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产会阴侧切手术切口、麻醉方法改良技术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 林华丽董立芹宋振兰姜学强陈永学曹大兴
- 设计出平产会阴侧切手术切口、麻醉方法改良技术(简称改良技术)。手术切口起点根据胎儿体重及会阴长度分别从会阴后联合中线、会阴5点左右处,以长2~4cm、15~40°角做左斜切开;采用三次麻醉方法:分别为切开时、缝合皮下组织...
- 关键词:
- 关键词:会阴侧切麻醉方法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治愈毒蛇咬伤中毒并MOF的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应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联合治疗毒蛇咬伤中毒,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毒蛇咬伤中毒伴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在内科常规抗蛇毒血清治疗仍出现病情进行性恶化的情况下,应用血液净化疗法: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以4%的白蛋白溶液做置换液,置换量3升,血浆置换后继续转入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置换量为4L/h,持续CRRT治疗72小时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临床症状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少尿为主,遂转入规律性血液透析,每周三次,直至治愈出院。结果与结论患者经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72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复查各项化验结果(包括DIC系列)正常,但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尿量24小时不足100ml,改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一月后尿量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化验结果正常。
- 杨文林华丽
-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液透析
- 会阴侧切改良技术防止新生儿分娩性肩损伤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改良技术在经阴分娩中防止新生儿分娩性肩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入我院经阴分娩产妇,963例为观察组,1140例为对照组Ⅰ,400例为对照组Ⅱ.观察组会阴侧切术改良为15°~40°的小角度,2~4cm的短切口,对照组Ⅰ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对照组Ⅱ不行会阴切开术.三组观察指标同为:娩肩困难、CF、臂丛神经损伤等发生情况.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χ2检验.结果:新生儿出现娩肩困难,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照组Ⅱ为0,对照组Ⅰ发生25例,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技术可有效的防止经阴分娩中新生儿肩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林华丽董立芹陈勇华
- 关键词:临床效果观察
- 洁净手术部的使用管理被引量:15
- 2003年
- 林华丽
-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物品管理
- 1例低体重食管闭锁患儿的手术前后护理
- 1999年
- 牟友莲林华丽
- 关键词:食管闭锁围手术期护理低体重儿
- 改良平产会阴侧切术切口及麻醉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评价改良的平产会阴侧切术切口及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 2 6 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130例。观察组根据胎儿体重及会阴体长度自会阴后联合中线或会阴 5点左右处作为切口起点 ,采取 15~ 4 0度 ,2~ 4cm长的左斜侧切法。切开时于切口部位行浸润麻醉 ,缝合皮下组织及肌层时行沿切口两侧内缘放射状浸润麻醉 ,缝皮时将麻药喷洒于切口分次麻醉。对照组以会阴后联线中点作为切口起点 ,≥ 4 5度 ,4~ 5cm长的左斜侧切法 ,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 ,72h活动程度 ,切口甲级愈合率 ,4 2d的切口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产后 72h活动程度 ,切口甲级愈合率 ,产后 4 2d随访产妇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0 1,P <0 0 0 5 )。结论 :改良的平产会阴侧切手术切口及麻醉方法符合生理要求 ,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
- 董立芹林华丽宋振兰
- 关键词:麻醉会阴侧切术产科
- 助产防范应对措施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发生及发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5153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577例和治疗组25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接生,窒息发生时按ABCDE方案复苏。治疗组采取助产防范措施。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3%和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 林华丽王桂婵董立芹
- 关键词:助产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