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丽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透皮
  • 2篇性药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制剂
  • 2篇脂溶性
  • 2篇脂溶性药物
  • 2篇制剂
  • 2篇水溶性
  • 2篇水溶性药物
  • 2篇模型药物
  • 2篇波姆
  • 1篇动脉
  • 1篇形态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制药化学
  • 1篇透皮给药
  • 1篇透皮给药系统
  • 1篇突变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林丽华
  • 3篇徐辉碧
  • 3篇杨亚江
  • 3篇杨祥良
  • 1篇张雪勤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8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相关基因突变与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关联性研究
林丽华
微乳分子凝胶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Span60、单硬脂酸甘油酯(GMS)、三棕榈酸甘油酯(GTP)在十四酸异丙酯(IPM)中形成的分子凝胶。实验结果表明:Span60在IPM中自组装成由棒状小微管相互联结的三维网络结构,GMS在IPM中形成由小...
林丽华
关键词:制药化学透皮给药
文献传递
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及其促进透皮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研究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并探讨其促进透皮吸收的性能。方法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微观形态,用黏度法研究其流变性和触变性,以雷公藤甲素为模型药物考察其促进透皮吸收性能。结果 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微观结构是由Span60在十四酸异丙酯中聚集形成的棒状小微管相互联结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它有较好的流变性和触变性。载有雷公藤甲素的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单位面积累计透皮量与时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其平均透皮速率为19 26ng·cm-2·h-1,是目前市售雷公藤甲素软膏的2.92倍。结论 十四酸异丙酯能被Span60凝胶化,载有雷公藤甲素的十四酸异丙酯分子凝胶的透皮性能优于市售雷公藤甲素软膏。
林丽华张雪勤杨亚江杨祥良徐辉碧
关键词:流变性触变性
分子凝胶透皮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传递脂溶性药物和传递水溶性药物的分子凝胶透皮药物制剂。这种分子凝胶透皮药物制剂克服了传统透皮药物制剂中的凡士林油腻感、只能负载脂溶性药物等缺点,也克服了卡波姆凝胶对介质的pH敏感的不足。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药物...
杨亚江杨祥良徐辉碧林丽华
文献传递
分子凝胶透皮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传递脂溶性药物和传递水溶性药物的分子凝胶透皮药物制剂。这种分子凝胶透皮药物制剂克服了传统透皮药物制剂中的凡士林油腻感、只能负载脂溶性药物等缺点,也克服了卡波姆凝胶对介质的pH敏感的不足。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药物...
杨亚江杨祥良徐辉碧林丽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