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

作品数:43 被引量:453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建筑
  • 15篇能耗
  • 12篇建筑能耗
  • 9篇能源
  • 9篇
  • 6篇节能
  • 5篇能耗统计
  • 5篇气候
  • 5篇建筑能耗统计
  • 4篇低碳
  • 4篇碳排放
  • 4篇气候变化
  • 4篇建筑分类
  • 4篇建筑节能
  • 4篇建筑用
  • 4篇建筑用电
  • 4篇公共建筑
  • 4篇城市
  • 3篇适应气候变化
  • 2篇等效

机构

  • 36篇清华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3篇世界卫生组织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经济管理...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36篇杨秀
  • 14篇江亿
  • 6篇魏庆芃
  • 3篇黄弘
  • 3篇白玉琪
  • 3篇张诗卉
  • 3篇黄建斌
  • 3篇王灿
  • 3篇贺克斌
  • 3篇蔡闻佳
  • 3篇刘起勇
  • 3篇张声远
  • 3篇林波荣
  • 3篇刘小波
  • 3篇范维澄
  • 3篇俞乐
  • 3篇罗勇
  • 3篇陈彬
  • 3篇徐冰
  • 3篇耿阳

传媒

  • 5篇中国能源
  • 4篇环境保护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建设科技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城市住宅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科技潮
  • 1篇节能与环保
  • 1篇墙材革新与建...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环境监察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建筑节能
  • 1篇动感(生态城...
  • 1篇阅江学刊
  • 1篇旗帜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能耗数据的中国建筑节能问题研究
杨秀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战略
我国城镇住宅建筑能耗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目前能源紧张、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和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我国,建筑能耗已成为导致很多大城市夏季、冬季用电高峰和供应紧张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20%,并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江亿杨秀
关键词:能耗分析住宅建筑全球气候变暖建筑能耗能源供应能源紧张
盘点气候风险机遇,展望健康繁荣未来
2024年
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与日俱增,煤炭消费及相关碳排放量的反弹,再度敲响了中国气候变化警钟.2022年,中国面临了严峻的气候挑战.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上升,许多地区气温纪录屡创新高,全国平均气温攀升至历史第二高位,同时降水量自2012年以来创新低,南方地区遭遇夏秋连旱,而湖南和东北地区则出现了极端降雨和洪涝灾害.采取及时、充分的措施不仅能减轻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还将保护基础设施不被极端天气破坏.
张诗卉张弛蔡闻佳白玉琪Max Callaghan常楠陈彬陈慧琪程亮亮戴瀚程代鑫范维澄房小怡高仝耿阳关大博胡艺馨华峻翊黄存瑞黄弘黄建斌黄小猛纪思翰蒋俏蕾姜晓朋Gregor Kiesewetter李湉湉梁璐林波荣林华亮刘欢刘起勇刘小波刘钊刘竹刘昱甫陆波鲁晨曦罗震宇马伟米志付任超Marina Romanello沈鉴翔苏婧孙语泽孙昕璐汤绪Maria Walawender王灿王灿王情Laura Warnecke魏汪宇文三妹谢杨熊辉徐冰徐冰杨秀杨秀俞乐俞乐曾仪娉张镜张璐张锐张锐张少辉赵梦真郑大山周浩周浩周子乔罗勇罗勇
关键词:煤炭消费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碳排放量气候风险
美国国家建筑能耗统计概况被引量:12
2010年
建筑能耗数据是建筑节能的依据和指导。美国是全世界建筑能耗数据信息最详细、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本文介绍了美国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能耗统计(CBECS和RECS),包括其管理概况、能耗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模型和估算,以及建筑能耗信息公开管理。
杨秀
关键词:建筑能耗统计
陆上风电碳足迹动态变化的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碳中和目标下国际风电产业将继续扩大规模,碳市场、碳关税等国际气候减排政策工具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可再生能源碳足迹对相关产业成本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欧洲、美国等风电产业优势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陆上风电系统生命周期评价过程、生命周期清单,完成相关地区陆上风电碳足迹的参数比较并总结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趋势成因并阐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风力机大型化加速、发电效率提高、工业生产清洁化的态势下,2011—2022年世界优势地区的陆上风电碳足迹均呈下降趋势,中国、欧洲、美国的平均降幅分别为49.2%、46.2%、20.8%,相应下降量均集中在设备生产阶段;中国已将碳足迹下降至与欧洲接近的水平,与美国的差距缩减到3.63 g/kW·h,其中工业生产清洁化水平不高、风机容量因子偏低分别是中国陆上风电碳足迹高于欧洲、美国的主要原因。中国在推进风电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着重提高风电系统发电效率、加快改善产业清洁化生产水平、支持风电系统退役回收产业发展,以稳步降低陆上风电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
杨敬言阮梓纹杨秀李朝君边少卿鲁玺贺克斌
关键词:风电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
欧盟甲烷减排战略对我国碳中和的启示被引量:18
2021年
欧盟于2020年10月出台了《欧盟甲烷减排战略》,以支撑其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该战略共提出了五个领域的24个行动方案。欧盟将油气行业作为重点,设置了两个强制性的政策来完善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并禁止天然气放空和燃烧。农业领域以加强全生命周期甲烷排放核算、减排技术等方面研究,编制最佳减排实践和技术清单为主要措施。在废弃物管理领域,欧盟将主要修订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立法和废水处理标准并加强监管。全球层面,欧盟提出希望联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油气进口国家,推动建立全球性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标准,分享其甲烷超级排放源探测的卫星数据等措施。我国提出2060碳中和愿景后,下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将会从能源相关二氧化碳减排为主扩展到全部温室气体减排。建议我国和欧盟在甲烷减排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借鉴欧盟的经验,尽快制定我国甲烷减排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和行动计划,推广甲烷减排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探索在国家碳市场交易体系中纳入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时机和方案,鼓励大型能源企业加入国际甲烷减排倡议以提高能力,逐步完善我国甲烷减排相关政策和制度环境,打造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力。
董文娟孙铄李天枭杨秀李政
关键词:能源农业废弃物处理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见》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任务要求,为“十五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
贺克斌杨秀鲁玺
关键词:产业结构施工图《意见》绿色化绿色低碳
建筑能耗统计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而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就是建筑能耗统计数据.我国建筑能耗究竟为多少,是关系建筑节能发展战略的最基本问题,目前尚缺乏统一科学的认识. 本文由对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例为2...
杨秀魏庆芃江亿
关键词:建筑能耗统计建筑分类建筑用电
文献传递
建筑能耗统计方法探讨被引量:51
2007年
建筑能耗统计是建筑节能的基础,但目前在建筑能耗的统计对象、能源种类、建筑分类等具体问题上存在模糊和争议,缺乏准确的建筑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基于公开资料,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分类方法和建筑终端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并给出较为准确的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数据。
杨秀魏庆芃江亿
关键词:建筑能耗统计建筑分类建筑用电
美国构建国家零碳技术创新路径的主要举措及启示
2024年
零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是能源系统深度脱碳的关键。本文重点阐述美国面向其长期气候目标推进零碳技术创新主要做法,分析对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启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技术创新被美国视为实现其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支柱,为了加速和扩大净零排放所需的技术部署,美国推出“三重净零技术行动计划”来系统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了独特的全周期组织管理模式,且尤为注重以美国为主的技术合作机制。其经验对我国构建零碳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彭天铎杨秀
关键词:科技竞争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