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景玉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张士灌区
  • 2篇水层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含水
  • 2篇含水层
  • 1篇低温降解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地下水污染物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环芳烃菲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砂土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降解菌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林景玉
  • 3篇李绪谦
  • 3篇孙大志
  • 2篇商书波
  • 2篇李红艳
  • 1篇付向明
  • 1篇赵玉红
  • 1篇潘晓峰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辽宁张士灌区细河流域地下水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源判别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张士灌区细河流域地下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均较为严重,其污染原因和污染特征受多种污染源的控制。简要地概述了污染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富集因子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污染质的来源,判别污染源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污染源有面源污染、线源污染、点源污染;其中属于面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氨氮、硝氮、硫酸根、菲、六氯环已烷、铁和锰;属于线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氨氮、汞、镉、COD、菲、六氯环已烷等;属于点源污染的污染物有硫酸根、乐果、氰化物。由此看出,张士灌区细河流域不仅存在大范围的农药、肥料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也存在化工企业的外排废水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李绪谦潘晓峰孙大志商书波李红艳付向明林景玉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
有机污染物菲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污染模拟研究
本文在项目前期现场采样勘查、总结污染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张士灌区的实际水文地质资料,对有机污染物菲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规律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对多环芳烃类污染地下水的机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分两部分进行:室内试验部分...
林景玉
关键词:含水层污染模拟
文献传递
张士灌区地下水中菲污染物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张士灌区细河流域地下水及土壤中有机污染严重,其中多环芳烃菲超标。从研究区污染土壤中取土著微生物,控制实验条件与研究区潜水环境一致,通过实验室选择性富集培养分离出20株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经降解实验,在温度为10℃、pH值为7.5的环境条件下筛选出1株在9天内对菲(50mg/L)的降解率达到85%以上的菌株BC。该菌株在温度为5-30℃,pH为6.0-9.0条件下15天内对菲的降解率可达到96%以上。研究结果为张士污灌区及相似地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菲的原位生物降解法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李红艳李绪谦赵玉红孙大志林景玉
关键词:地下水低温降解芽孢杆菌
多环芳烃菲(PHEs)在含水层砂土中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了多环芳烃菲(PHEs)在4种不同粒径的含水层砂土中的吸附规律及其吸附速率线性方程,探讨了离子强度和pH等因素对菲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砂土对菲的吸附量都很小;直径在0.15~0.25mm范围内的砂土对菲的吸附效果最好、速率最快;含水层的离子强度越大、pH越大,砂土对菲的吸附量越小。
孙大志李绪谦商书波林景玉
关键词:含水层砂土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