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 作品数:28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 微波辅助催化氧化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工艺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辅助催化氧化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工艺中铜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步骤为:选用椰壳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用质量分数为10%的HNO<Sub>3</Sub>溶液浸泡经过蒸馏水清洗后椰壳活性炭,恒温振荡后...
- 毕晓伊孙珮石许晓毅王洁杨海燕邹平邓辅唐
- 文献传递
- 华蓥山断裂带及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
- 2023年
- 华蓥山断裂带是四川盆地南部最大的活动断裂带,近年来该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地壳结构是揭示区域深部动力特征和孕震背景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壳结构仍了解不足.利用华蓥山断裂及其邻区223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了23961条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的时深转换技术获取莫霍面深度,计算了Moho面产状,并收集现有的地壳各向异性参数,开展倾斜层状、各向异性地壳中的H-k叠加扫描技术,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块体地壳厚度达54~63 km,川中地块地壳厚度在42~48 km,华蓥山断裂东侧地壳最薄,仅有36~39 km.泊松比值最高出现在四川盆地西南缘(0.28~0.32),认为与地表沉积层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有关;华蓥山断裂两侧的地壳泊松比存在明显差异,西侧泊松比为0.26~0.28,表明了四川盆地的刚性特征;东侧存在明显的NE—SW向展布的近条带状高泊松比区域(σ>0.28),推测其壳内岩石破碎且富含流体.
- 王瑶杨海燕彭恒初
-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厚度泊松比各向异性
- 密集台阵主动源与被动源联合探测珠三角地壳结构
- 2025年
- 基于密集台阵的远震接收函数探测与人工地震测深使用相同的观测系统、观测仪器,人工地震测深的优势在于构建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模型,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成像的优势在于构建地壳几何结构模型,密集台阵主动源与被动源的联合探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扩展和提升深部探测的成果和认识.本研究使用珠三角地区人工地震测深L1测线的连续数据,开展了被动源远震接收函数成像研究,联合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模型,构建了L1测线下方的地壳几何结构模型以及地壳平均波速比分布,揭示了珠三角西岸的地壳结构和断裂带的特征,主要包括:(1)地壳厚度28~30 km,过吴川—四会断裂后向东南方向减薄;(2)地壳平均波速比在测线中部吴川—四会断裂附近为~1.73,两侧小于1.70;(3)中地壳内存在低速构造,横向上被恩平—开平断裂带分隔.基于上述结果认为珠三角地区的地壳经历过明显的减薄作用,偏低的地壳平均波速比和下地壳V_(P)说明主要由下地壳减薄导致,推测吴川—四会断裂和恩平—开平断裂深部向东倾斜,并深切至Moho面,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受控于区域岩石圈地幔的热隆作用以及东南向的伸展作用.基于密集台阵的主动源与被动源联合探测方法,能为认识精细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提供多参数、多尺度的约束,对刻画界面属性、断裂延伸、流熔体分布等都有重要指示意义,在深部结构探测和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魏运浩杨海燕李玮王高春
- 关键词:人工地震测深
- 川西地区壳幔结构与汶川M_s8.0级地震的孕震背景被引量:18
- 2009年
- 收集了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57个远震事件,并从宽频带数字化三分量地震记录中计算出了马尔康(MEK)、都江堰(YZP)、GP江(JJS)、江油(ZJG)、广元(YTS)、康定(GDS)、汉源(XJP)、雅安(MDS)、峨眉山(EMS)、沐川(WMP)、仁寿(YGD)、荣县(HMS)等12个台站下方的远震P波径向接收函数.另外,引入地震勘探中的动校正技术,将各台的接收函数校正到67°的参考震中距处,然后对接收函数进行叠加以增强信号,并把叠加接收函数作为台站下方的平均接收函数.最后,利用台站下的平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以锦屏山—龙门山断裂为界,其西侧地壳厚达70 km,而东侧仅为50 km左右Moho面在断裂下方形成了一个陡坎;川西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川中地区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川西地区的中地壳存在厚度为8-22 km的低速层.在都江堰、雅安一带,低速层的厚度最大,其厚度在20-22 km之间,其上地壳为一个坚硬固体,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孕育大地震的构造环境.
- 杨海燕胡家富赵宏苏有锦
- 关键词:接收函数动校正S波速度结构
- 论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 司法公正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秩序的最后底线;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法官群体,才可以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在我国,由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官职业缺乏保障的现象十分突出,因而完善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 杨海燕
- 关键词:法官权利保障司法公正
- 气枪主动源与天然地震信号的传播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应用S变换对比分析云南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单次气枪激发信号与同当量天然地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波形和频率特征,并基于参考台聚类分析结果,对其他接收台站的地震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和相位加权叠加,研究结果表明:(1)气枪信号传播过程中主频为3~6 Hz,可以在距离为151 km的台站检测到信号,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慢。天然地震信号主频较高,在传播7.7 km时的主频为10~20 Hz,传播距离约为60 km,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快;(2)经过2 000余次的线性叠加和相位加权叠加,可以分别在距离为225 km和350 km的台站检测到气枪信号。与天然地震信号相比,气枪信号数据丰富、衰减慢、传播距离远,利用气枪数据可以研究更大范围的地壳介质结构。
- 向涯王彬杨润海王伟涛杨海燕
- 关键词:地震信号聚类分析波形特征S变换
- 缅甸弧及邻区的壳幔S波速度结构与动力学过程被引量:34
- 2008年
- 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处理了锡龙(SHIO)、清迈(CHTO)、昆明(KMI)和拉萨(LSA)台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化面波记录,获取了穿过缅甸弧及周边地区的530条路径的Rayleigh波频散,这些频散的周期范围为10.45-105.03s.在此基础上,以分格频散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了1°×1°网格内的纯路径频散,并且由网格内的纯路径频散反演出深达200km的S波速度结构,最后重建了缅甸弧及周边地区的S波速度三维结构.所得结果表明:大致以实皆断裂为分界,其东部地壳波速较低,其西部地壳波速较高.印度-缅甸地区岩石圈厚度为110-130km,上地幔顶部S波速度为4.3-4.4km/s;而缅甸弧东侧的滇缅泰地块下方为一低速地幔柱上涌区,其宽度为150-200km左右,这里的岩石圈厚度为70-80km,上地幔顶部S波速度为4.1-4.2km/s.另外,S波速度结构还反映出这一构造格局呈南北向的空间展布,并且与该区地震震源分布、断裂走向、火山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胡家富胡毅力夏静瑜陈赟赵宏杨海燕
- 关键词:S波速度动力过程板块俯冲
-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重建丽江—小金河断裂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
- 2023年
- 造山作用和岩浆作用等会使Moho面形态及壳内物质组分发生改变.复杂的地质构造会使经典H-k扫描的结果产生偏差.在经典H-k扫描的基础上发展了接收函数地壳平均P波、S波速度扫描技术,理论模型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将该方法应用在丽江—小金河断裂及其邻区,结果显示在Moho面倾斜、地壳各向异性的情况下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丽江—小金河两侧的地壳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北侧地壳厚度在45~57 km,南侧地壳厚度在54~60 km,且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的东北地壳厚度达到最大,超过60 km;丽江小金河周边地区的k值为1.6~2.0,横向分布不均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喷发时,上涌的岩浆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东北缘的地壳底部形成了底侵层,这使得该区域Moho面倾角超过20°,地壳较厚且k值较高.
- 孔令嵩杨海燕彭恒初
- 关键词:地壳厚度波速比
- 云南壳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构造背景被引量:24
- 2011年
- 本文选取云南及周边65个台站记录到的47个地震事件,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分离出了基阶Rayleigh面波信号.选取与震中处于同一大圆弧上的两个台站,利用双台格林函数法获取了台间相速度频散,频散的周期范围在10~80 s之间.从2000个波形记录中提取了152个台站对之间的相速度频散,最后,利用台间的相速度频散反演得到云南地区0~200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地壳厚度整体上呈南北向变化趋势,从南部的30 km变化到北部的60 km.在局部地区Moho面呈现出隆起和凹陷,基本上呈"一隆两凹"的特征.另外,滇西地区大致以红河断裂为界,其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西侧从70 km深处开始,滇缅泰块体上的保山、畹町、沧源、思茅一带大范围内均为低速区,并且一直延伸到120 km深处.而红河断裂东侧的滇中块体,只有在康滇古隆起区存在上地幔低速区,其余大部分地区上地幔S波速度在4.4~4.6 km/s之间.
- 张晓曼胡家富胡毅力杨海燕陈佳彭恒初文丽敏
- 关键词:S波速度结构强震
- 重庆及其邻区地壳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重庆及其邻区的3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接收到的2 040个远震P波波形,计算其接收函数,运用以H-k扫描为主并辅之以转换相到时读取的方法,计算出这34个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再通过波速比计算其泊松比.计算表明:研究区莫霍面深度范围在40~56 km之间,变化总体相对平缓,呈现“北深南浅”的趋势;泊松比分布在0.28~0.30之间.最后讨论了H-k扫描方法与读取转换震相到时两种方法的优劣.
- 陈俊磊胡家富杨海燕龙飞
- 关键词:接收函数波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