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年
- 作品数:78 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跨音速嗡鸣三维标模数值分析
- 采用非结构运动网格以欧拉方程为控制方程求解跨音速非定常流场的基础上,考虑了翼面-操纵面系统的缝隙间网格运动问题.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和双时间方法进行时间推进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通过与气动力方程的联立求解,在时域...
- 史爱明杨永年叶正寅
- 关键词:非定常流场CFD非结构动网格欧拉方程风洞实验
- 文献传递
- 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特性的风洞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通过风洞实验及数值模拟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风洞实验测量了不同迎角下边条翼布局飞机模型的双垂尾的根部弯矩响应,同时对该模型的边条涡流场进行了激光片光源显示以深入研究该布局双垂尾抖振的发生机理.数值模...
- 杨永年李劲杰杨青
- 关键词:双垂尾抖振边条涡EULER方程风洞实验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鸭式布局大迎角旋涡特性研究
- 张彬乾杨永年
- 关键词:鸭式构型前翼涡旋流动冲角三角翼飞机
- 双垂尾抖振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是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布局形式,这种气动布局可能引起双垂尾抖振,是飞机设计中的一个技术关键。边条翼布局双垂尾的抖振特性实验研究在西北工业大学低速风洞进行,测试迎角范围:0°~50°。实验还将垂尾位置前移了30mm(15.8%垂尾平均气动弦长)进行测量,并将垂尾前后2种位置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对2种模型都测量了垂尾的根部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的时间历程,经数据处理得出弯矩和加速度脉动响应的均方根值及功率谱密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抖振主要发生在一弯模态;2当迎角达到20°后,翼根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都急剧增加,抖振起始迎角约为20°;3抖振响应在迎角27~40°之间最大;4垂尾前后位置对抖振起始迎角影响不大,但对抖振响应强度有明显影响;5边条涡破裂是诱发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的主要原因。
- 李劲杰杨青李建英杨永年牟让科张积亭齐丕骞
- 关键词:边条涡功率谱密度
- 三维非结构网格Euler方程的LU-SGS算法及其改进被引量:5
- 2006年
- 将LU-SGS隐式时间推进格式运用到非结构网格Euler方程的求解中,并对传统LU-SGS格式进行改进,结合网格重排序,发展了一套效率更高的三维Euler方程求解器.以M6机翼及超临界LANN机翼的跨音速无粘流场为算例,将改进LU-SGS格式与四步龙格-库塔显式格式及传统LU-SGS格式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格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都符合很好;传统LU-SGS格式计算效率为显式格式的3倍多,而改进LU-SGS格式计算效率为显式格式的7倍多.
- 李劲杰杨青杨永年
- 关键词:EULER方程非结构网格
- 颤振数值模拟的时间步长选取方法研究
- 2005年
- 通过求解“简化”颤振方程,对颤振数值模拟中实时间步长的选取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一种在保证物理时间精度的前提下取得最大实时间步长的方法。在空间上,采用迎风的AUSM+-up格式;在时间上,采用双时间隐式进行时间推进数值求解了三维非定常Euler方程。利用非结构运动网格技术考虑三维机翼弹性变形,同时耦合多自由度结构运动方程数值模拟了跨音速标模算例AGARD445.6机翼的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步龙格-库塔方法求解结构方程,每个振荡周期内至少取20个时间点才能得到可靠的物理时间精度和可信的结构响应。
- 史爱明王刚杨永年
- 关键词:颤振
- 飞行器跨音速颤振特性并行计算研究
- 本文研究以多台微机组成的实验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为硬件基础,利用无限插值方法(TFI)生成三维多块贴体运动网格,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流动控制方程,求解三维机翼和翼—身—尾简化全机组合体复杂外形的跨音速非定常气...
- 史爱明杨永年梁强叶正寅
- 关键词:N-S方程颤振跨音速并行计算超临界机翼
- 文献传递
- 计入分离涡时飞机机翼振动的极限环现象被引量:2
- 1997年
- 通过同时求解机翼弹性运动方程和空气动力方程,对机翼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在空气动力计算中仔细地模拟了机翼在较大迎角时从机翼前缘和侧缘处卷起的分离涡。通过不同机翼、不同状态的仿真结果,发现如下结论:(1)机翼前缘或侧缘分离涡将使机翼颤振临界速度降低,且机翼的基本迎角越大,颤振临界速度越低;(2)机翼前缘后掠角减小,分离涡对颤振性质的不利影响有所减缓;(3)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稳定的极限环。
- 叶正寅杨永年
- 关键词:分离流流固耦合机翼极限环颤振
- 跨音速翼型的抖振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采用二元非定常N-S方程为控制方程,计算跨音速翼型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的 时间历程。根据气动力系数的脉动量急剧上升的起始点确定抖振起始边界。气动力 系数脉动量的大小可用来表示抖振强度。以NACA0012翼型为算例,计算结果和风 洞实验结果以及其它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一致性很好。
- 杨永年叶正寅赵令诚
- 关键词:抖振跨音速
- 振荡机翼跨音速非定常粘性绕流的数值计算
- 1997年
- 以非定常NS方程为主管方程,采用LUNND混合差分格式,C和CH型贴体运动网格,BL双层代数紊流模型,求解绕振荡翼型和三维机翼的跨音速非定常粘性流场。分别计算了NACA0012翼型和M6机翼作俯仰振荡时跨音速非定常粘性绕流流场。研究了非定常绕流的气动特性。部分计算结果和风洞实验值作了比较。
- 郭广利杨永年
- 关键词:N-S方程跨音速非定常流绕流粘性绕流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