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璋璞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公藤复方配伍调控CYP450酶系统减轻肝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从干预CYP450酶系统的角度研究雷公藤配伍不同功效药物对CYP450酶系统的影响,探讨复方配伍减毒的机制。方法:将雷公藤分别与生地黄、三七、僵蚕、青风藤配伍,大鼠灌胃给药1个月,ELISA法检测肝组织CYP450酶含量。制备雷公藤不同配伍含药血清,加入微载体立体培养的肝细胞,ELISA法检测肝细胞CYP450酶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CYP450不同亚型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和肝细胞CYP450酶含量,升高CYP1A2、CYP2E1的表达,降低CYP3A的表达(P<0.05,P<0.01)。雷公藤配伍生地黄、三七可显著升高大鼠肝组织和肝细胞CYP450酶含量(P<0.05);配伍三七可降低肝细胞CYP1A2、CYP2E1的表达(P<0.05,P<0.01),升高CYP3A的表达(P<0.05);配伍生地黄可升高CYP3A含量(P<0.05);配伍僵蚕可显著降低CYP2E1的表达(P<0.01),升高CYP3A的表达(P<0.05);配伍青风藤可使CYP1A2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雷公藤复方配伍不同功效药物可调节肝细胞CYP450酶的含量,差异调控CYP450酶不同亚型的表达,从而影响雷公藤的体内代谢过程和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达到配伍减毒的目的。
- 周玲玲柳璋璞冯哲周聪周学平
- 关键词:雷公藤肝毒性细胞色素P450配伍
- 黄芪、苦参、知母配伍方体外抗肿瘤细胞作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黄芪、苦参、知母3药合用及两两配伍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96孔培养板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分别经中药配伍方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黄芪、苦参、知母3药合用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黄芪、苦参、知母3药合用能明显诱导肝癌细胞坏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药物诱导肝癌细胞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苦参、知母配伍方可通过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坏死发挥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 万凌峰薛博瑜柳璋璞陈四清
- 关键词:苦参知母肝癌SMMC-7721
- 清络通痹方与精简方的药效学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清络通痹方精简前后的药效学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DBA/1小鼠,复制胶原性关节炎(CIA)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络通痹精简方组(8.4 g·kg-1),清络通痹原方组(13 g·kg-1)及雷公藤多苷片组(9 mg·kg-1),观察一般情况及关节肿胀,ig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Ⅱ型胶原抗体(抗CⅡ抗体)含量;踝关节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及病理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关节肿胀明显,关节炎评分,TNF-α,IL-1β和抗CⅡ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络通痹精简方及原方、雷公藤多苷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足肿胀,降低关节炎评分,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和抗CⅡ抗体水平(P<0.01,P<0.05);病理学检查提示可减轻关节病理损伤,关节总病理评分降低(P<0.01)。结论:清络通痹精简方将不同性味、不同功效药物合理配伍,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与原方相似。
- 朱亚梅周玲玲袁玉丽周聪刘慧柳璋璞陈雪周学平
- 关键词:药效比较
- 基于肝细胞微载体黏附体系的雷公藤肝毒性研究
- 柳璋璞周玲玲
- 基于肝毒性的雷公藤复方配伍减毒研究
- 目的:观察中药配伍对雷公藤肝毒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阳性对照组、雷公藤水提液低剂量组、雷公藤水提液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溶媒溶液。连续灌胃给药四周,于第四...
- 柳璋璞
- 关键词:雷公藤配伍减毒肝毒性肝细胞
- 当归补血汤及拆方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及拆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给药方法,造成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II型前胶原。结果黄芪/当归5∶1组可明显降低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ST、ALT含量;黄芪组、当归组及黄芪当归不同配比组均能升高SOD水平,降低MDA的含量;黄芪组能明显降低HA、IV型胶原;当归补血汤5∶1组能明显降低III型前胶原水平,且优于10∶1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免疫性大鼠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 孙丽霞方南元周玲玲柳璋璞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免疫性肝损伤药效学
- 基于肝细胞微载体粘附立体培养体系的雷公藤肝毒性研究
- 目的:建立使用微载体进行L02肝细胞系高密度培养的方法,探讨雷公藤主要毒性成分的肝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在限制贴壁的条件下,以Cytodex-3为材料进行L02肝细胞的三维立体培养,在光镜下观察其生长情况,探究雷公藤内酯...
- 周玲玲柳璋璞周学平
- 关键词:雷公藤毒性试验
- 文献传递
- 白芍总苷对共培养诱生的破骨细胞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佐剂关节炎( AI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细胞分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AI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细胞;分别加入5、50、500、5000 mg·L-1和50 g·L-1的TGP,检测细胞增殖、TRAP活性和骨吸收功能;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TNF-α、M-CSF、RANKL的水平;实时定量 PCR测定细胞 ERK、JNK 和 p38的表达。结果 TGP 50~5000 mg·L-1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能力、TRAP活性和骨吸收面积;降低上清中IL-1、TNF-α、M-CSF、RANKL的水平;不同程度抑制破骨细胞ERK、JNK和 p38的表达。结论一定剂量的 TGP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其作用与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进而阻止MAPKs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
- 周玲玲魏伟柳璋璞周聪刘天阳周学平
- 关键词:白芍总苷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信号转导
- 芪参清肝汤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芪参清肝汤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芪参清肝汤,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药物干预组及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分别加入0.135、0.27、0.54、1.08、2.16 g/ml芪参清肝汤处理12h、24 h、48 h,对照组不加药.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法检测2组细胞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0.135、0.27、0.54、1.08、2.16 g/m1芪参清肝汤对SMMC-772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h的OD值分别为0.89±0.05、0.85±0.05、0.80±0.06、0.78±0.02、0.69±0.07; 24 h的OD值分别为0.77±0.07、0.74±0.07、0.59±0.07、0.50±0.09、0.39±0.08; 48 h的OD值分别为0.78±0.05、0.61±0.08、0.44±0.10、0.39±0.08、0.34±0.07,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1.14±0.06、1.24±0.03、1.31±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0.27、0.54 g/ml芪参清肝汤能明显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11.19±2.23、15.69±2.51),与对照组(1.41±0.2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 g/ml芪参清肝汤诱导肝癌细胞凋亡(41.83±7.11),与对照组(1.41±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参清肝汤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挥其作用.
- 万凌峰薛博瑜柳璋璞邵铭
- 关键词: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
- 清络通痹颗粒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 目的:建立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的方法,探讨清络通痹颗粒抑制破骨样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滑膜组织,将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
- 周学平周玲玲柳璋璞刘天阳陈晨周聪陆燕
- 关键词:清络通痹颗粒破骨细胞共培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