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_2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235例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包皮内外板用5-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6~8针,系带处采用U行缝合,创面及龟头外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防止感染,不需包扎,术后每天用高锰酸钾粉加温开水配成1︰5000液坐浴2次,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1周,缝线自然脱落,无需拆线。结果:235例手术患儿中有1例患儿在术后1h内出血,予拆除缝线,5-0可吸收线缝扎出血点止血。3例患儿术后阴茎水肿严重,嘱尽量卧床休息,上提阴茎及外涂利百素软膏后水肿逐渐消退,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和裂开。结论: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手术效果满意,切缘美观不出血,操作简单方便,设备便宜,门诊完成,值得临床推广。
- 张勤俭梁振李红卫
- 关键词:CO2激光包皮环切术小儿包皮过长包茎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手术时机和术式的决策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时机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NEC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分析52例NEC的12项反映肠坏死的指标和7项反映代谢紊乱的频数来判断早期手术干预时机。结果:52例中40例通过内科治疗痊愈;1例因病情重,家属放弃;11例通过手术治疗。4例NEC穿孔后手术的病死率高达25%,并发症多达50%,愈后不佳。而早期7例手术治疗病死率为零,并发症发生率14%。结论:12项反映肠坏死的指标和7项反映代谢紊乱的频数能有效提示肠壁出现全层坏死而尚未穿孔,这时手术时机最佳,而手术方式以简单的造瘘手术为宜,尽量选用损伤控制技术和尽可能多的保留肠管以减少并发症。
- 李红卫梁振王国彦程龙
- 关键词:肠坏死
- DNA损伤修复蛋白在胆囊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DNA损伤修复蛋白hMSH_2和hMLH_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胆囊腺癌108例、癌旁组织46例、腺瘤性息肉15例和慢性胆囊炎35例手术切除标本常规作石蜡包埋切片,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hMSH_2和hMLH_1。结果 hMSH_2和hMLH_1表达阳性率,胆囊腺癌分别为50.0%和49.1%、评分分别为2.2±1.9和2.2±1.8,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4.8%和87.0%;评分分别为3.9±1.3和4.2±1.2)、腺瘤性息肉(阳性率分别为80.0%和86.7%;评分分别为3.7±1.3和4.0±1.1)及慢性胆囊炎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8.6%和88.6%;评分分别为4.1±1.1和3.9±1.1)(P<0.05);不同类型良性病变中2种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hMSH_2和hMLH_1表达阴性的良性病变胆囊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形态学表现。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的病例hMSH_2和hMLH_1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地高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2种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胆囊结石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水平均为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检测其表达水平对指导预防和早期发现、临床化疗胆囊癌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 李红卫蒋俊青杨竹林梁振
- 关键词:胆囊肿瘤腺瘤性息肉慢性胆囊炎错配修复基因
- Ponseti技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62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Ponseti技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初步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62例(98足),其中男49例(81足),女13例(17足);年龄15d至16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按Pirani标准评价疗效和随访(0~0.5为正常,≥1.0为畸形复发)。56例(90足)外观畸形纠正,皮下触及跟腱连续有力,踝关节可背屈达10°~20°,跟骨无内翻,高弓消失,无“摇椅足”发生,优良率92%(90/98);6例年龄9个月以上患儿(8足)因不按要求佩戴支具畸形部分复发,复发率8%(8/98)。结论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方法。
- 滕水生王权发娄辉蔡泽平李红卫张勤俭梁振卢瑶华王国彦李祖桂
- 关键词:婴幼儿
- Ponseti疗法在6个月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Ponseti 疗法治疗6 个月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 年9 月~2011 年9 月,采用Ponseti 疗法治疗6 个月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4例86 足.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
- 滕水生王权发娄辉蔡泽平李红卫梁振张勤俭陈丽
- 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疗法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采用Ponseti疗法治疗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4例86足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按Pirani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100%。所有患儿足外观畸形纠正,皮下触及跟腱连续有力,踝关节可背屈达10~20°,跟骨无内翻,高弓消失,无"摇椅足"发生,已行走的患儿足发育及关节功能良好,步态正常,X线表现正常。结论 Ponseti疗法治疗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具有方法简单、效果确切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作为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治疗方法。
- 滕水生王权发娄辉蔡泽平李红卫张勤俭梁振卢瑶华王国彦李祖桂
- 关键词:畸形足婴儿正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