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细胞
  • 19篇支气管
  • 19篇哮喘
  • 13篇气管
  • 13篇慢性
  • 12篇哮喘豚鼠
  • 10篇气管炎
  • 9篇支气管炎
  • 8篇粒细胞
  • 7篇蛋白
  • 6篇阻塞性
  • 6篇阻塞性肺疾病
  • 6篇慢性支气管炎
  • 6篇肺疾病
  • 5篇嗜酸
  • 5篇化学发光
  • 5篇肺组织
  • 4篇地塞米松
  • 4篇粘蛋白
  • 4篇粘附

机构

  • 56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0篇杨肇亨
  • 14篇黄勇
  • 14篇周向东
  • 12篇曹国强
  • 11篇洪新
  • 10篇段绪伟
  • 7篇谢义霞
  • 6篇毕玉田
  • 5篇凌培基
  • 5篇李天星
  • 4篇张文俊
  • 4篇吴奎
  • 4篇王志强
  • 3篇王湘渝
  • 3篇李华强
  • 3篇刘维会
  • 2篇邓光贵
  • 2篇陆松敏
  • 2篇康丕顺
  • 2篇冯素珍

传媒

  • 1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中华结核和呼...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0篇1999
  • 10篇1998
  • 6篇1997
  • 13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9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表面CD_(18)的表达
1997年
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曹国强杨肇亨李才安哮喘患者的气道粘膜上有大量的嗜酸细胞(Eos)浸润,而Eos从外周血聚集到支气管粘膜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近来发现CD18是白细胞粘附的物质基础,并在白细胞跨内皮移动时发挥重要作用[1]。有关哮...
曹国强杨肇亨李才安
关键词:哮喘嗜酸细胞浸润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6年
目的测定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水平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老年人、非老年肺心病及老年肺心病患者各30例不同时期血浆ET及ANP水平。结果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ET分别为304±83及132±41pg/ml,ANP分别为319±90及235±84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0.01或0.001)。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ET、ANP分别为384±66及384±78ng/ml,明显高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者(P值<0.05)。同期测定的30例非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ET与ANP水平与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与ANP之间无显著性相关性。结论肺心病患者血浆ET、ANP含量增高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
曹国强凌培基徐有奇杨肇亨
关键词:肺心病血液内皮素
吸入伪劣毒品致哮喘持续状态(附3例经验总结)被引量:1
1996年
近半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制售一些已掺入多量经高温可蒸发的不明物质的毒品,本院所在重庆地区连续出现因吸用此种假冒伪劣海洛因导致哮喘持续状态这样一种新情况,为提高认识,引起医疗界对此的警觉,特将所收集的3例(本院1例,外院2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34岁。因突发持续性呼吸困难3天入院。患者于95年3月12日晚用火烤蒸发吸用海洛因一份,自觉无往日吸用时的舒适感。
周向东杨肇亨
关键词:毒品伪品哮喘
COPD死亡病例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为了解COPD死亡病例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痰半定量培养技术结合胸水、血培养及经皮肺穿刺物培养对57例COPD死亡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的发病率为43.86%,发病前全部使用1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最高者达8种;70%患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95.5%),其中以不动杆菌为多见,复合感染及真菌感染较多。部分病例普通痰培养结果并不能确定致病菌。结论不动杆菌已在COPD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确定致病菌应结合X线等辅助检查和临床状况综合。
曹国强杨肇亨梁先万张文俊
关键词:支气管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疾病医院内感染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1996年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周向东,杨肇亨,洪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呼吸科,重庆630042)中国图书分类号R971.1中性粒细胞(PMN)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VEC)是PMN游出血管壁,向组织内浸润的起始环节,也是炎症...
周向东杨肇亨洪新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
哮喘豚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5 mRNA表达等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采用卵蛋白(OA)吸入诱发豚鼠哮喘模型,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细胞数目改变,检测不同密度EOS数目及比例改变,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以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豚鼠雌雄不限,体...
毕玉田杨肇亨
关键词:哮喘肺组织白细胞介素5MRNA
哮喘豚鼠磷脂酶A_2的变化及其抑制剂的作用
1997年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在哮喘和气道高反应发生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豚鼠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LA2活性变化及与气管平滑肌条最大收缩反应性(E-max)的关系,以及BALF中细胞数、LPO、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PLA2抑制剂的防治作用。结果:哮喘组BALF中PLA2活性及Emax显著增高,BALF中细胞计数及LPO、蛋白质含量也显著升高;BALF中PLA2活性与Emax显著相关,也与细胞总数和LPO含量显著相关。氯喹及地塞米松防治组Emax及BALF中PLA2活性、细胞计数和LPO含量显著降低。
洪新杨肇亨陆松敏
关键词:磷脂酶A2哮喘氯喹地塞米松病理学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化学发光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4年
对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多形核白细胞(PMN)、淋巴细胞(Ly)的化学发光(CL),及血浆中相关介质与免疫活性物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MN和Ly显示预激活状态,基础发光增强,Luminol依赖酵母多糖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化学发光动力学扫描图形呈“双峰”状,峰时延迟,最大峰值降低,吞噬功能下降,氧化代谢与自由基释放增强,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cAMP/cGMP(环磷酸鸟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下,IgE抗体升高。提示:支气管哮喘与炎性细胞的激活,介质释放及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化学发光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研究。
李天星杨肇亨李华强黄勇王晓东
关键词: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哮喘化学发光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6年
循环内皮细胞(CEC)是活体内仅有的可做为血管损伤的特异而直接的指标。因此。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观察了3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及38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CEC数量的变化,试图了解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情况及机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COPD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3岁(40~76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诊断符合1979年修订的“
曹国强杨肇亨杨映波冯素珍
关键词:肺心病循环内皮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瘤细胞行为改变的单细胞定量测量
1996年
利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系统对全反式维甲酸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过程中细胞变形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行为的改变行单细胞动态定量测量。结果发现:经RA处理48小时以上的HL-60细胞随着分化的基本成熟,其原来的僵硬和高粘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几与正常多形核细胞(PMN)无明显差异。
周向东杨肇亨
关键词:维甲酸类单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