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作品数:91 被引量:33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社会学 更多>>
冠心病支架术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的评价 目的:测定冠心病冠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009年1月在我院行PTCA/支架植入术患者148例,取支架植入术前、术... 杨威 孙喜娟 关秀茹关键词:反应蛋白 CRP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 支架术 文献传递 异体肢体移植的一体化护理报告 2003年 目的:针对异体肢体移植的特殊性,探讨异体肢体移植一体化功能康复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方法:通过对3例(5个肢体)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体能和移植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探讨肢体移植早期功能康复的可行性和措施。结果:3例异体肢体移植患者在术前选择和术后康复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能和移植肢体有康复护理计划对移植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延凤梅 杨威 和晖 弥金霞关键词:异体肢体移植 一体化护理 功能康复 心理状态 术后处理 介绍一种多功能足部矫形器 被引量:1 2006年 杨威 和晖 廉爱玲 弥金霞关键词:下肢皮牵引 病人术前 下肢骨折 髋关节脱位 周围皮肤 牵引力 高龄患者静点人血白蛋白易引起高热反应 被引量:15 2004年 人血白蛋白是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或血浆提取,经60℃,10小时灭活肝炎病毒制成,属于一种生物制剂。用于各种低蛋白血症的防治以及失血、创伤、烧伤等引起的休克,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廉爱玲 杨威 郭莹 李子楠关键词:人血白蛋白 高龄患者 静点 高热反应 失血 健康人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CRP水平的评价 目的测定冠心病冠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PTCA/支架植入术患者148例,取支架植入术前、术... 杨威 关秀茹关键词: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CRP 支架植入 冠心病患者 文献传递 弹力绷带"圈半高举平台法"在预防骨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粘弹力绷带"圈半高举平台法"在预防骨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导致的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 2016年4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及腰椎患者4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缠绕两圈... 杨威 李珊珊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压疮 VEGF与P7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VEGF和P73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的测定,从而探讨这两个因子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杨威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VEGF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低(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在躯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年龄、其他疾病史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季艳萍 杨威 刘继兰 王笑梅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该文对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进行了研究.30例ASA分级I-II级的手术病人行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按双相法给药.将预定稳态血药浓度分为3.0μg/ml,4.0μg/ml,5.0μg/ml三组,进行血药浓度... 杨威关键词:利多卡因 静脉复合麻醉 血药浓度 电刺激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4年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骨折的愈合属机体自然适应机制,其修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完成复位固定之后,如何能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让肢体功能尽快得到恢复,同时减轻患者痛苦,这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我科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内生电场及骨的压电效应理论,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按最优化方式设置多组治疗模式。 王笑梅 杨威 刘继兰 郭庆云关键词:骨折 电刺激 复位固定