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主要是指脑动脉血栓形成,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50~60%,故其防治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防治研究的理论基础、抗血小板中、西药物以及缺血性中风防治研究的设想作一探讨。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脑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以下简称AS),探讨其防治研究的分子调节机制首先要认识AS的发病机制。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对AS发病机理的研究,大体是围绕下列三个方面。 1.“血栓学说”:1855年Canl Von Rokintansky首先提出:“动脉粥样灶的形成,是由于血液成份在内膜过多沉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