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筑慧

作品数:48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27篇社会学
  • 9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民族
  • 11篇文化
  • 10篇侗族
  • 7篇社会
  • 5篇傣族
  • 5篇糯稻
  • 5篇西南民族
  • 4篇教育
  • 3篇人类学
  • 3篇历史变迁
  • 3篇民族文化
  • 2篇人类学考察
  • 2篇社会化
  • 2篇社会文化
  • 2篇生态
  • 2篇水井
  • 2篇自来水
  • 2篇文化变迁
  • 2篇文化圈
  • 2篇西南少数民族

机构

  • 46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作者

  • 46篇杨筑慧
  • 3篇王欢
  • 1篇熊燕
  • 1篇良警宇
  • 1篇何伟

传媒

  • 11篇中央民族大学...
  • 7篇广西民族研究
  • 7篇云南民族大学...
  • 5篇民族教育研究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观察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民族学刊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第二届妇女发...
  • 1篇第三届妇女发...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精英与社会改革——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为例被引量:12
2008年
个体与结构是人类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是结构规约着个体,还是个体创造结构,成为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悖论。长期以来,在保留着不同于主流社会形态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英人物在社会运行中起着主导性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在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所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傣族民间精英人物为傣族社会纳入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杨筑慧
关键词:民族精英社会改革
摘禾刀:一项关于西南民族糯稻收割工具的历史文化钩沉被引量:6
2019年
农具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作为一类物件,农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的意涵。分析农具使用的社会场景,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定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社会内部结构的运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自古及今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糯稻收割工具——摘禾刀历史源流的追溯,分析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糯稻种植的演变,从而呈现出一项农业生产工具的社会生命史。
杨筑慧王欢
关键词:西南民族
侗族传统抚幼习俗与儿童社会化被引量:3
2006年
侗族的传统抚育习俗是侗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凝练并延续下来的,它既是侗族儿童社会化必经之路,也是侗族本体和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侗族传统的经验性抚育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儿童的社会化过程遭遇了传统与现代的困惑。
杨筑慧
关键词:侗族儿童社会化社会变迁
侗族传统社会教育内涵及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共生关系初探被引量:1
2013年
20世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的教育往往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社会成员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时,也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后,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其传统教育方式渐渐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
杨筑慧
关键词:侗族民族教育文化传承
文明与互鉴:“糯稻文化圈”及其变迁管窥被引量:4
2021年
东亚和东南亚曾是历史上广泛种植糯稻的区域,糯米也一度成为这些地区部分族群的主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糯稻文化圈"。本文以文化圈和文化传播为视角,对"糯稻文化圈"的形成和变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梳理,认为,7000余年前,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栽培稻极有可能以糯稻为主,之后,随着百越族群和苗蛮族群的不断迁徙,糯稻也逐渐传播到东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地区,渐成为当地一些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其稻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亦因糯的种植和食用共享着相同或相类的文化事象和价值理念。大约从15世纪后,因人口流动及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原因,糯稻种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萎缩,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亦不断消隐。作为一种农作物,糯稻种植兼具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双重意涵,而"糯稻文化圈"在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日益式微,更让我们体悟到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对"糯稻栽培圈"的再研究,不仅能够拓展"文化圈"理论范式的研究空间,深化认识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时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如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亦能提供实证性的范例。
杨筑慧
关键词:南方民族
异味与佳肴:瘪的话语建构与象征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瘪是从牛羊胃或小肠中提取的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所制成的一种汁液佐料,以之加工的菜肴主要流行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少数民族中,其食用过程往往带有神圣性与仪式性。但因其来源与"他者"认知中的"卫生"有巨大的差距,长期被视为肮脏、落后、原始的表现,并推于食之的少数民族。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展,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在媒介、游客、地方政府以及乡民的大力推介下,瘪逐渐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成为健康、原生态的表征,以及一定地域文化的象征符号。瘪的话语建构,反映了人们追求新奇、包容多元的现代性反叛,借助于瘪,那些曾被视为原始、落后的地域和人们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身份标签的扭转。
杨筑慧胡文兰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作物人类学:范畴、历史与路径
2024年
作物是栽培于自然空间的植物,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基础。作物种植不仅与自然环境、土地关联,还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及相关技术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的深层次内涵。作物人类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以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农学、林学等学科,对作物种植、交易、分配、消费等过程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探索,关注不同社会群体或区域因作物而发生的联结与变迁。文章通过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探讨作物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历史与路径,以期对作物在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的意义有更深入的认知。
杨筑慧罗秋洪
关键词:作物民族志
侗族通婚圈的历史变迁——以贵州榕江车寨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车寨通婚圈,呈现出内卷化的结构性态势,"同类婚"占绝大多数,其通婚范围既不与"市场圈"同构,亦不与"祭祀圈"完全重合,表现出与自给自足经济密切勾连的特点,如相对的封闭性、稳定性。之后,出于理性生存的需要,原有的通婚对象的选择范围被打破。
杨筑慧
关键词:侗族
日常生活与现代性:以腻资村垃圾问题的个案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现代性的渗透正悄然改变着以文化为寓所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在当下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捷性的同时,更面临着环境问题和文化变迁的双重挑战。云南文山县以腻资村壮族日常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与现代性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共谋的结果,基于此,从主位和客位角度解析垃圾这一普遍性问题的社会文化成因实质。
王欢杨筑慧
关键词:垃圾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YWCH个人生命史的考察被引量:1
2022年
从云南维西县永春乡杂木迪村到中甸县金星乡耍米村,YWCH经历了做木匠、当兵、做翻译、被迫入匪、入党既断裂又接续的一生,其中包含了他与汉族人、藏族人、彝族人、傈僳族人、普米族人、纳西族人的交往交流交融。生活于包容多元的多民族共居社区,他在日常互动中也渐渐形成了尊重和习得不同文化的个性。流动贯穿于“客从何处来”到最终入乡随俗,其间通过一连串空间实践,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投射于空间的过程,呈现出个体超越民族身份,将多元文化纳入身体空间的生产,并在跨越地域的流动中强化了社会文化空间的复合性、包容性,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秩序以及和谐共融的空间结构,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空间肌理提供了微观范例。
杨淇杨筑慧
关键词:民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