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晓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平均血糖、血糖波动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与血糖控制水平等多种相关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在20~200μg/min之间2型糖尿病患者36例,测定其72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水平以及HbA1c、血压和血脂谱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患者平均UAER、HbA1c水平、平均血糖水平(Glu-Ave)及平均血糖波动水平(Glu-SD)分别为143.10±77.8μg/min、7.87±3.0%,7.04±1.7mmol/L及1.93±1.1mmol/L。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ER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分别与病程、HbA1c、Glu-Ave、Glu-SD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0、0.431、0.626、0.555和0.394、0.473、0.734、0.709)(P均<0.05)。而与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相关(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及平均血糖水平(Glu-Ave)进入回归方程,与A/C呈显著正相关(R2=0.566,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Glu-Ave及Glu-SD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对防止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 栾晓军陈劲松陈小雨胡利东梁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波动
- 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透析的血糖波动变化与氧化应激被引量:5
- 2012年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从微量蛋白尿发展为临床蛋白尿,至终末期肾衰竭,在许多欧美国家糖尿病肾病已经升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首位病因。而糖尿病ESRD透析治疗患者血糖变化大,透析期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目前认为血糖波动产生的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邱奕雯栾晓军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
- 嗜铬细胞瘤合并Dieulafoy病一例
- 2011年
- 患者女,27岁,因"反复多汗、心悸、头痛4年"于2010年4月23日入院。2006年在广州某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嗜铬细胞瘤",因为肿瘤侵犯胰头,未行手术切除治疗。4年来多联药物降压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反复有阵发性心悸、头痛、胸闷症状,渐进性加重。平素无反酸、腹痛、黑便。入院后查肝肾生化未见异常,腹部MRI(图1)提示"左侧肾上腺区类圆形肿块(8.
- 王晓洲栾晓军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DIEULAFOY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肾上腺区胰头胃十二指肠动脉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骨密度关联研究的相关进展被引量:11
- 2018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非常常见的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的病理状态,其特点在于肝内三酰甘油的堆积及肝脏病变持续进展。在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日渐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问题。过去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肥胖有着平行关系,近期倾向于肝脏是涉及多器官及系统的复杂作用的中心,包括骨骼及骨骼肌系统。多个横断面研究也发现,胰岛素抵抗、肥胖除了与NAFLD密切相关外,同时也与骨密度间存在着关联,并且不少研究发现NAFLD患者骨密度及骨量较正常同龄人减少,但具体机制仍未清楚。目前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恶化是与年龄相关的过程,另外,NAFLD的患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两者均有年龄相关性。但NAFLD与骨密度间是否存在关联,目前尚存在争议,笔者就NAFLD对骨密度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陈景娴栾晓军陈劲松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骨密度骨质疏松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在甲亢药物治疗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药物治疗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粒细胞减少间的关系。方法采用G-CSFR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正常健康人及46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初发甲亢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G-CSFR的表达率变化,了解药物所致粒细胞减少与G-CSFR表达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甲亢患者ATD治疗前G-CSFR表达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TD治疗后,患者G-CSFR表达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5×109/L组中,G-CSFR表达率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显著相关(γ=0.59,P<0,05);而中性粒细胞总数>2.5×109/L组中,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明显(γ=0.09,P>0.05)。结论ATD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G-CSFR的表达率下降有关,提示ATD部分作用环节可能在G-CSF受体水平。
- 栾晓军肖平胡利东梁明陈劲松陈小雨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粒细胞减少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伴心力衰竭、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糖尿病患者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ince,IR)又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则会限制口服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增敏剂作用,增加治疗困难。我院于2009年10月收治1例患者,使用胰岛素大于1U/kg,空腹血糖仍〉15mmol/L,餐后血糖仍〉20mmol/L,
- 许雪娟栾晓军胡利东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心功能不全
- 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性脓肿1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王晓洲栾晓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沙门菌副伤寒
-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糖关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2016年亚洲卒中顾问小组(Asian stroke advisory panel,ASAP)发布的亚洲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0.26%~7%,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比例逐年上升,约占75%[1]。同时脑卒中也是引起长期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因素,我国有3/4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残疾,约有40%的卒中患者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这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徐慧娟栾晓军
- 关键词:脑卒中高血糖发病机制预后
- 2型糖尿病合并指端雷诺病1例
- 2013年
- 患者女,41岁,因“反复口干、多饮、多尿2个月,在手指疼痛、瘀黑、坏死5d”于2013年3月7日入院.患者于2月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无体重下降。
- 许雪娟栾晓军陈劲松钟书凌
- 关键词:糖尿病雷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