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维特根斯坦后期“意义即使用”观对翻译的指导研究
- 2019年
- 维特根斯坦作为重要哲学家,他的理论影响了语言学许多分支的发展,其中"意义即使用"观尤其对翻译实践中译者,翻译过程,翻译目的及对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温晓兰欧颖杨波
- 关键词:语境
- 主体的召唤——解读《野草在歌唱》的他者建构被引量:1
- 2014年
- 《野草在歌唱》是由英国知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所著,该小说讲述发生在充满种族歧视的南非殖民地白人玛丽的一生及周围黑人的生活。本文着力分析该小说中种族他者黑人及女性性别他者建构,阐释作者如何表现主体通过"他者还原"和"去他者化"来建构、召唤他者,进一步解读作为女性作家莱辛的真正立场,即作者虽痛恨殖民主义行为,但其作品仍然受英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出对黑人及女性他者身上他异性的排他性和归化,从而增加了对该小说的研究维度,深化了对英国殖民主义给非洲人民带来的伤害的认识。
- 夏梅花明珠杨波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外结局气煞单相思——解读欧·亨利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及《爱情迷幻药》
- 2014年
- 欧·亨利凭借出众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小说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文笔以及诙谐的叙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人性之美和无奈。他擅长在读者没有任何线索和征兆的情况下,把读者引进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体验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本文通过赏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爱情迷幻药》,从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意外结局以及主题等方面,探索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让读者在惊叹欧·亨利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的同时,再次体验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的结局。
- 杨丽华杨波卢静李其曙任诚刚
- 关键词:写作技巧
- 情与法,孰轻孰重?——对比欧·亨利短篇小说《二十年后》与《重新做人》的折射内涵
- 2014年
- 通过对欧·亨利短篇小说《二十年后》及《重新做人》的解读,对比研究了两篇小说的不同特点及折射内涵。在第一篇中欧·亨利让我们相信,"法"战胜了"情"。法律重于泰山,不可因私枉法,吉米让警察的职责战胜了朋友间的私情,毅然决然逮捕了鲍勃。在第二篇里小说家从另一方面为我们阐释了人性比法律更具强大的改造力量的一面。在他的笔下,在真情真爱面前浪子回头"金不换"。普赖斯侦探用平静的心态、和客观的意识,审视着吉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人性的力量面前,法律也脱去了冰冷的外衣。这时,普赖斯让警察的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广开一面,放了吉米·瓦伦汀。这正反映了欧亨利的"以柔克刚"从"内心瓦解"的一种折射内涵。
- 任诚刚杨丽华杨波卢静李其曙
- 关键词:《二十年后》
- 背叛的深渊——解读《一粒麦种》的叙事时间被引量:1
- 2015年
- 《一粒麦种》是恩古吉·瓦·西翁奥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其代表作。本文借分析该小说的叙事时间(时序、时距及频率),即倒叙、预叙、概述、场景及重复叙述,对泰北村民过去的交代,白人殖民者内心恐惧的剖析,以及新殖民的解读,剖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背叛而处于恐惧的困境之中,加深了我们对殖民主义给被殖民者及殖民者所带来的伤害及创伤的了解,也为该小说的研究提供更广的视域。
- 夏梅花杨波王娅蕾
- 关键词:倒叙预叙背叛
- 爱丽丝·门罗《忘情》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被引量:1
- 2015年
- 艾丽丝·门罗是2013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当代文坛知名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以短篇故事见著,文字细腻优雅、简洁精致。《忘情》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第一篇小说。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剖析,解读了小说中体现的"隐匿叙事主体"、"心理现实化"与"现实心理化"、"象征与怪诞"等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展现了门罗独特的写作魅力。
- 赵萍张敏杨波
-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心理现实主义
- “真正的女性”亦或出走的“天使”——重读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角色
- 2015年
- 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角色往往被批评为造成男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而这些负面评价都是基于"真正的女性"价值观所设定的女性典型形象。符合传统价值观的女性被称颂为"家里的天使"。菲茨杰拉德所塑造的黛西和妮可生活在传统价值观和新女性思潮的碰撞之下,而妮可较之于黛西的变化也反映出新思潮影响下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采用女性主义的解读将有力地扩充对于这些女性角色的客观评价。
- 杨波明珠徐旭艳
-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 农业院校翻译专业硕士(MTI)教学实习现状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MTI教学培养目标是为某一特定领域职业培养人才,其教学以实践性强为突出特点,因而实习基地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详细查阅某高校翻译专业硕士学生实习报告并分析其现存状况和问题,提出四位一体模式,即政府、学校、学生及企业,只有四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加强翻译专业硕士学生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复合型、应用型及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 夏梅花温晓兰杨波
- 关键词:实训资源
- 谎言善意真爱永无悔,闻香识梦殉情不归路——解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爱的奉献》及《供应家具的房间》
- 2014年
- 通过对欧·亨利短篇小说《爱的奉献》及《供应家具的房间》的解读,对比研究了两篇小说的不同形式、风格、及特点。在第一篇中对其以人物的谎言来记叙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征及情感,让读者体会到了主人公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爱的奉献的真实目的。在第二篇里小说家采用对物体细腻的描述,通过嗅到屋子里发霉的气味又反衬感受到的一阵浓烈、甜蜜的、男主人公情人所偏爱的木犀草香味。此外,欧·亨利在这两篇短篇小说里灵活地运用谐音、双关、比喻、及拟人等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谎言善意真爱永无悔"可以用来概括第一篇小说的中心思想;而以"闻香识梦殉情不归路"勾勒出第二篇的主题。
- 任诚刚李其曙杨丽华卢静杨波
- 关键词:《爱的奉献》谎言殉情
- 不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心灵触动——试析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与霍桑《牧师的黑面纱》的“异曲同工”之妙
- 2014年
- 欧·亨利与霍桑是美国不同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家,本文将从分析欧·亨利和霍桑的写作风格入手,进而从"文本的召唤结构"及"艺术空白"的角度分析《最后一片叶子》和《牧师的黑面纱》创作的异曲同工之妙。
- 卢静杨丽华杨波李其曙任诚刚
- 关键词:霍桑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