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初
- 作品数:52 被引量:3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肾病脂蛋白(a)质量浓度变化对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质量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肾病(DN)进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降低血清Lp(a)质量浓度在防治DN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2002-04~2004-09门诊及住院2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各90例,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Lp(a)水平;两组DN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服用氟伐他汀40mg。分析血清Lp(a)质量浓度变化与DN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⑴SDM组血清Lp(a)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DN、CDN组血清Lp(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DM组(P<0.01),CDN组血清Lp(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EDN组(P<0.01)。血清Lp(a)质量浓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直线正相关(r=0.396,P<0.01)。⑵两组DN患者血清Lp(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Lp(a)质量浓度升高与DN进展有关,降低血清Lp(a)质量浓度能有效减轻E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但对CDN患者无效。
- 阮雪玲林宏初吴恒莲吴庆昌张秀薇刘国辉郑东文佘燕萍黄娇平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氟伐他汀微量白蛋白尿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 2000年
-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溶入10%G.S 25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0 d。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病人的心功能。
- 林宏初吴恒莲阮雪玲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 益气补肾活血法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6
- 2005年
-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将108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总疗效、症状改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血肌酐(Sc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61%(P<0.01);各种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UAER均明显降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Uβ2-MG、TC、T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但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和Uβ2-MG、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 余毅陈杭军林宏初吴恒莲
- 关键词:益气补肾活血法早期糖尿病肾病尿Β2微球蛋白血液流变学变化Β2-MG血清总胆固醇
- 肾衰宁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衰竭86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肾衰宁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衰疗效。 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2000年收治疗170例急、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84例病例选择:①ARF非少尿型Scr707.2μmol/L以内,少...
- 刘国辉林宏初罗海凤
- 腹膜透析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不同护理干预方法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各20例;治疗组导管出口处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用庆大霉素8万U湿敷5min待干,最后外涂百多邦软膏,每天1次;对照组A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用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4ml湿敷30min,每日2次;对照组B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擦洗,最后外涂百多邦软膏,每日2次。比较3组感染和疼痛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控制率和用药5d内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氢、庆大霉素、百多邦软膏联合用于腹膜透析出口处感染的护理,能有效控制病人局部疼痛和感染情况。
- 唐爱当张清云林宏初
- 关键词:腹膜透析护理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泼尼松的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滴,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测定2组的24 h尿蛋白量、血脂、血清白蛋白、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质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质、血浆黏度、D-二聚体均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血液呈高凝状态,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增强其疗效。
- 袁飞刘国辉林宏初
-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
- 尿毒清颗粒剂治疗118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药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对改善肾功能和延缓CRF进展的疗效。方法 :将 2 3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118例仅予西医治疗 ,治疗组 118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尿毒清颗粒剂 2 5~ 4 0 g/d ,疗程 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对CRF进展的影响。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 0 .1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2 .88% (P <0 .0 1) ;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改善率 70 %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血肌酐 (Scr)和BUN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RBC明显升高 (P <0 .0 1)。而且治疗组中 ,Scr≤ 4 4 2 μmol/L者疗效明显优于Scr≥ 4 5 1μmol/L者 (P <0 .0 1) ,在 18例Scr≥ 70 7μmol/L患者中 ,仅 2例有效 ,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1年内治疗组中有 5 / 18的患者进入终末期 (ESRD)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3/ 2 0 (P <0 .0 5 )。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中药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CRF 。
- 吴恒莲林宏初阮雪玲邓创惠佘燕萍方敬爱
- 关键词:尿毒清颗粒剂慢性肾衰竭CRF中药中西医结合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 林宏初
- 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iP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罗钙全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SHPT)血中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小剂量罗钙全对慢性肾衰继发甲旁亢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放射法、苦味酸法、偶氮胂Ⅲ法、直接紫外法测定60例健康体检者和94例CRF患者血iPTH、Cr、Ca、P含量;取iPTH含量87.5~295ng/L的SHPT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罗钙全0.25ug。结果血iPTH水平随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与Cr成正相关,P亦逐渐升高,Ca则逐渐降低;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血iPTH显著降低(P<0.05),Ca明显升高(P<0.05),P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iPTH显著升高(P<0.05)。结论iPTH可作为早期诊断CRF继发性甲旁亢的敏感指标且其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一致;口服小剂量罗钙全治疗早期SHPT的疗效与iPTH水平有关。
- 张拔山林宏初曾龙宏赖福娣
- 关键词: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罗钙全
- 肾病综合征脂质紊乱转归与蛋白代谢改变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脂质紊乱及其转归与蛋白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按对激素的反应及复发情况分为非难治性肾病组(A组)和难治性肾病组(B组) ,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脂、血尿蛋白及白蛋白指标,分析激素治疗后脂质紊乱转归与蛋白代谢的关系。结果 1 NS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TC、TG、L DL - C、apo B水平升高,B组比A组更明显(P<0 .0 1 )。2经激素治疗,TC、TG、L DL、apo B显著下降(P<0 .0 1 )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3TC、TG、L DL - C、apo B与血白蛋白(AL B)呈显著负相关(P<0 .0 1 ) ,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正相关(P<0 .0 1 )。激素治疗早期(治疗1个月后) UAER、Up的下降量(ΔUAER、ΔUp)与治疗后期(治疗2个月后)血脂指标的变化量(ΔTC、ΔTG、ΔL DL、Δapo B)有一定的相关性(P<0 .0 5或P<0 .0 1 ) ;与ΔUp相比,ΔUAER、ΔTC、ΔTG、ΔL DL、Δapo B有更大的相关性(P<0 .0 5 )。结论 以白蛋白为代表的中分子蛋白在尿中丢失与肾病综合征脂质紊乱密切相关,激素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早期变化是脂质紊乱治疗转归相对特异的临床实验指标。
- 阮雪玲刘国辉吴恒莲林宏初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尿白蛋白排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