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殿辉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油田
  • 2篇剩余油
  • 2篇勘探
  • 2篇高分辨率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 2篇层序地层学
  • 2篇储层
  • 1篇大杨树盆地
  • 1篇地层切片
  • 1篇地震沉积学
  • 1篇地震属性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苏石油勘探...

作者

  • 7篇毕殿辉
  • 2篇王洪伟
  • 1篇齐玉林
  • 1篇龚永杰
  • 1篇徐庆霞
  • 1篇于东旭
  • 1篇刘华晔
  • 1篇柳成志
  • 1篇杨建国
  • 1篇吴河勇
  • 1篇吴海波
  • 1篇邓海
  • 1篇孙海雷
  • 1篇金玮
  • 1篇李军辉
  • 1篇吴雪姣
  • 1篇刘继顺
  • 1篇徐龙
  • 1篇姚一林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层系及资源潜力
2024年
海拉尔盆地是“十四五”(2016―2020年)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历经多年勘探,已在乌尔逊凹陷的苏仁诺尔构造带、乌东斜坡带和贝尔凹陷的贝中次凹、苏德尔特构造带、霍多莫尔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及巴彦塔拉构造带等富油凹陷的主体构造提交了储量。面临剩余更加复杂的勘探对象,按照以往常规油气勘探思路已不能满足勘探发现的需要。为了搞清楚海拉尔盆地的剩余资源类型、成藏特征、潜力,基于盆内钻井岩心岩屑、测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全层系、全盆地主力源岩分布、不同类型储层特征及源储组合特征,指出潜在资源类型、控制要素、分布模式、增储潜力。结果表明:富油凹陷的深凹区致密油、侏罗系塔木兰沟组、基岩潜山还具备较大勘探潜力,剩余资源总量达9.08×10^(8)t;已经在构造带提交的常规油藏储量1.5×10^(8)t只占总资源量的14.2%,其中致密油资源依托南屯组一段为主要源岩,源上、源下致密类型在深凹区叠置连片分布,剩余资源潜力为3.84×10^(8)t;侏罗系塔木兰沟组自生自储,近源成藏,剩余资源潜力为2.37×10^(8)t;潜山油藏通过通源断层、生油层不整合覆盖,源储侧接,内幕及表层一体化成藏,剩余资源潜力为2.87×10^(8)t。研究成果可推动海拉尔盆地及其类似断陷盆地全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并提供技术和勘探实践参考。
吴海波王洪伟齐玉林邓海陈方举侯思宇吴雪姣毕殿辉龚永杰于东旭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勘探意义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利用新的重磁、地震、钻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三江盆地前进坳陷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磁研究表明前进坳陷基底深度在0~3.8km之间,基底形态具有北东向展布的构造格局,从南向北划分了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地震解释新发现一个凹陷;钻井揭示南部地区的挠力河凹陷发育较好烃源岩且达到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前进坳陷南部的挠力河凹陷和七星河凹陷是有利的勘探区。
毕殿辉
关键词:石油地质
沈84-安12块沙三段沉积特征研究
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储层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开发地震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震、录井、岩心等资料,利用深度开发阶段老油田密井网提供的丰富的动态、静态资料,将层次...
毕殿辉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规律
文献传递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油田精细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84—安12块为一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沈84—安12块Es33段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内不同部位剩余油的富集规律:(1)基准面下降晚期、上升早期,砂体面积广,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剩余储量易于动用且多连片分布;(2)基准面下降早期、上升晚期,砂体面积小,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剩余储量不易动用且零星分布;(3)基准面下降中期、上升中期,剩余油储量中等。研究证实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手段在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孙海雷柳成志李明辉刘华晔李军辉毕殿辉
关键词:大民屯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剩余油
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大杨树盆地是一个被火山岩覆盖的残留晚中生代盆地,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TAS图解可划分出9种岩性,储层研究中归纳为5大类岩石类型.通过电镜扫描、薄片分析等手段结合岩芯观察,对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储层主要包括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原生气孔、残余气孔、粒间孔、收缩缝等原生孔隙和次生溶孔、构造裂缝等次生孔隙,储层以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其中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其次是凝灰岩和辉绿岩.火山岩岩性岩相决定了储集空间分布,构造运动对储层储渗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孔隙与裂缝配合构成了有利油气聚集的储集层.
毕殿辉
关键词:大杨树盆地火山岩储层特征影响因素
地震沉积学在杏树岗油田扶余油层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扶余油层以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由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大部分地震反射连续性差,能量变化大,空间分布非常不稳定,在细分层序单元内(一般是四级或四级以上层序)等时对比追踪每一个层序界面是困难的,而沿等时切片进行属性提取与分析,则存在穿时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结合松辽盆地实际沉积特征,采用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精细解释、井震统层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等比例地层切片技术、最佳属性视窗刻画地震地貌等技术对该区河道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区内河道沉积特征得到清晰刻画,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地震沉积学,并形成了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和基本工作流程。
刘继顺毕殿辉姚一林徐龙
关键词:扶余油层地震沉积学地层切片地震属性
大庆外围中新生代盆地油气勘探领域及潜力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地层和成藏条件的研究成果,在纵向上划分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4大勘探层系,平面上相应地划分了4大勘探领域.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勘探领域的勘探前景较好,下白垩统勘探领域最具潜力的地区有延吉盆地、大杨树盆地、鸡西盆地、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古近系勘探领域最具潜力的地区有方正断陷、汤原断陷、虎林盆地.研究结果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合理、有序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吴河勇杨建国金玮王洪伟徐庆霞毕殿辉
关键词:勘探领域外围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