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岚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缺血
  • 3篇后循环
  • 3篇后循环缺血
  • 3篇斑块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内
  • 2篇易损斑块
  • 2篇中膜
  • 2篇椎基底
  • 2篇椎基底动脉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内
  • 2篇老年
  • 2篇基底
  • 2篇基底动脉
  • 2篇TCD
  • 2篇CTA

机构

  • 5篇海口市人民医...
  • 4篇中南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栾岚
  • 5篇徐世亮
  • 3篇战跃福
  • 3篇陈建强
  • 2篇宝波
  • 2篇岳超
  • 1篇陈列
  • 1篇关莹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口市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异常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海口地区健康体检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异常检出率与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脑卒中患病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体检,并要求做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人群资料,从人群个体特征、不同慢性病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人群共13 589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7 659例(56.36%),斑块形成5 594例(41.17%),颈动脉狭窄392例(2.88%)。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同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者(P<0.05)。在合并不同慢性病的种类中,合并两种、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慢性病者(P<0.05)。结论海口市体检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的检出率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脑卒中的认识,掌握预防和控制知识是防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徐世亮宝波栾岚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脑卒中颈动脉斑块
超声检查对海南原住居民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海南地区原住居民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800例PCI患者及100例健康者,采用TCD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探查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记录动脉搏动指数(PI)及频谱形态变化特征。结果研究组TCD检查管腔闭塞32条,轻度狭窄272条,中度狭窄96条,重度狭窄16条;双侧VA、PCA、BA的PI值及右侧VA、BA的V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双侧PCA的V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加快和减慢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CD与CTA具有高度一致性,TCD检查能为PCI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栾岚徐世亮陈建强战跃福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后循环缺血血流频谱血流信号
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变化的超声表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的超声表现。方法 10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选择100例无糖尿病史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了解IMT变化情况。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IMT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IMT、弹性条数(Ep)及硬化程度(β)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软斑例数最高,其次为混合斑,硬斑最少,对照组硬斑例数最高,其次为软斑,混合斑数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中膜变化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内中膜无变化组(P<0.05)。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Hb A1c、FPG水平升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且软斑比例更高,高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可以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IMT变化的发生。
栾岚郑笑娟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超声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梗死的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引起该病的因素已有不少报道〔1〕。有研究表明非瓣膜病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导致的脑卒中有很高的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2〕。
栾岚
关键词:房颤老年患者脑梗死经胸超声心动图
TCD与低剂量双源性CTA对海南地区原居住居民后循环缺血及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分布规律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原住居民后循环血管缺血情况及椎基底易损斑块分布规律。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8月期间对海南地区原住居民及内地迁居人群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及低剂量双源CT血管造影(CTA)头颈血管筛查,共800例海南地区原住居民及500例内地迁居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结果海南地区原住居民与内地迁居居民血管的狭窄部位多在椎基底动脉,经统计学检验发现二者血管狭窄部位构成有统计学差异(χ2=13.203,P=0.001)。海南地区原住居民L-VA、BA的Vs值,R-PCA、BA的Vm值,R-PCA、R-VA、BA的PI值均比内地迁居居民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Z=3.134,2.040,3.582,2.501,3.764,10.033,9.353,均P<0.05),R-VA的Vm值,R-PCA的Vd值比内地迁居居民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Z=4.092,3.126,P<0.05),未发现其它统计量具有统计学差异。海南地区原住居民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为47.38%,低于内地迁居居民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50.80%,未发现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0.776,P>0.05)。海南地区原住居民R-VA存在易损斑块者比例低于内地迁居居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057,P=0.044),海南地区原住居民BA存在易损斑块者比例高于内地迁居居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149,P=0.001)。结论海南地区原住居民与内地迁居人群后循环血管缺血情况及椎基底易损斑块分布规律方面均有差异,本研究可以为人群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栾岚陈建强徐世亮岳超战跃福
关键词:TCDCTA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
TCD联合低剂量双源CTA筛查对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分布规律及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TCD联合低剂量双源CTA筛查对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分布规律及后循环缺血(PC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原住民800例为观察组,内地迁居者500例为对照组。均行低剂量双源CT血管成像(CTA)头颈部检查。结果观察组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47.00%低于对照组的58.00%(P<0.05);L-VA易损斑块发生率25.00%低于对照组的34.14%,BA易损斑块发生率29.79%高于对照组的22.41%(P<0.05);R-VA、R-PC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BA、L-VA峰值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南省原住民与内地迁居者椎基底动脉易损斑块分布规律及后循环缺血情况均存在差异,有助于制定合适的预防方案。
栾岚徐世亮岳超陈建强战跃福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CTA后循环缺血易损斑块
经食道超声评价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关系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对青年人不明原因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PFO合并偏头痛患者28例的声像图特征。嘱患者做Valsalva动作。结果 ...
栾岚关莹
文献传递
颈部血管超声在筛查代谢综合征伴脑卒中危险人群的价值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筛查代谢综合征伴脑卒中危险人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共同确诊,共纳入69例,随机选取脑卒中不伴代谢综...
栾岚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对62例患者的75个甲状腺低回声结节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测量结节大小,观察结节形态、边界、位置、有无微小钙化、血流情况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甲状腺结节内部具有多发微小钙化低回声结节13个,形态不规则低回声结节69个,边界不清晰低回声结节69个,结节邻近包膜浸润11个。造影后37个低回声结节呈无增强,38个低回声结节呈低增强,28个低回声结节体积变小。经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65个,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64个,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62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3个。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64个,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6%,Kappa=0.901。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能力。
徐世亮陈列宝波栾岚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超声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