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军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受体
  • 4篇降钙素
  • 4篇降钙素受体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骨密度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降钙素受体基...
  • 2篇ALU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骨质疏...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5篇栾军伟
  • 3篇陈晓亮
  • 2篇袁百胜
  • 1篇周政纲
  • 1篇周传利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就近几年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地分析了降钙素受体基因突变对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为鉴定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springerlink和ScienceDirect Online数据库1980-01/2007-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质疏松、骨密度、候选基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7-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质疏松,骨密度",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文献79篇,筛除明显缺少对照的实验研究,并对剩余原文查找全文,排除综述类和重复研究。资料提炼: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1篇进行综述,涉及到降钙素和降钙素受体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多态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研究。47篇被排除的文章中,44篇缺少随机对照或重复研究,另3篇是综述。资料综合:对所选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资料进行概括和评价,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型在正常与骨质疏松组进行比较。计算不同基因型在人体测量指标、脊柱及股骨骨密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这些数据分析,降钙素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骨质疏松方面的潜在价值仍很有争议。结论:分析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对骨量的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有几个潜在的价值:通过认证哪些基因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有作用,可能会改善治疗方法,实际上一些候选基因本身成为新治疗的靶点;分子标志在认证个体在骨质疏松发病风险方面的潜在价值同样很重要。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基因研究方面的�
栾军伟陈晓亮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骨质疏松骨密度
降钙素受体ALU-Ⅰ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基因C13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山东半岛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关系。 方法: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290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
栾军伟
关键词:降钙素受体基因骨质疏松
文献传递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骨质疏松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峰值骨量达到和骨量丢失均受遗传因素影响。观察山东半岛地区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Alu-Ⅰ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频率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试验于2005-06/2007-06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试验对象:选取332名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纳入标准:健康门诊查体人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患者;患者对试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各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骨代谢相关疾病史;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等。其中骨质疏松合并骨折75例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余257例经过骨密度测定确定骨量,按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分为骨量正常组(n=201)及骨质疏松组(n=56)。②试验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测定257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5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降钙素受体基因型,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粗隆间、Ward’s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纳入受试者332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本试验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0.47,P=0.493)。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9.5%,CT型占10.5%,TT型占0%。②年龄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值之间呈负相关(P<0.01),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值之间呈正相关(P<0.01),在将年龄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校正后发现女性CC基因型较CT基因型在ward’s三角区有较高的骨密度(P<0.05),骨量正常组各基因型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山东半岛汉族女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降钙素受体C1377T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胶东半岛汉族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
栾军伟陈晓亮袁百胜周政纲
关键词: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密度骨质疏松
降钙素受体ALU-I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基因C13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山东半岛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290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7名骨质疏松...
栾军伟
关键词:降钙素受体基因型遗传多态性骨密度
文献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脊柱融合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影响脊柱融合的因素很多,但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变化与脊柱融合相关关系的报道较为少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第一外显子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脊柱融合的相关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多态性观察实验,2007-07/2008-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中心实验室完成。对象:山东半岛汉族人200名正常人和210例颈腰椎植骨的手术患者。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210例脊柱融合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并根据影像学的表现对植骨融合状况进行分级,分析其与脊柱术后植骨融合疗效之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C单核苷酸多态与脊柱植骨融合是否有相关性。结果:脊柱融合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多态性在脊柱融合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707),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差异与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1),与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647)。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促进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而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影响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袁百胜陈晓亮栾军伟周传利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脊柱融合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