模式以施氮180-270 kg·hm-2、按底肥∶拔节肥∶穗肥=3∶2∶5的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玉米植株后期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减少了氮肥损失,两年最高产量平均可达7757 kg·hm-2;而玉/薯模式在180 kg·hm-2、按底肥∶穗肥=5∶5的施肥方式下,氮素积累利用及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两年平均产量为6572 kg·hm-2,可实现两种模式下玉米高产、高效、安全的氮肥管理体系。 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关键词:玉米 氮肥运筹 氮素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玉米品种和大豆播期对冬油菜收获后玉-豆带状复合体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选择3个不同玉米品种(登海605、川单418、成单30)和3个不同大豆播期(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地区油菜收获后接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群体结构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复种,株型较紧凑的玉米品种(登海605)产量最高,达到8 788.50 kg·hm-2,且该品种搭配下大豆生长带透光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大豆农艺性状各指标表现较优,产量达1 371.05 kg·hm-2,玉米和大豆群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月5日播种的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展协调,产量高于其他两个播期,且群体产出最高,达到27 561.00元·hm-2。西南丘陵地区冬油菜收获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组合为:选择株型较紧凑、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大豆播期为6月5日左右。 张群 王小春 杨峰 蒋利 蒲甜 杨文钰 毛树明关键词:玉米品种 冬油菜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及氮肥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西南山地玉米区是我国第三大玉米主产区,但单产比全国低近750 kg/hm2。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玉米以多熟间套种植为主,如何利用多熟种植中各作物的间套优势和茬口特性,寻求提高本区玉米产量的新途径,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四川的两个玉米主产区,通过四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西南玉米主要的两种套作模式—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差异及施氮量对其的调控效应,以探讨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的增产效应。【方法】2008年设置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个套种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差异;2009 2010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分带轮作,即玉米分别种在大豆或甘薯茬上,分析套作和轮作效应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2011年,在前三年的基础上,采用小区套微区的方式,研究两种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N0、N90、N180、N270、N360)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调控。【结果】1)在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从蜡熟期开始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茎鞘输出率也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最终产量增加2.4%3.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分带轮作后,从拔节期开始,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就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到成熟期两套种模式下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两试验点平均相差达26.8 g,茎秆向籽粒的输出率和贡献率也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收获指数玉米/大豆模式平均较玉米/甘薯模式提高3.9%,最终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产量较玉米/甘薯模式增幅加大,两年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7.4%和14.4%;3)氮肥对两种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调控效应显著,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以施氮180kg/hm2处理,而玉米/甘薯模式下270 kg/hm2处理与同一模式下其他氮素水平相比,增加了光合产物� 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关键词:玉米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分配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 被引量:11 2015年 玉米与大豆或甘薯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种植的两种主要模式,为探讨两种套作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施氮效应,于2008―2010年在四川省2个玉米主栽区,开展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种模式的定位试验,对比两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两种模式上分别设5个施氮量[0 kg(N)·hm^-2(N0)、90 kg(N)·hm^-2(N90)、180 kg(N)·hm^-2(N180)、270 kg(N)·hm^-2(N270)和360 kg(N)·hm^-2(N360)],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值、穗位叶叶片含氮量、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研究施氮水平对两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玉米光合特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玉米与甘薯套作相比,玉米与大豆套作显著减缓了玉米灌浆期到成熟期单株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值的下降速率,提高了穗位叶片PSⅡ活性及其光化学效率,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成熟期单株生物量较玉米/甘薯模式增加10.49 g。换带轮作后,从抽雄吐丝期开始,玉米光合特性各指标在两模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穗位叶片Fv/Fm、ФPSⅡ花后各生育时期平均较玉米/甘薯模式高941 cm2、4.81μmol·m^-2·s^-1、0.017和0.020;灌浆期到成熟期各指标下降速率玉米/大豆模式较玉米/甘薯模式也明显减缓,成熟期玉米单株生物量玉米/大豆模式较玉米/甘薯模式平均高26.83 g。玉米/大豆模式下以180 kg·hm^-2、玉米/甘薯模式下以270 kg·hm^-2施氮处理,提高了玉米的单株叶面积、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有利于玉米灌浆期间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维持较高比例的开放程度,从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生物积累量。过量施氮(270~360 kg·hm^-2),叶绿素含量、叶片的Fv/Fm、ФPSⅡ下降,光合速率降低。 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关键词:施氮量 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